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化寺在哪個省(感召寺在哪里)
今天給各位分享感化寺在哪個省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感召寺在哪里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王維的資料
王維,字摩詰,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縣)人,開元九年進士,任大樂丞,應故被貶濟州司倉參軍。 張九齡為宰相,提拔他為右拾遺,轉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為叛軍所俘,授以偽職。長安、洛陽收復 后,被降職太子中允,后升為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王維早期有抱負和熱情,寫過一些昂揚奮發詩篇。張九齡罷相后,他逐漸轉向消沉,篤信佛教,長 期亦管亦隱,寫了大量山水田園詩,表現出逃避現實的消極傾向。但也有一部分山水詩,以雄健和清遠的 筆調,出色的描繪了祖國河山的美,被蘇軾贊為“詩中有畫”,成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杰出的代表作家, 把晉、宋以來描寫自然景物的詩歌藝術推進了一步。王維的詩各體具佳,有多方面的成就,是李白、杜甫 之外的又一位大詩人。王維多才多藝,除作詩外,又驚通繪畫、音樂、書法。能以繪畫、音樂之理通于 詩,達到了詩情畫意完美結合的高度藝術境界。有《王右丞集》,存詩400余首。
作品目錄
白黿渦 別弟縉后登青龍寺望藍田山 別弟妹二首 別綦毋潛
別輞川別業 不遇詠 敕賜百官櫻桃 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
酬比部楊員外暮宿琴臺朝躋書閣率爾…… 酬郭給事
酬賀四贈葛巾之作 酬黎居士淅川作 酬慕容十一
酬嚴少尹徐舍人見過不遇 酬虞部蘇員外過藍田別業不見留之作
酬張少府 酬諸公見過 出塞作 初出濟州別城中故人
春過賀遂員外藥園 春日上方即事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春日直門下省早朝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 春園即事 春中田園作 從軍行
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 從岐王夜宴衛家山池應教
崔九弟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 崔興宗寫真詠
達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詞二首 答裴迪輞口遇雨憶終南山之作 答張五弟
大同殿柱產玉芝,龍池上有慶云…… 待儲光羲不至 登辨覺寺
登河北城樓作 登樓歌 登裴秀才迪小臺 丁寓田家有贈
東溪玩月 冬日游覽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冬夜書懷
渡河到清河作 泛前陂 飯覆釜山僧 奉和圣制賜史供奉曲江宴應制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
奉和圣制登降圣觀與宰臣等同望應制
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歸郡應制
奉和圣制慶玄元皇帝玉像之作應制
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觀禊飲應制
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燈繼以酺宴應制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護兼鴻臚卿歸安西應制 奉和圣制天長節賜宰臣歌應制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莊因題石壁十……
奉和圣制與太子諸王三月三日龍池春……
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
奉和圣制重陽節宰臣及群官上壽應制 奉和楊駙馬六郎秋夜即事
奉寄韋太守陟 奉送六舅歸陸渾 扶南曲歌詞五首
賦得秋日懸清光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故南陽夫人樊氏挽歌 故南陽夫人樊氏挽歌
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 故太子太師徐公挽歌四首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瓜園詩并序 觀別者 觀獵
歸嵩山作 歸輞川作 過乘如禪師蕭居士嵩丘蘭若 過崔駙馬山池
過福禪師蘭若 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 過李楫宅
過盧四員外宅看飯僧共題七韻 過沈居士山居哭之 過始皇墓
過太乙觀賈生房 過香積寺 寒食城東即事 寒食汜上作
