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
作者:周敦頤 朝代:宋朝
- 愛蓮說原文:
-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盛愛 一作:甚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愛蓮說拼音解讀:
- shuǐ lù cǎo mù zhī huā ,kě ài zhě shèn fān 。jìn táo yuān míng dú ài jú 。zì lǐ táng lái ,shì rén shèng ài mǔ dān 。yǔ dú ài lián zhī chū yū ní ér bú rǎn ,zhuó qīng lián ér bú yāo ,zhōng tōng wài zhí ,bú màn bú zhī ,xiāng yuǎn yì qīng ,tíng tíng jìng zhí ,kě yuǎn guān ér bú kě xiè wán yān 。(shèng ài yī zuò :shèn ài )
yǔ wèi jú ,huā zhī yǐn yì zhě yě ;mǔ dān ,huā zhī fù guì zhě yě ;lián ,huā zhī jun1 zǐ zhě yě 。yī !jú zhī ài ,táo hòu xiān yǒu wén 。lián zhī ài ,tóng yǔ zhě hé rén ?mǔ dān zhī ài ,yí hū zhòng yǐ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詳情
生字予(yú) 濯(zhuó) 漣(lián) 蔓(màn) 褻(xiè) 鮮(xiǎn) 蕃(fán)作品斷句水陸草木…詳情
相關賞析
-
“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文體,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種現象來抒發作者的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波瀾起伏,篇幅一般長短不定,跟現代雜文頗為相似。它可以直接說明事物,闡述事理…詳情
在寫法上,《愛蓮說》具有“說”這一文體的共同特點,即托物言志。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詳情
作者介紹
- 周敦頤
周敦頤(1017.5.5~1073),字茂叔,號濂溪,漢族,宋營道樓田堡(今湖南道縣)人。北宋著名哲學家,是學術界公認的理學派開山鼻祖。“兩漢而下,儒學幾至大壞。千有余載,至宋中葉,周敦頤出于舂陵,乃得圣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學傳》將周子創立理學學派提高到了極高的地位。其父周輔成(亦名懷成)于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因六舉以上特奏名賜進士出身,曾為賀州桂嶺縣(今廣西賀縣)知縣,后贈諫議大夫。北宋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時任桂嶺縣令的周輔成的兒子周敦頤降生在當時的桂嶺縣縣衙。周敦頤自幼“信古好義,以名節砥礪”,青少年時期在桂嶺讀書求學,然后在桂嶺循級應科舉考試而直取進士。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周敦頤14歲,其父病逝。周敦頤著有《周子全書》行世。周敦頤曾在蓮花峰下開設濂溪書院,世稱濂溪先生,濂溪書院是他講學的講壇,他的學說對以后理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周敦頤是把世界本源當做哲學問題進行系統討論的鼻祖。
周敦頤的詩詞
-
- 愛蓮說
- 愛蓮說
宋朝詩詞推薦
-
- 塞上
- 賀新郎·夏景
- 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
- 清平樂(波紋碧皺)
- 水龍吟(素肌應怯余寒)
- 浣溪沙(浦口蓮香夜不收)
- 如夢令(池上春歸何處)
- 一絡索·送蜀守蔣龍圖
- 送張寺丞覲知富順監
- 水調歌頭·和馬叔度游月波樓
- 愛蓮說原文,愛蓮說翻譯,愛蓮說賞析,愛蓮說閱讀答案,出自周敦頤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