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感遇有多少首全文(李白 感遇)
大家好,關于李白的感遇有多少首全文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李白 感遇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感遇》的作者是
感遇·江南有丹橘作者:
張九齡
感遇·江南有丹橘
【作者】張九齡 【朝代】唐代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循環(huán)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標簽:
人格 寓人 詩 其他
賞析
開頭兩句,詩人就以飽滿的熱情,頌揚橘樹經得起嚴冬考驗,繪制了一幅江南橘林的美麗圖景,形成了一個優(yōu)美的藝術境界。橘樹是果樹中的上品,又能經得起嚴冬風霜的熬煎,終年常綠,因此詩人以丹橘自喻是有深刻含意的。這是詩人借用橘樹來比喻自己“受命不遷”、“橫而不流”的人格。這里,詩人不僅寫了橘樹的外形,而在著意表現它堅強不屈的精神,達到了形神的有機結合。同時呈獻在讀者面前的,并非一棵橘樹,而是一片橘林。詩人是在描寫包括他自己在內的“群像”。這就使得詩的意境更為深遠開闊,形象更為高大生動。
李白三百首詩詞,
李白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李白全集》收錄1010首。
代表作325如下:
1望廬山瀑布2 早發(fā)白帝城3 將進酒 4送孟浩然之廣陵
5贈汪倫6 詠苧蘿山 7塞下曲六首8 靜夜思
9望天門山 10夜宿山寺 11登金陵鳳凰臺12 長相思二首
13把酒問月 14獨坐敬亭山 15客中行16 菩薩蠻
17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18行路難其一19 送友人入蜀20 渡荊門送別
21夢游天姥吟留別 22長干行 23贈孟浩然24 春思
25軍行26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27與史中郎欽聽黃鶴樓上吹笛28 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
29蜀道難30 長門怨 31送友人 32白頭吟
33草書歌行 34關山月35 白馬篇36 俠客行
37秋浦歌十七首 38行路難 39春夜洛城聞笛40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41行路難其二 42子夜四時歌:夏歌 43古朗月行 44古風其二十四
45月下獨酌其一 46古風其十九 47江上吟 48登高丘而望遠
49秋風清50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51 連理枝 52金陵酒肆留別
53北風行 54憶秦娥55 峨眉山月歌56 清平樂
57塞上曲 58白鳩辭59 怨情 60日出入行
61獨漉篇 62山中問答63江南春懷 64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65望鸚鵡洲懷禰衡66 勞勞亭67 子夜四時歌:春歌68夜坐吟
69子夜四時歌:秋歌70 金門答蘇秀才 71學古思邊72 玉階怨
73妾薄命74 結客少年場行75 子夜四時歌:冬歌76 采蓮曲
77飛龍引 78謝公亭(蓋謝脁、范云之所游) 79烏夜啼 80久別離
81送別 82遠別離83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84 有所思
85臨江王節(jié)士歌 90擬古其九 91古風其二 92古風其三
93襄陽歌 94上云樂95 菩薩蠻 96冬日歸舊山
97哭宣城善釀紀叟 98于闐采花 99烏棲曲
100南陵別兒童入京 101寄東魯二稚子102 在金陵作103 上李邕 ( 此詩蕭士□云是偽作 ) 【上斌下贈從孫義興宰銘
104江夏送倩公歸漢東 105太華觀 106獨坐敬亭山107 清平樂
108戰(zhàn)城南 109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110 古風其十五 111天馬歌
112扶風豪士歌 113玉壺吟 114梁園吟 115鳴皋歌送岑徵君116時梁園三尺雪.
117長歌行 118清平調詞三首119 陽春歌 120箜篌謠
121胡無人122 廣陵贈別123 闕題 124上清寶鼎詩
125臨路歌 126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 127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128 宣城送劉副使入秦
129登廣武古戰(zhàn)場懷古 130答高山人兼呈權顧二侯131 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132 登梅岡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133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134春日陪楊江寧及諸官宴北湖感古作135 月下獨酌其二136 過汪氏別業(yè)其一
137南奔書懷 138留別賈舍人至二首 139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 140沙丘城下寄杜甫
141夜泊牛渚懷古 142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143 白纻辭其一144 幽州胡馬客歌
145梁甫吟 146行行游且獵篇 147古風其二十 148古風其十八
149古風其三十四150 橫江詞其一 151猛虎行 ( 此詩蕭士□云是偽作 ) 【上彬下去婦詞 ( 一作顧況詩 )
152少年行其一 153結襪子154 沐浴子 155上清寶鼎詩 156經亂后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
157書懷贈南陵常贊府158 贈僧崖公 159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居廬山屏風疊160 贈張相鎬其一161 時逃難在宿松山作
162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163 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164 答長安崔少府叔封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 165登黃山凌□臺送族弟溧陽尉濟充泛舟赴華陰
166越女詞其三 167感興其一 168天臺曉望169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170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171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172贈從兄襄陽少府皓173 雪讒詩贈友人
贈174清漳明府侄聿175 鄴中贈王大(一作鄴中王大勸入高鳳石門山176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177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178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179 別匡山 180觀佽飛斬蛟龍圖贊 181地藏菩薩贊 182 闕題 183棲賢寺 184煉丹井 185宿無相寺186 荊州歌187 楊叛兒 188野田黃雀行 189少年行其二190 聽蜀僧浚彈琴191 淥水曲
192門有車馬客行 193丁都護歌 ( 都一作督 ) 194上留田行 195公無渡河
古196風其七 197秦女休行 ( 魏協(xié)律都尉左延年所作,今擬東海有勇婦代關中有賢女 198橫江詞其五
199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 200古風其一 201釣灘 202洛陽陌 203桂殿秋204 詠方廣詩 205題樓山石筍句
