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諷五首(石根秋水明)
作者:李賀 朝代:唐朝
- 感諷五首(石根秋水明)原文:
- 【感諷五首】
之五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蟄蟄垂野厚。
岑中月歸來,蟾光掛空秀。
桂露對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涼梔子落,山璺泣清漏。[1]
下有張仲蔚,披書案將朽。
- 感諷五首(石根秋水明)拼音解讀:
- 【gǎn fěng wǔ shǒu 】
zhī wǔ
shí gēn qiū shuǐ míng ,shí pàn qiū cǎo shòu 。
qīn yī yě zhú xiāng ,zhé zhé chuí yě hòu 。
cén zhōng yuè guī lái ,chán guāng guà kōng xiù 。
guì lù duì xiān é ,xīng xīng xià yún dòu 。
qī liáng zhī zǐ luò ,shān wèn qì qīng lòu 。[1]
xià yǒu zhāng zhòng wèi ,pī shū àn jiāng xiǔ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李賀
李賀(790-816),字長吉,河南昌谷(今河南省宜陽縣)人。唐皇室遠支。因父親名晉肅,「晉」、「進」同音,不得參加進士科考試,堵塞了仕進之路,僅作過幾年奉禮郎(管宗廟祭祀司儀一類事務的從九品小官)。他對這種低微的職務很不滿,年少失意,心情抑郁,再加上刻苦作詩,損害了身體,年僅二十七歲就逝世了。李賀早年即工詩,很有才名,受知于韓愈、皇甫湜。他繼承了《楚辭》的浪漫主義精神,又從漢魏六朝樂府及蕭梁艷體詩多所汲取,以豐富的想象力和新穎詭異的語言,表現出幽奇神秘的意境,要凌駕大自然而創造出新奇幽美的藝術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獨創風格,并對中晚唐某些詩人發生了一些影響。他的詩大都構思奇特,意境怪誕、想象豐富,語言新穎詭異。但由于仕進無路,少年失意,使他生活孤寂,性情冷僻,詩中常帶有感傷、消沉的情調。他作詩態度嚴肅,冥索苦思,命意遣詞,都力求深刻、獨到。
李賀的詩詞
-
- 追和何謝銅雀妓(佳人一壺酒)
- 昌谷讀書示巴童(蟲響燈光薄)
- 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
- 馬詩二十三首·其一
- 官街鼓
- 題趙生壁(大婦然竹根)
- 釣魚詩
- 李憑箜篌引
- 秦王飲酒
- 感諷五首
唐朝詩詞推薦
-
- 題趙生壁(大婦然竹根)
- 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
- 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 贈秋浦柳少府
- 松樹
- 南征
- 登太白峰
- 歸自謠(寒山碧)
- 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
- 野田黃雀行
- 感諷五首(石根秋水明)原文,感諷五首(石根秋水明)翻譯,感諷五首(石根秋水明)賞析,感諷五首(石根秋水明)閱讀答案,出自李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