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原文:
-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歘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拼音解讀:
-
wán kù bú è sǐ ,rú guàn duō wù shēn 。
zhàng rén shì jìng tīng ,jiàn zǐ qǐng jù chén :
fǔ xī shǎo nián rì ,zǎo chōng guān guó bīn 。
dú shū pò wàn juàn ,xià bǐ rú yǒu shén 。
fù liào yáng xióng dí ,shī kàn zǐ jiàn qīn 。
lǐ yōng qiú shí miàn ,wáng hàn yuàn bo lín 。
zì wèi pō tǐng chū ,lì dēng yào lù jīn 。
zhì jun1 yáo shùn shàng ,zài shǐ fēng sú chún 。
cǐ yì jìng xiāo tiáo ,háng gē fēi yǐn lún 。
qí lǘ shí sān zǎi ,lǚ shí jīng huá chūn 。
cháo kòu fù ér mén ,mù suí féi mǎ chén 。
cán bēi yǔ lěng zhì ,dào chù qián bēi xīn 。
zhǔ shàng qǐng jiàn zhēng ,xū rán yù qiú shēn 。
qīng míng què chuí chì ,cèng dēng wú zòng lín 。
shèn kuì zhàng rén hòu ,shèn zhī zhàng rén zhēn 。
měi yú bǎi liáo shàng ,wěi sòng jiā jù xīn 。
qiè xiào gòng gōng xǐ ,nán gān yuán xiàn pín 。
yān néng xīn yàng yàng ?zhī shì zǒu qūn qūn 。
jīn yù dōng rù hǎi ,jí jiāng xī qù qín 。
shàng lián zhōng nán shān ,huí shǒu qīng wèi bīn 。
cháng nǐ bào yī fàn ,kuàng huái cí dà chén 。
bái ōu méi hào dàng ,wàn lǐ shuí néng xù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富家的子弟不會餓死,清寒的讀書人大多貽誤自身。韋大人你可以靜靜地細聽,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陳。我在少年時候,早就充當參觀王都的來賓。先后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詳情
相關賞析
-
此詩作于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寶七載),時杜甫37歲,居長安。韋左丞指韋濟,時任尚書省左丞。他很賞識杜甫的詩,并曾表示過關懷。公元747年(天寶六載),唐玄宗下詔天下有一技之長的人…詳情
在杜甫困守長安十年時期所寫下的求人援引的詩篇中,要數這一首是最好的了。這類社交性的詩,帶有明顯的急功求利的企圖。常人寫來,不是曲意討好對方,就是有意貶低自己,容易露出阿諛奉承、俯首…詳情
作者介紹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唐玄宗天寶五年(746),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發,此時杜甫正在奉先(今陜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屬安頓在鄜州羌村(今陜西富縣境),只身投奔在靈武(今甘肅省)即位的肅宗。途中被叛軍所俘,押到淪陷后的長安,這期間他親眼目睹了叛軍殺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難。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險逃到肅宗臨時駐地鳳翔(今陜西省鳳翔縣),授官左拾遺。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自此他對現實政治十分失望,拋棄官職,舉家西行,幾經輾轉,最后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后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嚴武死后,他離開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節縣)。兩年后,離夔州到江陵、衡陽一帶輾轉流離。唐太宗大歷五年(770),詩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他的詩在藝術上以豐富多采著稱,時而雄渾奔放,時而沉郁悲涼,或辭藻瑰麗,或平易質樸。他擅長律詩,又是新樂府詩體的開創者。他的詩聲律和諧,選字精煉,「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嚴謹創作態度的真實寫照。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詩圣」之稱。他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杜甫的詩詞
-
- 題鄭十八著作虔
- 舍弟占歸草堂檢校聊示此詩
- 悲秋
- 潼關吏
- 夜二首
- 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
- 白絲行
- 更題
-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 送靈州李判官
唐朝詩詞推薦
-
- 賣炭翁
- 早雁
- 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
- 芳草渡(梧桐落)
- 浪淘沙(洛水橋邊春日斜)
- 感遇·蘭葉春葳蕤(感遇十二首)
- 同題仙游觀(仙臺初見五城樓)
- 宿贊公房
- 風
- 上汝州郡樓
-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原文,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翻譯,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賞析,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閱讀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