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懷舊
作者:范仲淹 朝代:宋代
- 蘇幕遮·懷舊原文:
-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 蘇幕遮·懷舊拼音解讀:
- bì yún tiān ,huáng yè dì 。qiū sè lián bō ,bō shàng hán yān cuì 。
shān yìng xié yáng tiān jiē shuǐ 。fāng cǎo wú qíng ,gèng zài xié yáng wài 。
àn xiāng hún ,zhuī lǚ sī 。yè yè chú fēi ,hǎo mèng liú rén shuì 。
míng yuè lóu gāo xiū dú yǐ 。jiǔ rù chóu cháng ,huà zuò xiàng sī lèi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相關(guān)翻譯
-
相關(guān)賞析
-
作者介紹
-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jìn)士,授廣德軍司理參軍。仁宗時,累遷吏部員外郎,權(quán)知開封府。康定元年(1040)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與韓琦并為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加強(qiáng)對西夏的防御。慶歷三年(1043)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上《答手詔條陳十事》、《再進(jìn)前所陳十事》,要求在原有法度的范圍內(nèi),作一些改革,因遭到反對,主持「慶歷新政」,次年出為河?xùn)|陜西宣撫使,歷知鄧州、杭州。皇祐四年,徙知穎州,卒于途中,年六十四。謚文正,世稱范文正公。富弼為撰墓志銘(《范文正公集褒賢集》),歐陽修為撰神道碑(《歐陽文忠公集》卷二○)。《宋史》、《東都事略》有傳。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別集》四卷,《奏議》二卷,《尺牘》三卷。《彊村叢書》收《范文正公詩馀》一卷,《全宋詞》據(jù)《中吳紀(jì)聞》卷五補輯一首。魏泰《東軒筆錄》謂仲淹守邊日,作《漁家傲》數(shù)闋,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頗述邊鎮(zhèn)之勞苦,今只存「衡陽雁去」一首。范仲淹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成就亦杰然可觀。他重視文章的風(fēng)化作用,提倡復(fù)古。散文《岳陽樓記》為千古名篇,抒寫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理想,文中雜以駢句,語言參差和諧,立意高遠(yuǎn),寫景壯麗,為歷代廣為傳誦。同時擅長詞賦,流傳下來的詞只有6首,但意境開闊,沉郁蒼涼,突破了唐末五代詞的綺靡風(fēng)氣,為豪放詞派的先聲。
范仲淹的詩詞
-
- 定風(fēng)波(自前二府鎮(zhèn)穰下營百花洲親制)
- 蘇幕遮·懷舊
- 蘇幕遮·懷舊
- 御街行·秋日懷舊
-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 嚴(yán)先生祠堂記
- 岳陽樓記
- 漁家傲·秋思
- 出守桐廬道中
- 漁家傲
宋代詩詞推薦
-
- 南歌子(譙園作)
- 清平樂(閨情)
- 滿江紅(木芙容)
- 沁園春(壽)
- 水龍吟(和吳憲韻,且堅郁孤同游之約)
- 壺中天(為兄風(fēng)云水月主人壽)
- 臨江仙·記得金鑾同唱第
- 菩薩蠻(餞太夫人之南豐)
- 歸朝歡(別憶)
- 水龍吟(和何逢原見壽)
- 蘇幕遮·懷舊原文,蘇幕遮·懷舊翻譯,蘇幕遮·懷舊賞析,蘇幕遮·懷舊閱讀答案,出自范仲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