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
作者:朱熹 朝代:宋朝
- 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原文:
- 【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 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拼音解讀:
- 【guān shū yǒu gǎn 】
bàn mǔ fāng táng yī jiàn kāi ,
tiān guāng yún yǐng gòng pái huái 。
wèn qú nǎ dé qīng rú xǔ ,
wéi yǒu yuán tóu huó shuǐ lái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號晦翁,又號遁翁、滄州病叟,自稱云谷老人。婺源(今屬江西)人,寓建陽(今屬江西)人,寓建陽(今屬福建)之考亭。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主泉州同安簿。淳熙五年(1178),除知南康軍,改提舉浙東茶鹽公事。歷江西提刑,召除秘閣修撰、奉外祠。光宗朝,除知漳州。寧宗初,除煥章閣待制、侍講,旋以本職提舉南京鴻慶宮。慶元二年(1196)十二月,落職罷祠。后以守朝奉大夫致仕。慶元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初,謚「文」。《宋史》有傳。事跡另見黃榦所撰行狀及《皇朝道學名臣言行外錄》卷一二、宋本《四朝名臣言行錄續集》卷一三等。自宋祝穆、李方子始,后人所撰年譜、傳略數十種,以清王懋竑《朱子年譜》較為詳贍熹得程顥、程頤之傳,兼采張載、周敦頤之學,集北宋理學之大成。有《朱文公文集》一百卷,詞有《晦庵詞》一卷。王奕清等《歷代詞話》引《讀書續錄》云:「晦庵先生詞,幾于家弦戶誦矣。其隱括杜牧之九日齊山登高詩《水調歌頭》一闋,氣骨豪邁則俯視蘇辛,音韻諧和則仆命秦柳,洗盡千古頭巾俗套。」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八云:「《詞綜》所錄朱晦翁《水調歌頭》、真西山《蝶戀花》,雖非高作,卻不沉悶,固知不是腐儒。」
朱熹的詩詞
-
- 春日
-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
- 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
- 南鄉子(次張安國韻)
- 憶秦娥(雪、梅二闋懷張敬夫)
- 念奴嬌(用傳安道和朱希真梅詞韻)
- 讀書要三到
-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
- 勸學詩 / 偶成
- 鷓鴣天(江檻)
宋朝詩詞推薦
-
- 破陣樂(露花倒影)
- 訴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 沁園春·張路分秋閱
- 雪梅·其二
- 寄內(試說途中景)
- 斗百花(滿搦宮腰纖細)
- 木蘭花(秋千院落重簾暮)
- 生查子(金鞭美少年)
- 清商怨·葭萌驛作
- 絕句(吹面不寒楊柳風)
- 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原文,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翻譯,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賞析,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閱讀答案,出自朱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