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邊城秋氣早
作者:李義府 朝代:唐代
- 和邊城秋氣早原文:
- 金微凝素節(jié),玉律應(yīng)清葭。邊馬秋聲急,征鴻曉陣斜。
關(guān)樹凋涼葉,塞草落寒花。霧暗長川景,云昏大漠沙。
溪深路難越,川平望超忽。極望斷煙飄,遙落驚蓬沒。
霜結(jié)龍城吹,水照龜林月。日色夏猶冷,霜華春未歇。
睿作高紫宸,分明映玄闕。
- 和邊城秋氣早拼音解讀:
- jīn wēi níng sù jiē ,yù lǜ yīng qīng jiā 。biān mǎ qiū shēng jí ,zhēng hóng xiǎo zhèn xié 。
guān shù diāo liáng yè ,sāi cǎo luò hán huā 。wù àn zhǎng chuān jǐng ,yún hūn dà mò shā 。
xī shēn lù nán yuè ,chuān píng wàng chāo hū 。jí wàng duàn yān piāo ,yáo luò jīng péng méi 。
shuāng jié lóng chéng chuī ,shuǐ zhào guī lín yuè 。rì sè xià yóu lěng ,shuāng huá chūn wèi xiē 。
ruì zuò gāo zǐ chén ,fèn míng yìng xuán què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相關(guān)翻譯
-
相關(guān)賞析
-
作者介紹
- 李義府
李義府(614年-666年),饒陽縣人。后遷永泰(今四川鹽亭)。 唐貞觀八年(634年),劍南巡察大使李大亮因李義府有文才,奏表薦為門下省典儀。不久,升任監(jiān)察御史又拜太子舍人,加崇賢館直學(xué)士。高宗時任中書舍人。永徽二年 (651年)加弘文館學(xué)士。繼任中書侍郎、太子右庶子,進爵為侯。顯慶二年(657年)任中書令。龍朔三年(663年)升右相。后因罪流放寓州,乾封元年(666年)死于流放地,時年52歲。 李義府出身微賤,雖官居右相不得人士流。因此,其曾奏請重修《氏族志》,主張不論門第,凡得五品官以上者皆人士流,并收天下舊志焚之。 李義府頗具文才,太宗時曾受詔與他人共修《晉書》。高宗時又3次受詔監(jiān)修國史。當(dāng)時,和太子司儀郎來濟俱以文翰見重,時稱來李。李義府著有《古今詔集》100卷、《李義府集》40卷傳于世,又著《宦游記》20卷,未完成即亡。李義府雖有文才,但為人狡詐,因他善于吹拍武則天,對人笑里藏刀,以柔害物,故時人稱之為“李貓”。
李義府的詩詞
-
- 詠鸚鵡
- 詠烏
- 雜曲歌辭。堂堂
- 在巂州遙敘封禪
- 堂堂詞二首(一作題美人)
- 宣正殿芝草
- 招諭有懷贈同行人(一作李乂詩)
- 和邊城秋氣早
唐代詩詞推薦
-
- 楚妃怨
- 哭劉言史
- 贈朋詩
- 霜隼下晴皋
- 同李員外春閨
- 幕中諸公有觀獵之作因繼之
- 讀蜀志
- 晚岸
- 新息道中作
- 梢云
- 和邊城秋氣早原文,和邊城秋氣早翻譯,和邊城秋氣早賞析,和邊城秋氣早閱讀答案,出自李義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