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駕言發魏都)
作者:阮籍 朝代:魏晉
- 詠懷(駕言發魏都)原文:
- 【詠懷】
駕言發魏都[1],南向望吹臺[2] 。
簫管有遺音[3],梁王安在哉[4]!
戰士食糟糠,賢者處蒿萊[5] 。
歌舞未終曲,秦兵已復來[6] 。
夾林非吾有[7],朱宮生塵埃[8] 。
軍敗華陽下[9],身竟為土灰[10] 。
- 詠懷(駕言發魏都)拼音解讀:
- 【yǒng huái 】
jià yán fā wèi dōu [1],nán xiàng wàng chuī tái [2] 。
xiāo guǎn yǒu yí yīn [3],liáng wáng ān zài zāi [4]!
zhàn shì shí zāo kāng ,xián zhě chù hāo lái [5] 。
gē wǔ wèi zhōng qǔ ,qín bīng yǐ fù lái [6] 。
jiá lín fēi wú yǒu [7],zhū gōng shēng chén āi [8] 。
jun1 bài huá yáng xià [9],shēn jìng wéi tǔ huī [10]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阮籍
阮籍(210-263),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縣)人。其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籍與嵇康、山濤等七人被稱為「竹林七賢」。因為阮籍曾任步兵校尉,所以人們也稱他為阮步兵。《晉書·阮籍傳》云:「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這種縱酒頹放,一方面是表現了對當時政治的不滿,同時也是一種躲事避禍的手段。阮籍的代表性文章有《大人先生傳》、《達莊論》等,大抵都是非毀名教,推衍莊周的「齊物」、「逍遙」之旨,表現了一種消極的出世之情。阮籍的詩歌主要有《詠懷》八十二首,內容多是隱晦曲折地抒發了個人內心的苦悶和對當時政治的不滿,同時也表現了嚴重的消極沒落情緒。作品有輯本《阮步兵集》,詩歌注本以黃節的《阮步兵詠懷詩注》較為詳備。
阮籍的詩詞
-
- 詠懷(駕言發魏都)
- 詠懷(幽蘭不可佩)
- 詠懷(獨坐空堂上)
- 詠懷(昔年十四五)
- 詠懷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 詠懷(夜中不能寐)
- 詠懷(天網彌四野)
- 詠懷(二妃游江濱)
- 詠懷(王業須良輔)
- 詠懷(嘉樹下成蹊)
魏晉詩詞推薦
-
- 望闕臺
- 贈秀才從軍(良馬既閑)
- 贈秀才入軍·其十四
- 鰕[魚且]篇(鰕[魚且]游潢
- 西長安行
- 吁嗟篇(吁嗟此轉蓬)
- 雜詩(人生無根蒂)
- 雜詩(憶我少壯時)
- 截竿入城
- 和劉柴桑(山澤久見招)
- 詠懷(駕言發魏都)原文,詠懷(駕言發魏都)翻譯,詠懷(駕言發魏都)賞析,詠懷(駕言發魏都)閱讀答案,出自阮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