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朝
-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原文:
-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拼音解讀:
- 【chóu lè tiān yáng zhōu chū féng xí shàng jiàn zèng 】
bā shān chǔ shuǐ qī liáng dì ,èr shí sān nián qì zhì shēn 。
huái jiù kōng yín wén dí fù ,dào xiāng fān sì làn kē rén 。
chén zhōu cè pàn qiān fān guò ,bìng shù qián tóu wàn mù chūn 。
jīn rì tīng jun1 gē yī qǔ ,zàn píng bēi jiǔ zhǎng jīng shé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巴山楚水一帶荒遠凄涼,二十三年來,我被朝廷拋棄在那里。回到家鄉后,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哼唱著向秀聞笛時寫的《思舊賦》來懷念他們,而自己也成了神話中那個爛掉了斧頭的人,已無…詳情
相關賞析
-
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罷和州刺史任返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歸洛,兩位詩人在揚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詳情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顯示自己對世事變遷和仕宦升沉的豁達襟懷,同時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至今被人引用。“樂天”,白居易的表字。“見贈”指白居易贈給作者的詩,那…詳情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禹錫于敬宗寶歷二年(826)冬,罷和州刺史后,回歸洛陽,途經揚州,與罷蘇州刺史后也回歸洛陽的白居易相會時所作。“沉舟”這一聯詩突然振起,一變前面傷感低沉的情調,尾…詳情
作者介紹
-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參預那唐朝永貞年間短命的政治改革,結果一同貶謫遠郡,頑強地生活下來,晚年回到洛陽,仍有「馬思邊草拳毛動」的豪氣。他的詩精煉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備至, 譽為「詩豪」。他在遠謫湖南、四川時,接觸到少數民族的生活,并受到當地民歌的一些影響,創作出《竹枝》、《浪淘沙》諸詞,給后世留下「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的民俗畫面。至于「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風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詞》時,曾注明「依《憶江南》曲拍為句」,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依曲填詞的最早記錄。
劉禹錫的詩詞
-
- 奉和司空裴相公中書即事通簡舊僚之作
- 酬樂天詠老見示
- 述舊賀遷寄陜虢孫常侍(南宮、左輔,兩處交代)
- 竹枝(江上春來新雨晴)
- 楊柳枝
- 歷陽書事七十韻
- 送湘陽熊判官孺登府罷歸鐘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
- 酬仆射牛相公晉國池上別后至甘棠館忽夢同游…口號見寄
- 和樂天南園試小樂
- 秋江早發
唐朝詩詞推薦
-
-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
- 章臺夜思
- 鵲踏枝(叵耐靈鵲多謾語)
- 霜月(初聞征雁已無蟬)
- 莫種樹(園中莫種樹)
- 聽箏(抽弦促柱聽秦箏)
- 舟中晚望
- 送人赴安西
- 池上雙鳧(雙棲綠池上)
- 歲晚還京臺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原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翻譯,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賞析,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閱讀答案,出自劉禹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