漢江臨眺 和陳監四郎秋雨中思從弟據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 和使君五郎西樓望遠思歸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賢觀天長寺寺即陳……
和太常韋主簿五郎溫湯寓目之作 和尹諫議史館山池
河南嚴尹弟見宿弊廬訪別人賦十韻 橫吹曲辭·隴頭吟
紅豆 紅牡丹 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人 華岳
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蓮花塢 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鸕鶿堰
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萍池 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上平田 黃雀癡
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 積雨輞川莊作
既蒙宥罪旋復拜官,伏感圣恩竊…… 濟上四賢詠·成文學
濟上四賢詠·崔錄事 濟上四賢詠·鄭霍二山人
濟州過趙叟家宴 寄崇梵僧 寄河上段十六 寄荊州張丞相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句 哭褚司馬 哭孟浩然
哭殷遙 哭祖六自虛 苦熱行 藍田山石門精舍
老將行 黎拾遺昕裴秀才迪見過秋夜對雨之作 李
李陵詠 涼州郊外游望 涼州賽神 林園即事寄舍弟紞
臨高臺送黎拾遺 靈云池送從弟 留別錢起 留別丘為
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 隴頭吟 隴西行
鹿柴 欒家獺 孟城坳 木蘭柴
慕容承攜素饌見過 鳥鳴澗 偶然作六首
菩提寺禁口號又示裴迪 菩提寺私成口號 漆園
齊州送祖二 齊州送祖三 淇上田園即事 千塔主人
青龍寺曇璧上人兄院集 青雀歌 青溪 清如玉壺冰
秋夜獨坐 秋夜曲 闕題二首 三月三日勤政樓侍宴應制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應制 山居即事 山居秋螟 山中
山中寄諸弟妹 山中示弟 山茱萸 上張令公 少年行四首
沈十四拾遺新竹生讀經處同諸公之作 使至塞上 書事
雙黃鵠歌送別 宋進馬哀詞 送別 送別
送崔九興宗游蜀 送崔三往密州覲省 送崔五太守
送崔興宗 送方城韋明府 送方尊師歸嵩山 送封太守
送高適弟耽歸臨淮作 送賀遂員外外甥 送縉云苗太守
送康太守 送李判官赴東江 送李睢陽
送李太守赴上洛 送李員外賢郎 送劉司直赴安西
送陸員外 送孟六歸襄陽 送禰郎中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
送平澹然判官 送岐州源長史歸 送綦毋秘書棄官還江東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送錢少府還藍田
送丘為落第歸江東 送丘為往唐州 送權二 送神
送沈子歸江東 送孫二 送孫秀才 送王尊師歸蜀中拜掃
送韋大夫東京留守 送韋評事 送邢桂州
送熊九赴任安陽 送嚴秀才還蜀 送楊長史赴果州
送楊少府貶郴州 送殷四葬 送友人歸山歌二首
送友人南歸 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軍司馬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中丞轉運江淮 送張道士歸山
送張判官赴河西 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 送張五歸山
送張五諲歸宣城 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送梓州李使君
宿鄭州 嘆白發 嘆白發 桃源行
題友人云母障子 田家 田園樂七首 聽百舌鳥
聽宮鶯 同比部楊員外十五夜游有懷靜者季 同崔傅答賢弟
同崔興宗送衡岳瑗公南歸 同崔員外秋宵寓直
同盧拾遺過韋給事東山別業二十韻,…… 投道一師蘭若宿
晚春歸思 晚春嚴少尹與諸公見過 輞川別業 輞川集十二首
輞川閑居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韋給事山居 韋侍郎山居
渭城曲 渭川田家 文杏館 聞裴秀才迪吟詩因戲贈
問寇校書雙溪 西施詠 喜祖三至留宿 戲嘲史寰 戲題盤石
戲題示蕭氏甥 戲題輞川別業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
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 獻始興公 相和歌辭·班婕妤三首
相和歌辭·祠漁山神女歌·送神
相和歌辭·祠漁山神女歌·迎神 曉行巴峽 辛夷塢
新秦郡松樹歌 新晴野 休假還舊業便使 雪中憶李楫
春日上方即事 燕支行 春中田園作 燕子龕禪師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 謁璿上人并序 觀獵
伊州歌 歸嵩山作 欹湖 過香積寺 夷門歌
漢江臨眺 疑夢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迎神
