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徐州族侄(以下十三首見《遺集》)
作者:韓愈 朝代:唐代
- 贈徐州族侄(以下十三首見《遺集》)原文:
- 我年十八九,壯氣起胸中。作書獻云闕,辭家逐秋蓬。
歲時易遷次,身命多厄窮。一名雖云就,片祿不足充。
今者復何事,卑棲寄徐戎。蕭條資用盡,濩落門巷空。
朝眠未能起,遠懷方郁悰。擊門者誰子,問言乃吾宗。
自云有奇術,探妙知天工。既往悵何及,將來喜還通。
期我語非佞,當為佐時雍。
- 贈徐州族侄(以下十三首見《遺集》)拼音解讀:
- wǒ nián shí bā jiǔ ,zhuàng qì qǐ xiōng zhōng 。zuò shū xiàn yún què ,cí jiā zhú qiū péng 。
suì shí yì qiān cì ,shēn mìng duō è qióng 。yī míng suī yún jiù ,piàn lù bú zú chōng 。
jīn zhě fù hé shì ,bēi qī jì xú róng 。xiāo tiáo zī yòng jìn ,hù luò mén xiàng kōng 。
cháo mián wèi néng qǐ ,yuǎn huái fāng yù cóng 。jī mén zhě shuí zǐ ,wèn yán nǎi wú zōng 。
zì yún yǒu qí shù ,tàn miào zhī tiān gōng 。jì wǎng chàng hé jí ,jiāng lái xǐ hái tōng 。
qī wǒ yǔ fēi nìng ,dāng wéi zuǒ shí yō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縣),每自稱昌黎韓愈,所以世稱韓昌黎。唐德宗貞元八年(792)進士,貞元末,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言事,得罪當權者,被貶為陽山(今廣東陽山縣)令。憲宗時,他隨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亂,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對迎佛骨,被貶為潮州(今廣東潮州)刺史。穆宗時,官至吏部侍郎。韓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的傳統,反對六朝以來講究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提倡散體,他主張文學的語言要「詞必己出」,「唯陳言之務去」,對散文的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其文各體兼長,遒勁有力,條理暢達,語言精煉,為司馬遷以后文學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韓愈的詩歌也有特點,氣勢壯闊,筆力雄健,力求新奇,自成一家。他開了「以文為詩」的風氣,對后來的宋詩影響很大。但有些詩流于險怪,是其缺點,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的詩詞
-
- 感春三首
- 喜侯喜至贈張籍張徹
- 原毀
- 天星送楊凝郎中賀正
-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
- 送區冊序
- 河南令舍池臺
- 南內朝賀歸呈同官
-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 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
唐代詩詞推薦
-
- 子規(一作賈島詩)
- 送王相公赴幽州
- 西亭題壁寄中書李相公(一作寄上中書李相公)
- 舟中夜坐
- 送蔣評事往福州
- 隋堤柳
- 宣州獻從叔大夫
- 山陽盧明府以雙鶴寄遺,白氏以詩回答,因寄和
- 雜曲歌辭。熱戲樂
- 賀龐少尹除太常少卿
- 贈徐州族侄(以下十三首見《遺集》)原文,贈徐州族侄(以下十三首見《遺集》)翻譯,贈徐州族侄(以下十三首見《遺集》)賞析,贈徐州族侄(以下十三首見《遺集》)閱讀答案,出自韓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