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
出自宋朝蘇軾的《臨江仙·送王緘》
- 原文賞析:
-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xiāng)。
- 拼音解讀:
- wàng què chéng dōu lái shí zǎi ,yīn jun1 wèi miǎn sī liàng 。píng jiāng qīng lèi sǎ jiāng yáng 。gù shān zhī hǎo zài ,gū kè zì bēi liáng 。
zuò shàng bié chóu jun1 wèi jiàn ,guī lái yù duàn wú cháng 。yīn qín qiě gèng jìn lí shāng 。cǐ shēn rú chuán shě ,hé chù shì wú xiā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相關(guān)翻譯
-
相關(guān)賞析
-
此詞將送別的惆悵、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鄉(xiāng)思的愁悶交織在一起,表達(dá)了詞人極度傷感悲苦的心緒。詞的上片寫悲苦的由來、發(fā)展和不能自已的情狀,下片寫送別的情懷及內(nèi)心的自我排遣。開頭兩句…詳情
作者介紹
- 蘇軾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xué)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養(yǎng)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于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嘉祐二年(1057)參加禮部考試,中第二名。仁宗殿試時(shí),與其弟蘇轍同科進(jìn)士及第。因母喪回蜀。嘉祐六年(1061)經(jīng)歐陽修推薦,應(yīng)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任期滿后值父喪歸里。熙寧二年(1069)還朝任職,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時(shí)期。他強(qiáng)調(diào)改革吏治,反對驟變。認(rèn)為「慎重則必成,輕發(fā)則多敗?!挂蛞庖姟?a href="http://m.pinswag.com/shiren/442.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詳情
蘇軾的詩詞
-
- 小兒不畏虎
- 如夢令(有寄)
- 浣溪沙·春情
- 南歌子(同前)
- 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
- 惠州一絕(日啖荔枝三百顆)
- 李思訓(xùn)畫長江絕島圖
- 沁園春(孤館燈青)
- 減字木蘭花·送東武令趙昶失官歸海州
- 望江南·超然臺(tái)作
宋朝名人推薦
-
- 李綱
- 朱熹
- 黃機(jī)
- 金章宗
- 張掄
- 王之道
- 盧梅坡
- 黃庭堅(jiān)
- 陳人杰
- 釋善珍
- 臨江仙·送王緘原文,臨江仙·送王緘翻譯,臨江仙·送王緘賞析,臨江仙·送王緘閱讀答案,出自蘇軾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