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陽羨總部競渡)
作者:陳克 朝代:宋代
- 鷓鴣天(陽羨總部競渡)原文:
- 柳外東風不滿旗。青裾白面出疏籬。日煞來打鼓儂吹笛,催送兒郎踏浪飛。
傾兩耳,斗雙螭。家家春酒瀉尖泥。儂今已是滄浪客,莫向尊前唱教池。
- 鷓鴣天(陽羨總部競渡)拼音解讀:
- liǔ wài dōng fēng bú mǎn qí 。qīng jū bái miàn chū shū lí 。rì shà lái dǎ gǔ nóng chuī dí ,cuī sòng ér láng tà làng fēi 。
qīng liǎng ěr ,dòu shuāng chī 。jiā jiā chūn jiǔ xiè jiān ní 。nóng jīn yǐ shì cāng làng kè ,mò xiàng zūn qián chàng jiāo chí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陳克
陳克(1081—1137)北宋末南宋初詞人。字子高,自號赤城居士。臨海(今屬浙江)人。少時隨父宦學四方,后僑居金陵(今江蘇南京)。紹興七年(1137),呂祉節制淮西抗金軍馬,薦為幕府參謀,他欣然響應,留其家于后方,以單騎從軍。曾與吳若共著《東南防守便利》3卷,其大略謂“立國東南,當聯絡淮甸荊蜀之勢”(《四庫全書總目》)。
其出身于書香門第,父親陳貽序和伯父陳貽范均進士及第,并都擔任過州縣官。他們不但文學造詣很高,而且陳貽范還是著名的藏書家。陳克自幼受家庭熏陶,才學日益長進,詩、詞、文無不精通。他早年的詩,文辭優美,風格近溫庭筠和李商隱,在“宋詩中另為一格”。他的詞寫得更好,佳作多多。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稱其“詞格高麗,晏(殊)周(邦彥)流亞”。清李慈銘在所著《越縵堂讀書記》一書中,論贊其詞“在北宋諸家中,可與永叔(歐陽修)、子野(張先)抗衡一代,雖所傳不多,吾浙稱此事者,莫之先矣”。
陳克親歷兩宋之交的戰亂,其詞對時世有所反應。如〔臨江仙〕寫身世之感,觸及“胡塵直到江城”的嚴酷現實,〔虞美人〕寫祈雨,注意到農村“日夜歌聲苦”的悲慘之狀。這類作品在他的集子里很少見。他的詞主要還是承"花間"和北宋的婉麗之風,以描寫粉融香潤的生活和閑適之情見長。如〔菩薩蠻〕:“赤闌橋盡香街直,籠街細柳嬌無力。金碧上青空,花晴簾影紅。黃衫飛白馬,日日青樓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塵。”又如另一首寫閑情的〔菩薩蠻〕“綠蕪墻繞青苔院”以“烘簾自在垂”和“綠窗春睡輕”的恬淡境界受到歷代詞話家的稱譽。清人陳廷焯說:"陳子高詞婉雅閑麗,暗合溫、韋之旨,晁無咎、毛澤民、萬俟雅言等遠不逮也。"(《白雨齋詞話》)說陳克高于晁、毛等人未必公允,但“婉雅閑麗”和“合溫韋之旨”二語倒是準確地道出了他的歌詞創作的主導風格與繼承關系。
《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著錄陳克《天臺集》10卷。又單行《赤城詞》1卷,曾刊入長沙書肆《百家詞》。今均不傳。朱孝臧《□村叢書》所收《赤城詞》1卷,系據林無垢校補舊鈔本。趙萬里復據他書共輯得41首,附錄1首,刊入《校輯宋金元人詞》。《全宋詞》增輯至51首。《全宋詞補輯》又補輯陳克詞4首。陳克亦能詩,詩集已佚,部分作品僅見于《宋詩紀事》等書中,存詞51首。
陳克的詩詞
-
- 謁金門·柳絲碧
- 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 清平樂(懷人)
- 鷓鴣天(陽羨總部競渡)
- 臨江山(秋夜懷人)
- 浣溪沙(陽羨上元)
- 菩薩蠻(赤欄橋盡香街直)
- 菩薩蠻·綠蕪墻繞青苔院
- 謁金門·花滿院
- 虞美人(張宰祈雨有感)
宋代詩詞推薦
-
- 清平樂(初夏舞宴)
- 減字木蘭花(厲萬頃生日,時久旱得雨)
- 感皇恩(和才仲西山子)
- 八六子·掃芳林
- 點絳唇(留博山寺,聞光風主人微恙而歸,時春漲斷橋)
- 水調歌頭(再用前韻為生日詞)
- 阮郎歸(以紅酒為馬倅壽)
- 清平樂(題墨仙雙清圖)
- 念奴嬌(次韻弟B54B)
- 解仙佩
- 鷓鴣天(陽羨總部競渡)原文,鷓鴣天(陽羨總部競渡)翻譯,鷓鴣天(陽羨總部競渡)賞析,鷓鴣天(陽羨總部競渡)閱讀答案,出自陳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