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漢南城嘆古墳
作者:張說 朝代:唐代
- 過漢南城嘆古墳原文:
- 舊國多陵墓,荒涼無歲年。洶涌蔽平岡,汨若波濤連。
上世千金子,潛臥九重泉。松柏剪無馀,碑記滅罔傳。
葬于不毛地,咸謂楚先賢。事盡情可識,使人心悵然。
- 過漢南城嘆古墳拼音解讀:
- jiù guó duō líng mù ,huāng liáng wú suì nián 。xiōng yǒng bì píng gāng ,mì ruò bō tāo lián 。
shàng shì qiān jīn zǐ ,qián wò jiǔ zhòng quán 。sōng bǎi jiǎn wú yú ,bēi jì miè wǎng chuán 。
zàng yú bú máo dì ,xián wèi chǔ xiān xián 。shì jìn qíng kě shí ,shǐ rén xīn chàng rá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張說
張說(667─730),唐文學家。字道濟,一字說之,洛陽人。武則天永昌中(689),舉賢良方正,授太子校書郎。因不肯依附張易之兄弟,忤旨,被流放欽州。唐中宗復位,召回,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任兵部侍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任宰相,監修國史。玄宗時封燕國公,任中書令。因與姚崇不和,貶為相州刺史,再貶岳州刺史。開元九年(721),復為宰相。翌年出任朔方軍節度大使,官至右丞相兼中書令。張說前后歷仕四朝、三秉大政,掌文學之任共三十年。文筆雄健,才思敏捷,朝廷重要文誥,多出其手,與許國公蘇颋并稱「燕許大手筆」。尤其擅長于碑文、墓志的寫作,其詩除應制奉和之作外,有不少佳作傳世。貶官岳州后,「詩益凄婉,人謂得江山助」(《新唐書》本傳)。有《張燕公集》。
張說的詩詞
-
- 四月十三日詔宴寧王亭子賦得好字
- 崔司業挽歌二首
- 送岳州李十從軍桂州
- 恩賜樂游園宴
- 襄陽路逢寒食
- 岳州別趙國公王十一琚入朝
-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蕭令得潭字韻
- 奉和圣制溫泉言志應制
- 過懷王墓
- 春晚侍宴麗正殿探得開字
唐代詩詞推薦
-
- 詠身
- 寄董卿嘉榮十韻
- 同崔載華贈日本聘使
- 聞友人駕前及第
- 王昭君(一作沈佺期詩)
- 登嶺望
- 木蘭堂(一作李商隱詩)
- 相和歌辭。采桑
- 太湖詩。三宿神景宮
- 圣女祠
- 過漢南城嘆古墳原文,過漢南城嘆古墳翻譯,過漢南城嘆古墳賞析,過漢南城嘆古墳閱讀答案,出自張說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