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行(一作白邙山)
作者:張籍 朝代:唐代
- 北邙行(一作白邙山)原文:
- 洛陽北門北邙道,喪車轔轔入秋草。車前齊唱薤露歌,
高墳新起白峨峨。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陽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終作誰家柱下石。山頭松柏半無主,
地下白骨多于土。寒食家家送紙錢,烏鳶作窠銜上樹。
人居朝市未解愁,請君暫向北邙游。
- 北邙行(一作白邙山)拼音解讀:
- luò yáng běi mén běi máng dào ,sàng chē lín lín rù qiū cǎo 。chē qián qí chàng xiè lù gē ,
gāo fén xīn qǐ bái é é 。cháo cháo mù mù rén sòng zàng ,luò yáng chéng zhōng rén gèng duō 。
qiān jīn lì bēi gāo bǎi chǐ ,zhōng zuò shuí jiā zhù xià shí 。shān tóu sōng bǎi bàn wú zhǔ ,
dì xià bái gǔ duō yú tǔ 。hán shí jiā jiā sòng zhǐ qián ,wū yuān zuò kē xián shàng shù 。
rén jū cháo shì wèi jiě chóu ,qǐng jun1 zàn xiàng běi máng yóu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張籍
張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縣)。貞元十四年進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等官職。世稱張水部或張司業。張籍早年生活貧苦,后來官職也較低微。他所生活的時代,正是代宗李豫、德宗李適統治時期,統治階級橫征暴斂,拚命加重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張籍由于社會地位較低,有機會接觸中下層社會生活,對實現有較深刻的認識。因此,他寫了許多揭露社會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詩歌。他的樂府詩,繼承漢魏樂府的優良傳統,勇于暴露現實,給予元稹、白居易的新樂府運動以極其有力的推動。除樂府詩外,他的五言古詩也不乏感深意遠之作;近體不事雕飾,輕快自然。
張籍的詩詞
-
- 送友人歸山
- 長塘湖
- 贈殷山人
- 沙堤行,呈裴相公
- 老將
- 學仙
- 送嚴大夫之桂州
- 送李評事游越
- 題方睦上人月臺觀
- 題渭北寺上方
唐代詩詞推薦
-
- 斃驢
- 望月有所思
- 壽陽罷郡日有詩十首與追懷…兼紀瑞物物。初出淝口入淮
- 野井
- 水閣
- 和胥門閑泛
- 挽歌
- 戊辰歲湘中寄鄭谷郎中
- 題桃源僧
- 題崔駙馬宅
- 北邙行(一作白邙山)原文,北邙行(一作白邙山)翻譯,北邙行(一作白邙山)賞析,北邙行(一作白邙山)閱讀答案,出自張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