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
作者:韓愈 朝代:唐代
- 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原文:
- 燦燦辰角曙,亭亭寒露朝。川原共澄映,云日還浮飄。
上宰嚴祀事,清途振華鑣。圓丘峻且坦,前對南山標。
村樹黃復綠,中田稼何饒。顧瞻想巖谷,興嘆倦塵囂。
惟彼顛瞑者,去公豈不遼。為仁朝自治,用靜兵以銷。
勿憚吐捉勤,可歌風雨調。圣賢相遇少,功德今宣昭。
- 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拼音解讀:
- càn càn chén jiǎo shǔ ,tíng tíng hán lù cháo 。chuān yuán gòng chéng yìng ,yún rì hái fú piāo 。
shàng zǎi yán sì shì ,qīng tú zhèn huá biāo 。yuán qiū jun4 qiě tǎn ,qián duì nán shān biāo 。
cūn shù huáng fù lǜ ,zhōng tián jià hé ráo 。gù zhān xiǎng yán gǔ ,xìng tàn juàn chén xiāo 。
wéi bǐ diān míng zhě ,qù gōng qǐ bú liáo 。wéi rén cháo zì zhì ,yòng jìng bīng yǐ xiāo 。
wù dàn tǔ zhuō qín ,kě gē fēng yǔ diào 。shèng xián xiàng yù shǎo ,gōng dé jīn xuān zhāo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縣),每自稱昌黎韓愈,所以世稱韓昌黎。唐德宗貞元八年(792)進士,貞元末,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言事,得罪當權者,被貶為陽山(今廣東陽山縣)令。憲宗時,他隨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亂,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對迎佛骨,被貶為潮州(今廣東潮州)刺史。穆宗時,官至吏部侍郎。韓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的傳統,反對六朝以來講究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提倡散體,他主張文學的語言要「詞必己出」,「唯陳言之務去」,對散文的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其文各體兼長,遒勁有力,條理暢達,語言精煉,為司馬遷以后文學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韓愈的詩歌也有特點,氣勢壯闊,筆力雄健,力求新奇,自成一家。他開了「以文為詩」的風氣,對后來的宋詩影響很大。但有些詩流于險怪,是其缺點,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的詩詞
-
- 鎮州初歸
- 郴州祈雨
- 烽火
- 獲麟解
- 答孟郊
- 送汴州監軍俱文珍
- 游西林寺題蕭二兄郎中舊堂
- 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三首
- 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
- 送李員外院長分司東都
唐代詩詞推薦
-
- 贈別劉員外長卿
- 寒食即事
- 同呂判官從哥舒大夫破洪濟城回登積石軍多福七級浮圖
- 相和歌辭。后苦寒行二首
- 怨詩三首
- 別后西陵晚眺
- 一百五日夜對月
- 客自江南話過亡友朱司議故宅
- 東林寺貫休上人篆隸題詩
- 送顏覺赴舉
- 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原文,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翻譯,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賞析,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閱讀答案,出自韓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