有多少古詩作者是誰(所有古詩的作者是誰)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有多少古詩作者是誰,以及所有古詩的作者是誰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中國古代著名的詩人都有誰?
南宋詩人陸游,號放翁,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愛國詩人。一生作詩近萬首,為詩人之冠。其詩涉獵廣泛,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名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3)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4)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5)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辛棄疾乃是著名的愛國詞人,他即是一代詞人,也是一位沙場猛將。平生寫就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詞作,乃豪放詩詞的代表人物。
名句:
(1)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2)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3)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4)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5)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
田園詩人陶淵明詩作的最大特點,就是淳樸自然,使心靈放松。陶淵明的詩作只是其創作的一部分,陶淵明文學的最大價值,在于其散文。
名句:
(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2)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3)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4)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唐代詩人王維素有“詩佛”之稱。王維的詩作,多是給人以空靈、寂靜之感。超脫凡俗,融于自然,解放心靈。
名句:
(1)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2)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4)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5)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李商隱的詩歌的最大特點,就是隱隱約約、纏綿悱惻。語言深沉,耐人尋味。
名句:
(1)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3)世界微塵里,吾寧愛與憎。
(4)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5)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大詩人白居易的詩歌即通俗易懂,又頗富文藝,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
名句:
(1)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3)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5)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屈原乃是我國詩歌歷史上,誕生的第一位偉大詩人。其作品《離騷》、《天問》等,均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
名句:
(1)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
(2)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4)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5)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中國古代詩人分別都是誰?
1、詩仙--李白
李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風飄逸豪邁不拘一格,唐代詩人賀知章嘆賞李白的詩,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后人便把李白稱為“詩仙”。
2、詩鬼-李賀
傳說在唐代有詩鬼之稱的李賀,每天一大早就外出發掘靈感,偶有心得則寫在紙條上的投入錦羹,回家之后再徹夜整理,除非大醉或家里有喪吊的事,絕不間斷。他的母親見他這樣用功,曾擔憂說:“這孩子恐怕要嘔出心血來,才肯停止。”果然李賀在二十六歲就死了。
3、詩圣--杜甫
杜甫詩歌的風格可以概括為“沉郁頓挫”,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蘊蓄,頓挫則是指感情的抑揚曲折,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
杜詩語言平易樸素、通俗、寫實,卻極見功力。因此后人封以詩圣之稱。杜甫一生清貧不向權貴低頭所以為詩圣。“圣人”悲天憫人,杜甫詩風厚重,詩句樸實,一生關注民生心,所以稱“詩圣”。
4、詩豪--劉禹錫
其詩沉穩凝重,格調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贈他“詩豪”的美譽,意即詩人中的豪杰、出眾者的意思。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
5、詩史--杜甫
杜甫一生,經歷了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三個皇帝統治的時期,這個時期也正是唐王朝由太平盛世轉到衰落的大動蕩時期。杜甫的偉大的現實主義詩歌是這個時期社會生活的真實記錄,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所以人們稱杜詩為“詩史”。
擴展資料
詩祖--陳子昂。元·方回稱“陳拾遺子昂,唐之詩祖也。 ”
詩星--孟浩然。清·陸風藻《小知錄》“詩星,孟浩然也。”
詩佛--王維。由于其虔誠信佛,在部分詩歌中宣揚佛教,贊美佛教的無聲寂火而得名。
詩狂--賀知章。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
詩魔--白居易。其作《與元九書》“勞心靈,役聲氣,連朝接夕,不知其苦,非魔而何”。
詩瓢--唐求。
詩囚--孟郊。元好問《放言》稱“長沙一湘累,郊島兩詩囚。”
詩奴--賈島。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
參考資料:詩人-百度百科
唐詩三百首的作者是誰?
是清代孫洙,別稱:蘅塘退士。
孫洙,字臨西,一字芩西,號蘅塘,晚號退士,清康熙五十年(1711)生于江蘇無錫,祖籍安徽休寧 。早年入京師國子監學習,乾隆九年(1744)中舉,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蘇上元(今江寧)縣學教諭。
乾隆十六年中進士,以后歷任順天府大城縣知縣、直隸盧龍縣知縣、山東鄒平縣知縣、江寧府學教授等職。
在任期間,鑒于當時通行的《千家詩》“工拙莫辨”,他決定編輯一部唐詩選集取而代之。在繼室徐蘭英的協助下,于乾隆二十九年以“蘅塘退士”署名的《唐詩三百首》終告完成。該書選入75位唐代詩人及2位無名氏的詩作共310首。
刻印時又補入了杜甫的《詠懷古跡》3首。由于所選作品體裁完備,風格各異,富有代表性,又通俗易懂,刊行后廣為流傳,“幾至家置一編”。
乾隆四十三年孫洙卒于無錫,終年67歲,葬城南陳灣里。孫洙能詩善文,尚有《蘅塘漫稿》、《排悶錄》、《異聞錄》等著作傳世。
擴展資料
中國是詩的國度,唐朝是中國詩歌的巔峰,巔峰時期的那個黃金時代令人神往。詩歌是當時文學的最高代表,成為中國傳統文學堅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靚麗的風景線。 唐詩與宋詞、元曲并稱,題材寬泛,眾體兼備,格調高雅,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奇跡。
唐詩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歷朝歷代的文人視唐詩為圭臬,奉唐人為典范。公元7世紀,孫季良開始編纂唐詩選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余年間,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詩選本問世。
眾多選本中以《唐詩三百首》流傳最廣、影響最大,風行海內,老幼皆宜,雅俗共賞,成為屢印不止的最經典的選本之一。
《唐詩三百首》以成功務實的編法、簡易適中的篇幅、通俗大眾的觀點、入選的精美詩歌打動著讀者,成為兒童最成功的啟蒙教材、了解中國文化的模范讀本,對中國詩歌選編學、中國人的心理構成都有很大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孫洙
古詩有多少首
太多了,不計其數。僅舉幾例: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目前統計到的唐詩約有5.5萬首,其中《全唐詩》共收錄了4.9萬首,作者2200多人,共計900卷,單目錄就12卷。其余錄在《全唐詩外編》和《全唐詩補編》。
而《全宋詩》則共有4000卷,分60冊,收錄了兩宋22萬多首詩作。作者11萬人。卷數、字數均約為《全唐詩》的5倍。 其實,我覺得流傳下來算不算多,這并不太重要。我曾經花了一周時間,在圖書館粗略翻閱過一下《全唐詩》,發現里面真正優秀的作品并不多,或者說優秀的作品早已被歷代的選本選出。
寫詩六十多年,存世九千三百余首,自稱“六十年間萬首詩”的陸游。
傳說作詩兩萬首,存世四千余首的一代師宗楊萬里。
乾隆一生作詩四萬三千六百三十首。
... ...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