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冠峽(貞元十九年貶陽山后作)
作者:韓愈 朝代:唐代
- 同冠峽(貞元十九年貶陽山后作)原文:
- 南方二月半,春物亦已少。維舟山水間,晨坐聽百鳥。
宿云尚含姿,朝日忽升曉。羈旅感和鳴,囚拘念輕矯。
潺湲淚久迸,詰曲思增繞。行矣且無然,蓋棺事乃了。
- 同冠峽(貞元十九年貶陽山后作)拼音解讀:
- nán fāng èr yuè bàn ,chūn wù yì yǐ shǎo 。wéi zhōu shān shuǐ jiān ,chén zuò tīng bǎi niǎo 。
xiǔ yún shàng hán zī ,cháo rì hū shēng xiǎo 。jī lǚ gǎn hé míng ,qiú jū niàn qīng jiǎo 。
chán yuán lèi jiǔ bèng ,jié qǔ sī zēng rào 。háng yǐ qiě wú rán ,gài guān shì nǎi le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縣),每自稱昌黎韓愈,所以世稱韓昌黎。唐德宗貞元八年(792)進士,貞元末,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言事,得罪當權者,被貶為陽山(今廣東陽山縣)令。憲宗時,他隨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亂,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對迎佛骨,被貶為潮州(今廣東潮州)刺史。穆宗時,官至吏部侍郎。韓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的傳統,反對六朝以來講究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提倡散體,他主張文學的語言要「詞必己出」,「唯陳言之務去」,對散文的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其文各體兼長,遒勁有力,條理暢達,語言精煉,為司馬遷以后文學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韓愈的詩歌也有特點,氣勢壯闊,筆力雄健,力求新奇,自成一家。他開了「以文為詩」的風氣,對后來的宋詩影響很大。但有些詩流于險怪,是其缺點,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的詩詞
-
- 南溪始泛三首(此詩乃長慶間以病在告日所作)
- 贈譯經僧
-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寺在京城南門之東)
- 贈鄭兵曹
- 青青水中蒲二首
- 雨中寄張博士籍、侯主簿喜
- 山南鄭相公樊員外酬答為詩…樊封以示愈依賦十四韻以獻
- 題廣昌館(在隨州棗陽縣南)
- 潭州泊船呈諸公
- 記夢
唐代詩詞推薦
-
- 聞微之江陵臥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題四韻
- 金門答蘇秀才
- 送僧游五臺兼謁李司空(作送顥法師往太原兼謁李司空)
- 齊安郡
- 鳳
- 酬王維盧象見過林亭
- 鳳臺曲
-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望曉
- 獨往覆釜山,寄郎士元
- 山夜調琴
- 同冠峽(貞元十九年貶陽山后作)原文,同冠峽(貞元十九年貶陽山后作)翻譯,同冠峽(貞元十九年貶陽山后作)賞析,同冠峽(貞元十九年貶陽山后作)閱讀答案,出自韓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