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上公獻壽酒
作者:白敏中 朝代:唐代
- 至日上公獻壽酒原文:
- 候曉天門辟,朝天萬國同。瑞云升觀闕,香氣映華宮。
日色臨仙籞,龍顏對昊宮。羽儀瞻百姓,獻壽侍三公。
化被君王洽,恩沾草木豐。自欣朝玉座,宴此詠皇風。
- 至日上公獻壽酒拼音解讀:
- hòu xiǎo tiān mén pì ,cháo tiān wàn guó tóng 。ruì yún shēng guān què ,xiāng qì yìng huá gōng 。
rì sè lín xiān yù ,lóng yán duì hào gōng 。yǔ yí zhān bǎi xìng ,xiàn shòu shì sān gōng 。
huà bèi jun1 wáng qià ,ēn zhān cǎo mù fēng 。zì xīn cháo yù zuò ,yàn cǐ yǒng huáng fē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白敏中
白敏中(公元792—861年8月24日),字用晦,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后遷居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唐后期宰相,著名詩人白居易從弟。白敏中少孤,承學諸兄,唐穆宗長慶(821—824年)初中進士,初由義成節度使李聽用為僚屬,入朝為右拾遺,改殿中侍御史,后出任邠寧節度副使,因政績顯著,御史中丞高元裕引薦為侍御史,轉左司員外郎。唐武宗素聞白居易大名,欲以重用,宰相李德裕上奏白居易患有腳病,力不勝任,言白敏中文詞類居易而器度見識過之。于是,命白敏中為知制誥,翰林學士。
唐宣宗即位,白敏中為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遷小書侍郎,兼刑部尚書,因與李德裕往來密切,又受其引薦,被視為李德裕黨。大中元年(847年),李德裕遭貶,白敏中為保其官爵,極力排斥詆毀李德裕,受到眾人的譴責。李德裕被貶后,白敏中歷任尚書右仆射、門下侍郎,封太原郡公,“自員外,凡五年十三遷”,真謂官運亨通,但不久就遭到崔鉉和鄭顥的排擠。離京充任地方官。歷邠寧、劍南、荊南節度使。
唐懿宗執政后,白敏中重新得到重用,被召還入朝,拜司徒、門下侍郎、平章事,恢復了宰相職位。未幾又給白敏中加官中書令。咸通初年,白敏中雖已年邁,朝廷又命為鳳翔節度使。白敏中三次謝絕,最后除東都留守,以太傅退離政界。
白敏中輔政期間,在緩和民族矛盾,加強民族關系上有著一定的貢獻。他作為鎮撫大臣,前去安諭黨項,以司空、平章事兼邠寧節度、招撫制置使。臨行時,唐宣宗親自在安福樓為他餞行,頒璽書慰勞,賜通天玉帶,以神策軍護送,允許開府命士,禮遇如同裴度平淮西。軍至寧州,諸將已破黨項及羌,白敏中征求軍士們意愿,可棄戰為農,從南山并河按置屯保,連綿千余里,又開通蕭關至靈威的交通要道,且耕且戰。白敏中徙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后,發展當地騾子軍,修復關隘,使山河完整,加強了西南邊區的防御,治蜀5年,因勞加兼太子太師。咸通二年(861年),西南蠻族侵擾,唐懿宗派人挾扶白敏中上殿,一同計議。
白敏中一生身居要職,在處理民族關系和恢復、發展邊地經濟作出一定貢獻,后由于足疾自請退出。只是誣陷李德裕一事,給自己的聲望造成一個陰影。
白敏中的詩詞
-
- 至日上公獻壽酒
- 賀收復秦原諸州
- 賀收復秦原諸州詩
- 至日上公獻壽酒
唐代詩詞推薦
-
- 望兜率寺
- 游西林寺
- 別蘄春王判官
- 寄永樂殷堯藩明府
- 善卷壇
- 雨后秋涼
- 六朝門。朱異
- 假山
- 荊門上張丞相
- 玄都觀
- 至日上公獻壽酒原文,至日上公獻壽酒翻譯,至日上公獻壽酒賞析,至日上公獻壽酒閱讀答案,出自白敏中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