黃花川 游化感寺 積雨輞川莊作 游李山人所居因題屋壁
寄荊州張丞相 游悟真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愚公谷三首
老將行 榆林郡歌 鹿柴
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二首 欒家瀨 與盧象集朱家
洛陽女兒行 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 木蘭柴 羽林騎閨人
鳥鳴澗 寓言二首 齊州送祖三
苑舍人能書梵字兼達梵音,皆曲…… 青溪
雜曲歌辭·少年行四首 秋夜獨坐 雜詩 秋夜曲
雜詩 山居即事 雜詩 山居秋螟 雜詩三首
山中 早朝 少年行 早朝 少年行
早春行 使至塞上 早秋山中作 書事 早入滎陽界
送別 贈從弟司庫員外絿 送別 贈東岳焦煉師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贈房盧氏琯 送張五歸山 贈郭給事
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贈焦道士 送梓州李使君 贈李頎
桃源行 贈劉藍田 田園樂七首 贈裴迪 田園樂七首
贈裴旻將軍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贈裴十迪 渭城曲
贈韋穆十八 渭川田家 贈吳官 西施詠
贈徐中書望終南山歌 息夫人 贈祖三詠 戲題磐石
鄭果州相過 相思 至滑州隔河望黎陽憶丁三寓 辛夷塢
終南別業 新晴野望 終南山 伊州歌 重酬苑郎中
雜詩 竹里館 早朝 酌酒與裴迪 早春行
資圣寺送甘二 贈郭給事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盤曲四五十……
終南別業 左掖梨花 終南山 座上走筆贈薛璩慕容損
竹里館
游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翻譯
游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翻譯:
黃昏,殷盛的主人留下客人在院中共坐,靜聽山泉。此時,落日斜照,空曠的樹林中灑滿晚霞,鳥雀在林間自由飛翔,時而發出清脆歡快的啼鳴。鳥鳴聲與遠處的山泉聲相交映,使山院顯得格外幽靜恬美,人置身其間也覺得十分閑逸。
這是詩人與王維等同游藍田輞川時所作,王維有《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感化寺”,故址在今陜西藍田縣。
“不遠灞陵邊,安居向十年。”首句點明禪院位置,暗示曇興上人遠避鬧市、靜居山林的品德。“灞陵”,漢文帝陵墓,在西安市東郊,與藍田相接,灞水從此流過,風景十分優美。曇興上人山院并不在灞陵,旨在從總體上勾畫禪院優美的地理位置。
次句引出曇興上人,他于此安居習禪,遠避塵世,將近10年,足見他雅潔高爽的情懷。首二句人地雙關,看似率易,但平中見奇、直中見曲,自然逗起下文。
“入門穿竹徑,留客聽山泉。鳥囀深林里,心閑落照前。”切合 “游”字,逐層描繪山院清幽雅靜的風景。進入禪院,但見叢竹陰翳、竹間曲徑回繞,幽趣逸人。
黃昏,殷盛的主人留下客人在院中共坐,靜聽山泉。此時,落日斜照,空曠的樹林中灑滿晚霞,鳥雀在林間自由飛翔,時而發出清脆歡快的啼鳴。鳥鳴聲與遠處的山泉聲相交映,使山院顯得格外幽靜恬美,人置身其間也覺得十分閑逸。
關于山中寺廟鐘聲的詩句
1.27首描寫山中寺廟的古詩
唐代常建 《題破山寺后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 余鐘磬音。七律 寺廟頌 鳴鐘香鼎繞紅塵,朝拜誰來覺了因。
出入廟堂逢惡鬼,刮來膏血奉諸神。云 怨 詞 (清。
陳維崧) 春山云幅和,山前春水,朝來齊綠。指點前村古寺。
花祭騰:廟宇 避世不須山 空門今倍忙 佛祖如有意 游人宿佛堂 朝中措 冬冬儺鼓餞流年,燭焰動金船。彩燕難尋前夢,酥花空點春妍。
文園謝病,蘭成久旅,回首凄然。明月梅山笛夜,和風禹廟鶯天。
——陸游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蝶戀花 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
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冉冉年華留不住。
鏡里朱顏,畢竟消磨去。一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陸游 與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唐 作者:李白 掛席凌蓬丘,觀濤憩樟樓。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覽云測變化,弄水窮清幽。
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詩成傲云月,佳趣滿吳洲。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 王維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風直似秋。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江南春》 杜 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北岳廟 賈島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時起霖雨,一灑天地德。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題杭州孤山寺 唐 張祜 樓臺聳碧岑,一徑入湖心。不雨山長潤,無云水自陰。
