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郁郁澗底松)
作者:左思 朝代:魏晉
- 詠史(郁郁澗底松)原文:
- 【詠史】
郁郁澗底松[1],離離山上苗[2],
以彼徑寸莖[3],蔭此百尺條[4] 。
世胄躡高位[5],英俊沉下僚[6] 。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7] 。
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8] 。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9] 。
- 詠史(郁郁澗底松)拼音解讀:
- 【yǒng shǐ 】
yù yù jiàn dǐ sōng [1],lí lí shān shàng miáo [2],
yǐ bǐ jìng cùn jīng [3],yīn cǐ bǎi chǐ tiáo [4] 。
shì zhòu niè gāo wèi [5],yīng jun4 chén xià liáo [6] 。
dì shì shǐ zhī rán ,yóu lái fēi yī cháo [7] 。
jīn zhāng jiè jiù yè ,qī yè ěr hàn diāo [8] 。
féng gōng qǐ bú wěi ,bái shǒu bú jiàn zhāo [9]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左思
左思(250-350)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城北)人。他父親左熹曾做過太原相。曾任太守、殿中侍御史等官。他幼年天資遲鈍,學書學琴都不成。但他很用功,能文章,辭藻壯麗。他貌寢口訥,不好交游,仕進不得意,唯以著作為事。曾以十年的時間寫成《三都賦》,轟動當時,都下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左思的功業心很強,但當時士族門閥制度已經形成,仕進的門徑被士族所把持,出身寒微的人只能恥居下位。他的才能、抱負不得施展,便發而為詩。所以揭露寒門出身的知識分子和士族門閥之間的矛盾,抒寫自己功業未遂的情懷和對士族權貴的蔑視,就構成了他的詩的主題。他的詩意氣豪邁,語言簡勁,絕少雕琢。今天保存的很少,只有《文選》和《玉臺新詠》所收的部分詩賦,其中詩十四首,以《詠史》和《嬌女》最有名。
左思的詩詞
-
- 雜詩(秋風何冽冽)
- 嬌女詩(吾家有嬌女)
- 詠史八首
- 詠史八首·其一
- 招隱二首
- 詠史(主父宦不達)
- 雜詩·秋風何冽冽
- 詠史八首
- 詠史
- 白發賦
魏晉詩詞推薦
-
- 眼兒媚·秋思
- 飲酒·結廬在人境
- 燕歌行二首·其一
- 論盛孝章書 / 與曹公論盛孝章書
- 酬劉柴桑
- 短歌行(周西伯昌)
- 思舊賦并序(余與嵇康、呂安居至接近)
- 七哀(明月照高樓)
- 蝶戀花·一別家山音信杳
- 贈白馬王彪(并序)
- 詠史(郁郁澗底松)原文,詠史(郁郁澗底松)翻譯,詠史(郁郁澗底松)賞析,詠史(郁郁澗底松)閱讀答案,出自左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