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呈夢得、子厚、致用(題藍橋驛)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 留呈夢得、子厚、致用(題藍橋驛)原文:
- 泉溜才通疑夜磬,燒煙馀暖有春泥。千層玉帳鋪松蓋,
五出銀區印虎蹄。暗落金烏山漸黑,深埋粉堠路渾迷。
心知魏闕無多地,十二瓊樓百里西。
- 留呈夢得、子厚、致用(題藍橋驛)拼音解讀:
- quán liū cái tōng yí yè qìng ,shāo yān yú nuǎn yǒu chūn ní 。qiān céng yù zhàng pù sōng gài ,
wǔ chū yín qū yìn hǔ tí 。àn luò jīn wū shān jiàn hēi ,shēn mái fěn hòu lù hún mí 。
xīn zhī wèi què wú duō dì ,shí èr qióng lóu bǎi lǐ xī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陽一帶)人。幼年喪父,家境比較貧困。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明經及第。唐憲宗元和初,應制策第一,任左拾遺,歷監察御史等職。曾因劾奏劍南東川節度使嚴礪等人的不法行為,得罪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他遭到這次打擊后,轉與宦官和權貴妥協,并通過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薦,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調任同州刺史。文宗太和時,任武昌軍節度使,死于任上,年五十三。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文學主張與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即事名篇,無復倚傍」的精神,推動了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寫過一些《樂府古題》和《新題樂府》,借用樂府的體裁,自出新意,借以「諷當時之事,以貽后代之人」。他還寫過不少古詩和律詩,其中也有諷刺現實的,稱作「古諷」、「律諷」。此外,他也還寫過不少古今體艷詩和悼亡詩,言淺情深,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成就。他的詩在當時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元稹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層統治階級的荒淫、腐朽,但深度、廣度都不及白居易。詩的風格與白居易相近,都有語淺情深的特點。
元稹的詩詞
-
- 月暗
- 畫松
- 賦得玉卮無當(韻取卮字)
- 使東川。漢江上笛
- 八月十四日夜玩月
- 何滿子歌(張湖南座為唐有態作)
- 褒城驛(軍大夫嚴秦修)
- 和樂天折劍頭
-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陰山道
- 賦得九月盡(秋字)
唐代詩詞推薦
-
- 雨后曉行獨至愚溪北池
- 春題龍門香山寺
- 酬故人還山
-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 故秘監丹陽郡公延陵包公挽歌詞
- 襄州獻盧尚書
- 題金華宮
- 鄜州進白野鵲
- 丹陽刺史挽詞三首
- 秋晚江上遣懷
- 留呈夢得、子厚、致用(題藍橋驛)原文,留呈夢得、子厚、致用(題藍橋驛)翻譯,留呈夢得、子厚、致用(題藍橋驛)賞析,留呈夢得、子厚、致用(題藍橋驛)閱讀答案,出自元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