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作者:張九齡 朝代:唐代
-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原文:
- 緬然萬里路,赫曦三伏時。飛走逃深林,流爍恐生疵。
行李豈無苦,而我方自怡。肅事誠在公,拜慶遂及私。
展力慚淺效,銜恩感深慈。且欲湯火蹈,況無鬼神欺。
朝發高山阿,夕濟長江湄。秋瘴寧我毒,夏水胡不夷。
信知道存者,但問心所之。呂梁有出入,乃覺非虛詞。
-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拼音解讀:
- miǎn rán wàn lǐ lù ,hè xī sān fú shí 。fēi zǒu táo shēn lín ,liú shuò kǒng shēng cī 。
háng lǐ qǐ wú kǔ ,ér wǒ fāng zì yí 。sù shì chéng zài gōng ,bài qìng suí jí sī 。
zhǎn lì cán qiǎn xiào ,xián ēn gǎn shēn cí 。qiě yù tāng huǒ dǎo ,kuàng wú guǐ shén qī 。
cháo fā gāo shān ā ,xī jì zhǎng jiāng méi 。qiū zhàng níng wǒ dú ,xià shuǐ hú bú yí 。
xìn zhī dào cún zhě ,dàn wèn xīn suǒ zhī 。lǚ liáng yǒu chū rù ,nǎi jiào fēi xū cí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唐著名政治家、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中宗景龍初(707)舉進士,任校書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登道侔伊呂科,升任右拾遣。后歷任司勛員外郎、中書舍人、桂州都督、中書侍郎等職。曾因張說舉薦,任集賢院學士。開元二十一年(733)任宰相,翌年遷中書令,兼修國史。后加金紫光祿大夫。為相賢明,剛直不阿,敢于直諫,主張用人不循資格,設十道采訪使。后遭奸相李林甫誹謗、排擠,開元二十四年(736)罷相,自此朝政日漸昏暗,「開元之治」遂告結束。次年貶為荊州長史,不久病卒。工于詩,格調清雅,興寄深婉,較出色地繼承了漢魏詩歌的優良傳統,骨峻神竦,思深力遒。其代表作《感遇》詩運用比興,寄托諷諭,繼承阮籍《詠懷》和陳子昂《感遇》詩的優良傳統,風格沉摯剛健。有《曲江集》。《全唐詩》錄其詩三卷。
張九齡的詩詞
-
- 登襄陽峴山
- 晨坐齋中偶而成詠
- 江上遇疾風
- 通化門外送別
- 在洪州答綦毋學士
- 賦得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
- 剪彩
- 感遇·江南有丹橘
- 候使登石頭驛樓作
- 感遇·幽人歸獨臥
唐代詩詞推薦
-
- 云童行
- 奉和皇甫大夫祈雨應時雨降
- 看釀酒
- 逢老人
- 綠珠篇
- 新樓詩二十首。南庭竹
- 贈袒肩和尚
- 寒夜文宴潤卿有期不至
- 紀游東觀山(山在桂林府城外三里)
- 蘇州不住遙望武丘報恩兩寺
-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原文,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翻譯,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賞析,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閱讀答案,出自張九齡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