斷橋蕪蘚澀,空院落花深。猶憶西窗月,鐘聲在北林。
題杭州靈隱寺 唐張祜 峰巒開一掌,朱檻幾環延。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樓下月,十里郭中煙。后塔聳亭后,前山橫閣前。
溪沙涵水靜,澗石點苔鮮。好是呼猿久,西巖深響連。
留題靈隱寺方丈 蘇軾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喬木百丈蒼髯須,擾擾下筆柳與蒲。
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晡。凝香方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
題潤州金山寺 唐 張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離世群。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云。
樹色中流見,鐘聲兩岸聞。翻思在朝市,終日醉醺醺。
望懸空寺 明汪承爵 刻石成香地,憑虛結構工。梵宮依碧獻,棧閣俯丹楓。
濤壯磁窯雨,僧寒谷口風。躋攀真不易,遙望意無窮。
過懸空寺 明 鄭洛 石壁何年結梵宮,懸崖細路小徑通。山川繚繞蒼寞外,殿宇參差碧落中。
殘月淡煙窺色相,疏風幽籟動禪空。停車欲向山僧問,安得山僧是遠公。
登懸空寺 明 鄭洛 昨過招提故不登,重尋蘭若問山僧。峰頭青鳥來還否,洞口白云去未曾。
誰結丹梯高萬丈,我聞佛法演三乘。憑虛頓悟心無住,好歩禪關最上層。
登懸空寺 明劉遵憲 誰開石壁禮金仙,縹縹層樓結構難。清梵漫疑云外度,香臺真向霧中看。
山連太岳千秋壯,客到孤峰五月夜。為問遠師曾沽酒,好邀明月共盤桓。
題懸空寺 明吳禮嘉 飛閣丹霞上,白云幾度封。蘿懸千洞月,風落半空鐘。
樹杪流清梵,檐前宿老龍。慧光千萬丈,日夕滿恒宗。
游懸空寺 清 鄧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懸。凈土絕塵境,岑樓綴遠天。
一灣巖畔月,半壁畫中禪。俯視行人小,飄然意欲仙。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賦得寒山寺送別》年代:明 作者: 高啟 楓橋西望碧山微,寺對寒江獨掩扉。船里鐘催行客起,塔中燈照遠僧歸。
漁村寂寂孤煙近,官路蕭蕭眾葉稀。須記姑蘇城外泊,烏啼時節送君違。
楓橋寺(宋·俞桂) 湖水相連月照天,雁聲嘹嚦攪人眠。昔年曾到楓橋宿,石岸傍邊系小船。
2.關于寺廟的詩詞
《送靈澈上人》
年代: 唐 作者: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江南春》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過香積寺》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聽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3.關于寺廟的古詩
唐代常建 《題破山寺后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 余鐘磬音。七律 寺廟頌 鳴鐘香鼎繞紅塵,朝拜誰來覺了因。
出入廟堂逢惡鬼,刮來膏血奉諸神。云 怨 詞 (清。
陳維崧) 春山云幅和,山前春水,朝來齊綠。指點前村古寺。
花祭騰:廟宇 避世不須山 空門今倍忙 佛祖如有意 游人宿佛堂 朝中措 冬冬儺鼓餞流年,燭焰動金船。彩燕難尋前夢,酥花空點春妍。
文園謝病,蘭成久旅,回首凄然。明月梅山笛夜,和風禹廟鶯天。
——陸游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蝶戀花 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
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冉冉年華留不住。
鏡里朱顏,畢竟消磨去。一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陸游 與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唐 作者:李白 掛席凌蓬丘,觀濤憩樟樓。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覽云測變化,弄水窮清幽。
