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
出自清朝蘇軾的《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 原文賞析:
-
徐州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 拼音解讀:
-
xú zhōu shí tán xiè yǔ ,dào shàng zuò wǔ shǒu 。tán zài chéng dōng èr shí lǐ ,cháng yǔ sì shuǐ zēng jiǎn qīng zhuó xiàng yīng 。
ruǎn cǎo píng shā guò yǔ xīn ,qīng shā zǒu mǎ lù wú chén 。hé shí shōu shí ǒu gēng shēn ?
rì nuǎn sāng má guāng sì pō ,fēng lái hāo ài qì rú xūn 。shǐ jun1 yuán shì cǐ zhōng ré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
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譯文及注釋
柔軟的青草和長得齊刷刷的莎草經過雨洗后,顯得碧綠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騎馬不會揚起灰塵。不知何時才能抽身歸田呢?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榮,閃爍著猶如被水潑過一樣…詳情 -
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賞析一
公元1078年(元豐元年),徐州發生嚴重春旱。當時有人傳言:將虎頭置于潭中,即可致雷雨。作為州官,蘇軾曾依其說到離城東20里遠的石 潭求雨,并作有《起伏龍行》詩以記其事。得雨后又…詳情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賞析二
此詞是作者徐州謝雨詞的最后一首,寫詞人巡視歸來時的感想。詞中表現了詞人熱愛農村,關心民生,與老百姓休戚與共的作風。作為以鄉村生活為題材的作品,這首詞之風樸實,格調清新,完全突破了“…詳情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賞析三
元豐元年(1078),徐州發生嚴重春旱。當時有人傳言:將虎頭置于潭中,即可致雷雨。作為州官,蘇軾曾依其說到離城東20里遠的石潭求雨,并作有《起伏龍行》詩以記其事。得雨后又赴石潭謝雨…詳情 - 蘇軾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養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于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嘉祐二年(1057)參加禮部考試,中第二名。仁宗殿試時,與其弟蘇轍同科進士及第。因母喪回蜀。嘉祐六年(1061)經歐陽修推薦,應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任期滿后值父喪歸里。熙寧二年(1069)還朝任職,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時期。他強調改革吏治,反對驟變。認為「慎重則必成,輕發則多敗。」因意見…詳情
-
- 浣溪沙(端午)
- 饋歲 / 別歲 / 守歲
- 菩薩蠻(回文)
- 晁錯論
- 減字木蘭花·立春
- 臨江仙·送王緘
- 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
- 木蘭花令
- 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
- 減字木蘭花(贈潤守許仲涂,且以“鄭容落籍、高瑩從良”為句首)
-
- 金圣嘆
- 嚴蕊
- 石象之
- 沈德潛
- 端木國瑚
- 洪升
- 孔夷
- 褚人獲
- 畢沅
- 李慈銘
- 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原文,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翻譯,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賞析,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閱讀答案,出自蘇軾的作品
相關翻譯
相關賞析
作者介紹
蘇軾的詩詞
清朝名人推薦
名句類別
蘇軾的詩詞
- 《浣溪沙(端午)》
- 《饋歲 / 別歲 / 守歲》
- 《菩薩蠻(回文)》
- 《晁錯論》
- 《減字木蘭花·立春》
- 《臨江仙·送王緘》
- 《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
- 《木蘭花令》
- 《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
- 《減字木蘭花(贈潤守許仲涂,且以“鄭容落籍、高瑩從良”為句首)》
熱門名句
-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 前度綠陰載酒,枝頭色比舞裙同
- 日落沙明天倒開,波搖石動水縈回
- 斜髻嬌娥夜臥遲,梨花風靜鳥棲枝
-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
-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 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
- 十二峰頭秋草荒,冷煙寒月過瞿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