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巖寺是哪個朝代的(為什么叫靈巖寺)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靈巖寺是哪個朝代的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為什么叫靈巖寺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最“真實”的寺廟是哪里?有哪些著名的佛像?
中國可以稱得上是一個佛教大國,在中國隨處可見各種大大小小的寺廟,更保存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寺,談論起中國的寺廟,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杭州的靈隱寺又或者是嵩山的少林寺等。這些古寺雖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但卻算不上中國最“真實”的寺廟,被稱之為中國最“真實”的寺廟是位于山東省的靈巖寺。
靈巖寺位于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的萬德鎮境內,地處泰山的西北處,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史料記載,靈巖寺始建于東晉時期,唐代是靈巖寺最為鼎盛的時候,自唐代起靈巖寺就與南京的南京棲霞寺、浙江天臺國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并稱天下“四大名剎”。
據傳唐玄奘曾經住在寺內翻譯經文,歷代也有許多皇帝寺內存參拜,到了1982年國務院將靈巖寺納入了全國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名單中。靈巖寺其實在最早期并非叫作靈巖寺,而是被稱呼為玉符山。根據《神僧傳》云“朗公和尚說法泰山北巖下,聽者千人,石為之點頭,眾以告,公曰:‘此山靈也’,遂名靈巖。這才有了如今靈巖寺這個稱呼。
靈巖寺歷史悠久嗎,距今已有1600多年,朗公創建的寺院,興盛不到一百年就被毀壞,直到正光年間,法定禪師來此重建了寺廟,如今現存的靈巖寺是唐貞觀年間慧崇高僧建造的,不過后來經過了幾個朝代多次重修,靈巖寺以非當時的原貌了。
靈巖寺興于北魏時期,在最繁盛的唐宋時期,寺廟的殿閣多達40多處,僧人也有近500左右,據寺廟內部的石碑和《靈巖寺》記載“靈巖寺依山而建,有殿宇36處,亭閣18座”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寺廟的繁華程度。
靈巖寺內含有眾多的景點,屹立在靈巖寺西端的靈巖勝景坊,有愛新覺羅·弘歷皇帝親筆題寫的“靈巖勝境”真跡。
在靈巖寺內你還可以找到類似靈巖勝景坊相關的景點,例如刻在可白云洞中的清乾隆皇帝欽書御碑文,數量更是多達5篇。
除此之外,靈巖寺最讓人嘖嘖稱奇的是靈巖寺中供奉的佛像,一般我們在寺廟中看到的佛像大多數都是實心或者中空的,而靈巖寺中的四十尊彩色泥塑羅漢雕像,在建造的時候打破了以往傳統的建造方式,更加注重寫實。
這四十尊彩色的泥塑羅漢除了擁有濃厚的生活世俗氣息之外,在這些佛像的內部,還發現了絲綢制作的五臟六腑,和真實的人體器官類似,并且你如果仔細的觀察這些羅漢泥塑的手背,你會發現手背的血管依稀可見,也正是因為如此真實的羅漢塑像存在,靈巖寺也別成為中國最“真實”的寺廟。
千佛山靈巖寺 哪個早
靈巖寺比較早。
1、千佛山:
千佛山建造于581年一600年,因佛教盛行,隨山勢雕刻了數千佛像,故稱千佛山。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脈,海拔285米,占地166.1公頃,距濟南市中心2.5公里,位于山東省濟南市中心南部,與趵突泉、大明湖并稱濟南三大名勝。
2、靈巖寺:
靈巖寺,它是我國佛教禪宗的名剎,始建于479 年,舊為“灌縣十景”之一,區別于我國著名的四大古剎(濟南靈巖寺、當陽玉泉寺、南京棲霞寺和天臺國清寺)中的濟南靈巖寺。
千佛山的主要景點:
千佛山巨型佛像的耳、下頜、頸部由千佛山公園西北門至千佛山公園北門牌坊之間的山體組成,耳部位于千佛山公園西北門入口處之綠島,耳部輪廓明顯。
該巨佛佛像面部及頭頂部分應處于經十一路至經十路之間部分,已建成多處樓房。頸部往南的身體部分呈坐姿,而千佛山山脊形成的右臂自然下垂,置于右腿之上。順山勢再往南,巨佛左腿半立,右腿橫臥,雙腿呈左舒坐狀。
義凈寺和靈巖寺哪個好
每個人對他們的定義不一樣。
2011年10月26日上午九時,天高云淡,萬里晴空,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義凈寺隆重舉行盛大落成典禮。佛事開光儀軌由覺照法師、河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延參法師、山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仁昌法師、義凈寺住持常凈法師等諸山長老共同主持開光法會。位于濟南長清張夏鎮通明山上的義凈寺,是唐朝義凈大師的祖庭。
靈巖寺位于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萬德街道,地處泰山西北,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靈巖寺始建于東晉,于北魏孝明帝正興元年開始重建,至唐代達到鼎盛,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觀。靈巖寺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南京棲霞寺、浙江天臺國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并稱天下“四大名剎”。唐玄奘曾住在寺內翻譯經文,唐高宗以來的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也多到寺內參拜。
靈巖寺旅游區的歷史文化
三大高僧悟就鐘靈毓秀
靈巖寺始建于公元351年,到了唐代,靈巖寺與浙江天臺山國清寺、南京棲霞寺和湖北江陵玉泉寺并稱為全國四大名剎,成為黃河流域最負盛名的佛教圣地。隋唐朝代的皇帝們封禪泰山時,幾乎都要到靈巖寺“駐蹕”幾日。宋代是靈巖寺佛教事業鼎盛的時期,僅住寺僧人就有五百之眾。自宋至明(1070-1644)的近六百年間,靈巖寺的住持和尚始終由皇帝欽定,由此可見,靈巖寺在歷史上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靈巖寺建寺至今已逾千年,是我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佛寺之一。其間,僧人們創建了寺院,寺院也造就了一代代名僧,有記載的名僧共有30余位,而有三位高僧最為有名。
東晉時期,高僧朗公來到琨瑞山建立佛教道場后,與在此隱居的隱士張忠過從甚密,常應張忠之邀,為大眾講說佛經。傳說,朗公講到絕妙之時,群山為之感動,巖石點頭稱道,猛獸紛至伏聽,鴉雀無聲,見此情景者告訴朗公,朗公說:“此乃我所解化,山有靈犀,不足為怪”。靈巖由此而得名。為更好地傳揚佛教,朗公在靈巖山又“別立精舍數十余區”,建立了一所新寺院,這就是靈巖山下佛教道場的開端。
法定是北魏僧人,正光初年(520年)來到靈巖,先到方山之陰建靜默寺(唐更名為神寶寺),后于方山之陽重建靈巖寺(今甘露泉旁)。朗公所創寺院在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滅法時被毀。傳說法定來靈巖寺,前有青蛇引路,上有仙鶴飛鳴,左右還有兩只老虎為之馱經。因此,在不長的時間內,信徒云集,空山絕谷矗立起一座規模壯觀的佛寺大剎,被譽為靈巖開山第一祖。目前,千佛殿內有其塑像。
慧崇是唐朝僧人,唐貞觀年間將靈巖寺由甘露泉西遷建于現址,對靈巖寺發展頗有貢獻,在靈巖寺歷史上與朗公、法定齊名,壽近百歲,葬于靈巖寺塔林,其墓塔尚在。
關于靈巖寺是哪個朝代的和為什么叫靈巖寺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