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詩成傲云月,佳趣滿吳洲。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 王維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風直似秋。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江南春》 杜 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北岳廟 賈島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 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時起霖雨,一灑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題杭州孤山寺 唐 張祜 樓臺聳碧岑,一徑入湖心。不雨山長潤,無云水自陰。
斷橋蕪蘚澀,空院落花深。 猶憶西窗月,鐘聲在北林。
題杭州靈隱寺 唐 張祜 峰巒開一掌,朱檻幾環延。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樓下月,十里郭中煙。后塔聳亭后,前山橫閣前。
溪沙涵水靜,澗石點苔鮮。 好是呼猿久,西巖深響連。
留題靈隱寺方丈 蘇軾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喬木百丈蒼髯須,擾擾下筆柳與蒲。
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晡。凝香方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
題潤州金山寺 唐 張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離世群。 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云。
樹色中流見,鐘聲兩岸聞。翻思在朝市,終日醉醺醺。
望懸空寺 明 汪承爵 刻石成香地,憑虛結構工。梵宮依碧獻,棧閣俯丹楓。
濤壯磁窯雨,僧寒谷口風。躋攀真不易,遙望意無窮。
過懸空寺 明 鄭洛 石壁何年結梵宮,懸崖細路小徑通。山川繚繞蒼寞外,殿宇參差碧落中。
殘月淡煙窺色相,疏風幽籟動禪空。停車欲向山僧問,安得山僧是遠公。
登懸空寺 明 鄭洛 昨過招提故不登,重尋蘭若問山僧。峰頭青鳥來還否,洞口白云去未曾。
誰結丹梯高萬丈,我聞佛法演三乘。憑虛頓悟心無住,好歩禪關最上層。
登懸空寺 明 劉遵憲 誰開石壁禮金仙,縹縹層樓結構難。 清梵漫疑云外度,香臺真向霧中看。
山連太岳千秋壯,客到孤峰五月夜。為問遠師曾沽酒,好邀明月共盤桓。
題懸空寺 明 吳禮嘉 飛閣丹霞上,白云幾度封。 蘿懸千洞月,風落半空鐘。
樹杪流清梵,檐前宿老龍。 慧光千萬丈,日夕滿恒宗。
游懸空寺 清 鄧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懸。凈土絕塵境,岑樓綴遠天。
一灣巖畔月,半壁畫中禪。 俯視行人小,飄然意欲仙。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賦得寒山寺送別》年代:明 作者: 高啟 楓橋西望碧山微,寺對寒江獨掩扉。船里鐘催行客起,塔中燈照遠僧歸。
漁村寂寂孤煙近,官路蕭蕭眾葉稀。須記姑蘇城外泊,烏啼時節送君違。
楓橋寺(宋·俞桂) 湖水相連月照天,雁聲嘹嚦攪人眠。昔年曾到楓橋宿,石岸傍邊系小船。
4.刻在寺廟鐘上的詩句范例
找到一首當代名家寫的有關的唯美古詩詞名言名句,供參考:
愚人聽禪
文/李者也
予愚欲寓隅語遇,喻瑜逾榆愈愉諭。
人間萬事萬之機,盡歸梵音一句敘。
名剎聽禪三月后,開口而將佛經據。
吾之此生半糊涂,今擬遁入空門去。
【注】魁山寺,位于四川省大英縣。因建于魁山之頂而得名。又名蓬萊公園,魁字山又名寫字巖,海拔380米。全山均為頁巖和浮土層,唯山頂一石屹立,形若塔頂。巖石質地堅硬細膩,中無縫罅,向北一面,壁立如刀削,巨“魁”字就刻于石壁上,故稱魁字山。1991年在山頂建魁山寺,2002年增建五百玉石羅漢堂,形成“寺中園,園中寺”格局,風光秀麗。世人皆欲爭冠奪魁,為之施展各種聰明,我卻寧愿糊涂、愚笨,感于此,于此寺寫“愚人聽禪”一詩。
5.請告訴我有關描寫寺廟的詩句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王維《過香積寺》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孟浩然《夜歸鹿門歌》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
陰沉畫軸林間寺,零落棋枰葑上田。林逋《孤山寺瑞上人房寫望》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白居易《遺愛寺》
形容燈光秀的詩句
1. 關于燈光秀的詩句
關于燈光秀的詩句 1. “夢幻燈光秀”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1) 溶洞里,鐘乳石琳瑯滿目,在彩色燈光的照耀下,整個洞府仿佛全是用寶石、珠翠、珊瑚、象牙、綢緞堆積起來的。
2) 港灣里閃耀的燈光,像五顏六色的焰火濺落人間。
3) 一根根鐵軌在前面安靜地“躺”著,在柔和的燈光下,不時地閃著光亮,有種說不出來的韻律。
4) 初冬黎明時的燈光,總給人一種溫暖,一種慰藉,一種希望,因為從家家窗戶射出來的光明,是這片大地上人們醒起的信號,是燦爛陽光的前奏!
