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岳
作者:王維 朝代:唐代
- 華岳原文:
- 西岳出浮云,積雪在太清。連天凝黛色,百里遙青冥。
白日為之寒,森沉華陰城。昔聞乾坤閉,造化生巨靈。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天地忽開拆,大河注東溟。
遂為西峙岳,雄雄鎮秦京。大君包覆載,至德被群生。
上帝佇昭告,金天思奉迎。人祇望幸久,何獨禪云亭。
- 華岳拼音解讀:
- xī yuè chū fú yún ,jī xuě zài tài qīng 。lián tiān níng dài sè ,bǎi lǐ yáo qīng míng 。
bái rì wéi zhī hán ,sēn chén huá yīn chéng 。xī wén qián kūn bì ,zào huà shēng jù líng 。
yòu zú tà fāng zhǐ ,zuǒ shǒu tuī xuē chéng 。tiān dì hū kāi chāi ,dà hé zhù dōng míng 。
suí wéi xī zhì yuè ,xióng xióng zhèn qín jīng 。dà jun1 bāo fù zǎi ,zhì dé bèi qún shēng 。
shàng dì zhù zhāo gào ,jīn tiān sī fèng yíng 。rén qí wàng xìng jiǔ ,hé dú chán yún tí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王維
王維(701─761),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九歲知屬辭,十九歲應京兆府試點了頭名,二十一歲(開元九年)中進士。任大樂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規表演黃獅子舞被貶為濟州(在今山東境內)司功參軍。宰相張九齡執政時,王維被提拔為右拾遺,轉監察御史。李林甫上臺后,王維曾一度出任涼州河西節度使判官,二年后回京,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陽去主持考試工作。天寶年間,王維在終南山和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公元七五六年,王維被攻陷長安的安祿山叛軍所俘,他服藥取痢,佯稱瘖疾,結果被安祿山「遣人迎置洛陽,拘于普施寺,迫以偽署」。平叛后,凡做偽官的都判了罪,但王維因在被俘期間作《凝碧池》詩懷念朝廷、痛罵安祿山,得到唐肅宗的贊許,加之平亂有功的胞弟王縉極力營救,僅降職為太子中允,后來又升遷為尚書右丞。但自此,王維變得更加消沉了。在半官半隱、奉佛參禪、吟山詠水的生活中,度過了自己的晚年。王維的詩歌創作道路大致以開元二十六年(738)張九齡罷相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詩作大都反映現實,具有明顯的進步政治傾向,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盛唐時代積極進取的精神;后期的詩作多是描山摹水、歌詠田園風光的,其中也曲折地表達了對現實政治的不滿,但情緒的主調卻是頹唐消極的。王維不僅工詩善畫,且精通音律,擅長書法。詩歌、音樂、繪畫三種藝術在審美趣味上相互融會、相互滲透,具有獨特的造詣,被蘇軾譽之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有《王右丞集》。附:王維(701-761)字摩詰,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瘖,拘于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于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駙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寶應中,代宗問縉:朕常于諸王坐聞維樂章,今存幾何,縉集詩六卷、文四卷,表上之。敕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長揖楚辭,詩家歸美,克成編錄。嘆息良深,殷璠謂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成珠,著壁成繪。蘇軾亦云,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也。有《王右丞集》。
王維的詩詞
-
- 游李山人所居因題屋壁
- 山居秋暝
- 留別錢起
- 同盧拾遺過韋給事東山別業二十韻給事首春…不果斯諾
- 贈從弟司庫員外絿
- 同崔員外秋宵寓直
- 奉寄韋太守陟
- 輞川集。文杏館
-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
- 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時為右補闕)
唐代詩詞推薦
-
- 冬夜書事寄兩省閣老
- 閑臥寄劉同州
- 崢嶸嶺
- 宋汴道中
- 送虞說擢第南歸覲省
- 對酒招陳昭用
- 立秋夕涼風忽至炎暑稍消即事詠懷寄汴州…尚書
- 悲吳王城
- 馬嵬歸
- 村居即事
- 華岳原文,華岳翻譯,華岳賞析,華岳閱讀答案,出自王維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