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
出自唐朝李白的《從軍行》
- 原文賞析:
- 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
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
獨(dú)領(lǐng)殘兵千騎歸。
- 拼音解讀:
- bǎi zhàn shā chǎng suì tiě yī ,
chéng nán yǐ hé shù zhòng wéi 。
tū yíng shè shā hū yán jiāng ,
dú lǐng cán bīng qiān qí guī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相關(guān)翻譯
-
將軍戎馬一生,伴隨他出征的鐵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這次戰(zhàn)爭在塞外進(jìn)行,城南是退路。但連城南也被敵人設(shè)下了重圍,全軍已陷入可能徹底覆沒的絕境。將軍急中生智,下令突圍,在突…詳情
相關(guān)賞析
-
詩人不直述戰(zhàn)事的進(jìn)展,而將讀者置身于險象環(huán)生的局勢,感受緊迫的態(tài)勢。此詩以短短四句,刻畫了一位無比英勇的將軍形象。首句寫將軍過去的戎馬生涯。伴隨他出征的鐵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詳情
這是一首用樂府古題寫的邊塞詩,其內(nèi)容已基本失去專寫“軍旅苦辛”的古義,也無法合樂歌唱,因而,有別于漢魏樂府曲辭中的(從軍行》。唐人以“從軍行”為詩題,一般來說,旨在標(biāo)明詩歌題材屬“…詳情
作者介紹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省天水縣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亞。李白即生于中亞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èi))。五歲時隨其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縣)的青蓮鄉(xiāng)。早年在蜀中就學(xué)漫游。青年時期,開始漫游全國各地。天寶初,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應(yīng)詔赴長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禮遇。但因權(quán)貴不容,不久即遭讒去職,長期游歷。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起,他隱居廬山,但仍密切注視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yùn)。后參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敗被殺,李白坐系…詳情
李白的詩詞
-
- 蘇武
- 山人勸酒(勸酒相歡不知老)
- 子夜吳歌·秋歌
- 九月十日即事
- 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
- 早發(fā)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 古風(fēng)(丑女來效顰)
- 浣紗石上女
- 下陵陽沿高溪三門六剌灘
- 流夜郎聞酺不預(yù)
唐朝名人推薦
-
- 高適
- 唐溫如
- 李隆基
- 張大安
- 李百藥
- 崔信明
- 張說
- 柳中庸
- 張謂
- 司空圖
- 從軍行原文,從軍行翻譯,從軍行賞析,從軍行閱讀答案,出自李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