5) 月光下渭水泛著銀光,皎潔的月光撒落在渭水面上。燈光的倒影也不再引人注目,平日不怎么清的渭水,在月光下顯得清澈舒緩,月亮偎在水面上,微微顫動,像正在打扮自己似的,湖面映出的月亮似乎比空中的更加可愛了。
6) 一千多個戴月而歸的日子,那燈光已成為我不可缺少的依靠。如一盞溫茶,在冰冷的夜風中,唇干口燥的你迫不及待地喝下去,全身暖暖的,唇齒間飄出那份清香,那種感覺,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7) 舞臺燈光,照亮閃亮的新星。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在燈光照耀下,他們的名字閃亮在了神圣的名人榜上。
8) 皎潔的月光正好在這兒和明亮的燈光交映著,似透明,又非透明,像一潭靜靜的春水,把那俊秀的臉涵在其中,明晰而又有點朦朧,活像是一團被洗淡了的彩霞。
9) 夜深了,小城的燈光像遠飛的螢火蟲,忽閃忽閃地越來越昏暗,整個城市像籠罩在夢幻中。蘇州,這古老的城市,現在是熟睡了。她安靜地躺在運河的懷抱里,像銀色河床中的一朵睡蓮。
10) 愛上燈光幽幽白光,就像父親為我指航的光亮;愛上燈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的執著,就像父親多年如一日陪伴我在無數個夜晚……積少成多,積水成淵,滴滴瑣事匯聚成濃濃親情。
11) 大音希聲,大愛無言。最真的愛是黑暗中點亮希望的燈光,是遠方捎來無言的牽掛,在那一刻,愛如潮水,將你包圍,我們的人生就這樣站在愛的肩膀上攀越許多阻礙和困難。
12) 燈光,聽起來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是,這看似小小的燈光,卻帶給了人無限勇氣與希望。
13) 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于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14) 幽幽燈光凸顯父親日夜奔波的勞累與艱辛,歲月的痕跡無情地賴在父親的額頭;幽深的燈光見證我的成長;見證父親對我一點一滴的呵護;見證我茁壯成長的背后父親付出的艱辛。燈光如一條紐帶將我和父親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15) 老人從黑暗的房間走出來,在昏暗的燈光下,只見她滿臉是鮮血,一滴一滴地往下滴,用空洞的眼睛看著他。
16) 月明星稀的夜晚,家家戶戶的窗戶里射出明亮的燈光,就像天上的群星隕落人間。
2. 關于夜空的詩句
(孟浩然)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盡欲,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終南別業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雜詩 (沈佺期)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送梓州李使君 (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歲暮歸南山 (孟浩然)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孟浩然)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韓翃) 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節候看應晚,心期臥亦賒。 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倫)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里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蟲。 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深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章臺夜思 (韋莊)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 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 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餞謝文學離夜詩 (范云) 陽臺霧初解,夢渚水裁淥. 遠山隱且見,平沙斷還緒. 分弦饒苦音,別唱多凄曲. 爾拂后車塵,我事東皋粟. 送沈記室夜別詩 (范云)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曉云. 秋風兩鄉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寧共采,霜猿行獨聞. 捫蘿忽遺我,折桂方思君. 望織女詩 (范云) 盈盈一水邊,夜夜空自憐. 不辭精衛苦,河流未可填. 寸情百重結,一心萬處懸. 愿作雙青鳥,共舒明鏡前.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 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 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陸難。
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舟行江陰道中 (張彥實) 雨后侵篙一尺渾,敗蒲衰柳亂填門。
夢聞斷角送余響,起看新潮到舊痕。 處處魚鹽成市井,家家罾笱長兒孫。
更傳下詔寬民力,斗米三錢何足論。 閣夜 (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霄。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夜歸鹿門山歌 (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自夏口至鸚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 (劉長卿) 汀洲無浪復無煙,楚客相思益渺然。