206秀華亭 207贈韋秘書子春208 古意209 酬張司馬贈墨 210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211送別212 越女詞其四 213宣城見杜鵑花 214九日登山 215陪族叔當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亭216 登瓦官閣217 越中覽古 218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219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220月下獨酌其三 221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答222杜秀才五松見贈223 感遇其一 224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 225江夏送友人 226酬崔五郎中227 留別金陵諸公 228江夏行 229悲歌行 230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231 贈崔司戶文昆季232 書情題蔡舍人雄233 贈錢徵君少陽(一作送趙云卿) 234獻從叔當涂宰陽冰235 題寶圌山 236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 237贈江油尉 238桃源 239普照寺240 興唐寺 241相逢行 242尋雍尊師隱居 243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244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 245上崔相百憂章(時在潯陽獄)
246白毫子歌 247王昭君其一 248王昭君其二249 雉朝飛
250古風其四 251君馬黃252 從軍行253 君子有所思行
獨不見北上行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雙燕離
254殷十一贈栗岡硯 255烏牙寺 256桃源257 陽春曲
258懼讒 289贈裴十四 260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261 自金陵溯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
262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263 春日獨酌其一264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265望廬山瀑布其一266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267金陵鳳凰臺置酒 268金陵其一
269望黃鶴樓270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271 奔亡道中其一272 安州應城玉女湯作
273秋日登揚州西靈塔自274巴東舟行經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峰還題壁275 秋下荊門 276江行寄遠
277月下獨酌其四278 早望海霞邊 279酬張卿夜宿南陵見贈280 友人會宿
281越中秋懷282 流夜郎聞酺不預 282從軍行 284示金陵子(一作金陵子詞)
285越女詞其一286 越女詞其二 287五松山送殷淑 288送梁四歸東平
289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290 寄崔侍御291 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292北山獨酌寄韋六
293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294東山吟295 懷仙歌296 贈韋侍御黃裳其一
297淮海對雪贈傅靄 ( 一作淮南對雪贈孟浩然 ) 298橫江詞其四299 贈參寥子300 贈崔郎中宗之301 時謫官金陵
302贈從弟冽 303贈張相鎬其二304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克復之美書懷示息秀 305贈別從甥高五
306賦得鶴送史司馬赴崔相公幕 307小桃源308 日出東南隅行309 代佳人寄翁參樞先輩
310中山孺子妾歌311 送別 312發(fā)白馬 313東武吟 ( 一作出東門后書懷留別翰林諸公 )
314紫騮馬 315古風其三十五 316飛龍引其二317 古風其四十六
318古風其五十九 319禪房懷友人岑倫320 相逢行二首321 長門怨二首
322登高丘而望遠 323前有一尊酒行二首324 金陵歌,送別范宣 325憶秋浦桃花舊游,
參考:
哪位詩人寫了三十八首《感遇》詩,"上承阮籍,下開李白
《感遇三十八首》是唐代文學家陳子昂的組詩作品。這組詩是作者有感于平生所遇之事而作,涵蓋面極廣,大都緊扣時事,針對性極強,富有現實意義。
李白的詩有哪些
李白的詩約有979首,收錄在《李白全集》。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俠客行》、《春思》、《秋歌》、《夢游天姥吟留別》等。
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漢族。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于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tǒng)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fā)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于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后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感遇十二首其七翻譯
感遇十二首其七翻譯如下:
譯文:
江南丹桔葉茂枝繁,經冬不凋四季常青。
哪里是因為她所處地方的氣候溫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薦之嘉賓必受稱贊,山重水阻如何進獻?
命運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環(huán)奧秘難尋。
只說桃李有果有林,難道丹桔就不成陰?
原文:
《感遇十二首·其七》
張九齡?〔唐代〕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循環(huán)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鑒賞:
詩開頭兩句,詩人就以飽滿的熱情,頌揚橘樹經得起嚴冬考驗,繪制了一幅江南橘林的美麗圖景,這里,詩人不僅寫了橘樹的外形,而在著意表現它堅強不屈的精神,達到了形神的有機結合。
從結構上看,這首詩短短五十字,構思精巧,結構嚴密,抒情寫意,回環(huán)起伏。開頭以橘起,最后以橘結,前呼后應,且深化主題。尤其是最后出人意料的設問,震人心弦,增添了詩的藝術魅力。
張九齡詩歌語言生動、比喻貼切,毫無矯揉造作、雕琢晦澀之病。劉熙載在《藝概》中,稱張九齡的詩歌“獨能超出一格,為李、杜開先”。這一評價是非常恰當的。
感遇四首之三
感遇
張九齡
幽人歸獨臥,滯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情。
日夕懷空意,人誰感至精?
飛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誠。
感遇其三
李白
昔余聞嫦娥。
(嫦一作【女亙】)
竊藥駐云發(fā)。
不自嬌玉顏。
方希煉金骨。
飛去身莫返。
含笑坐明月。
紫宮夸蛾眉。
隨手會凋歇。
李白的感遇有多少首全文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李白 感遇、李白的感遇有多少首全文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