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 孤城背嶺寒吹角,獨戍臨江夜泊船。
賈誼上書憂漢室,長沙謫去古今憐。 晚次鄂州 (盧綸)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無題 (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無題之一 (李商隱)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秋夜寄邱員外 (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哥舒歌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塞下曲 (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
3. 關于愛晚亭的詩句
有一首唐代杜牧的山行,就是關于關于愛晚亭的詩句。
山行 唐代: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譯文: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處,居然還有人家。
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林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
愛晚亭是中國四大名亭之一,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風峽中,亭是在乾隆年間,由當時岳麓書院院長羅典創建的,本名“紅葉亭”,又稱“愛楓亭”,后來改為“愛晚亭”。與安徽的醉翁亭、杭州湖心亭、北京陶然亭,并稱中國四大名亭。
擴展資料: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深秋時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車游山。
第二句“有人家”三字會使人聯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
第四句:“霜葉紅于二月花”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么用“紅于”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于”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_山行
4. 形容騰飛的詩句
關于"騰飛"的詩句
1、紫霧騰飛(元·侯善淵·《沁園春》)
2、騰飛霧(宋·曹勛·《瑞鶴仙》)
3、笑葛洪¢外騰飛(宋·高觀國·《瑞鶴仙》)
4、駕龍騰飛、上朝玉帝自爭先(元·牛真人·《跨金鸞 嗚鶴余音卷四》)
5、急流騰飛沫(南北朝·鮑照·《還都道中詩》)
6、騰飛造波庭(魏晉·曹叡·《清調歌》)
7、騰飛自有程(宋·宋庠·《送王秘校嶺南都講學》)
8、四牡驂服騰飛(宋·釋文珦·《驂服騰飛行》)
9、山羅萬象欲騰飛(宋·陳韡·《游武夷作》)
關于"晨峰"的詩句
1、晨游紫閣峰(唐·白居易·《宿紫閣山北村》)
2、晨登日觀峰(宋·梅堯臣·《登泰山日觀峰》)
3、晨芳城越數峰(宋·張元干·《留寄黃檗山妙湛禪師》)
4、晨仰際峰觀擁日(明·朱元璋·《聞人嶺南郊行》)
5. 有關禪意的詩句
在中國歷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關于禪意的詩句。有關禪意的詩句我個人就很喜歡這幾首:
1.題義公禪房
唐·孟浩然
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
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
2.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
唐·王維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
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
夜坐空林寂,松風直似秋。
3.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
唐·王維
龍鐘一老翁,徐步謁禪宮。
欲問義心義,遙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銷炎熱,能生大地風。
4.青龍山曇壁上人兄院集
唐·王昌齡
本來清凈所,竹樹引幽陰。
檐外含山翠,人間出世心。
5.題破山寺后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唯聞鐘磬音。
6.題東林白蓮
唐·齊己
大士生兜率,空池滿白蓮。
秋風明月下,齋日影堂前。
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
誰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7.慈恩寺偶題
唐·鄭谷
往事悠悠成浩嘆,勞生擾擾竟何能。
故山歲晚不歸去,高塔晴來獨自登。
林下聽經秋苑鹿,江邊掃葉夕陽僧。
吟馀卻起雙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8.石潭即事
明·李贄
十卷楞嚴萬古心,春風是處有知音。
即看湖上花開日,人自縱橫水自深。
9.法海寺訪仁公
清·鄭板橋
樹滿空山葉滿廊,袈裟吹透北風涼。
不知多少秋滋味,卷起湘簾問夕陽。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