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二首)
作者:顧貞觀 朝代:清代- 金縷曲(二首)原文:
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
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季子平安否?
便歸來,平生萬事,哪堪回首?
行路悠悠誰慰藉?
母老家貧子幼。
記不起,從前杯酒。
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云手。
冰與雪,周旋久!
淚痕莫滴牛衣透,數(shù)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彀?
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
只絕塞,苦寒難受。
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腳終相救。
置此札,君懷袖。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
宿昔齊名非忝竊,試看杜陵消瘦。
曾不減,夜郎僝僽。
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凄涼否?
千萬恨,為君剖。
兄生辛未我丁丑,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
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但愿得,河清人壽。
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后。
言不盡,觀頓首。- 金縷曲(二首)拼音解讀:
-
jì wú hàn chá níng gǔ tǎ ,yǐ cí dài shū 。
bǐng chén dōng ,yù jīng shī qiān fó sì ,bīng xuě zhōng zuò 。jì zǐ píng ān fǒu ?
biàn guī lái ,píng shēng wàn shì ,nǎ kān huí shǒu ?
háng lù yōu yōu shuí wèi jiè ?
mǔ lǎo jiā pín zǐ yòu 。
jì bú qǐ ,cóng qián bēi jiǔ 。
chī mèi bó rén yīng jiàn guàn ,zǒng shū tā ,fù yǔ fān yún shǒu 。
bīng yǔ xuě ,zhōu xuán jiǔ !
lèi hén mò dī niú yī tòu ,shù tiān yá ,yī rán gǔ ròu ,jǐ jiā néng gòu ?
bǐ sì hóng yán duō mìng báo ,gèng bú rú jīn hái yǒu 。
zhī jué sāi ,kǔ hán nán shòu 。
niàn zǎi bāo xū chéng yī nuò ,pàn wū tóu mǎ jiǎo zhōng xiàng jiù 。
zhì cǐ zhá ,jun1 huái xiù 。wǒ yì piāo líng jiǔ ,shí nián lái ,shēn ēn fù jìn ,sǐ shēng shī yǒu 。
xiǔ xī qí míng fēi tiǎn qiè ,shì kàn dù líng xiāo shòu 。
céng bú jiǎn ,yè láng zhuàn zhōu 。
báo mìng zhǎng cí zhī jǐ bié ,wèn rén shēng ,dào cǐ qī liáng fǒu ?
qiān wàn hèn ,wéi jun1 pōu 。
xiōng shēng xīn wèi wǒ dīng chǒu ,gòng xiē shí ,bīng shuāng cuī shé ,zǎo shuāi pú liǔ 。
cí fù cóng jīn xū shǎo zuò ,liú qǔ xīn hún xiàng shǒu 。
dàn yuàn dé ,hé qīng rén shòu 。
guī rì jí fān háng shù gǎo ,bǎ kōng míng liào lǐ chuán shēn hòu 。
yán bú jìn ,guān dùn shǒu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 顧貞觀
顧貞觀(1637-1714),字華峰,亦作華封,又字遠平,號梁汾,初名華文。生于明崇禎十年丁丑,卒于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江蘇無錫人。貞觀的曾祖顧憲成是晚明東林黨人的領袖,顧氏家族是無錫之邑的名門望族,有著極好的文化傳統(tǒng),同時又具有高風亮節(jié)的門風。貞觀稟性聰穎,少年時代即參加了由吳江名士吳兆騫兄弟主盟的「慎交社」,于社內(nèi)斬露出過人的才華,與聲望甚隆的吳兆騫齊名并結為生死之交。后又與同鄉(xiāng)數(shù)人結「云門社」于家鄉(xiāng)無錫惠山,會聚了姜宸英、汪琬、湯斌等江南諸多名士,在吳中影響甚大。大約在順治末年,貞觀辭親遠游,到達京師,康熙元年(1662)以「落葉滿天聲似雨,關卿何事不成眠」之句而受知于尚書龔鼎孳和大學士魏裔介,得其引薦而任內(nèi)閣中書舍人。三年(1664)七月,蒙天子如見。五年(1666)以南籍應順天府鄉(xiāng)試中舉,名列第二,稱順天南元。后掌國史館典籍。康熙十五年(1676)與權相明珠之子納蘭性德相識,成為交契篤深的摯友。二人曾合力營救以「丁酉科場案」而蒙冤被遺戍寧古塔的好友吳兆騫,轟動大江南北。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十四年(1685),兆騫、性德先后病故,令貞觀悲痛不已,在性德逝世的第二年即回歸故里,在家鄉(xiāng)無錫的惠山腳下、祖祠之旁修建了三楹書屋,名之為「積書巖」。從此避世隱逸,心無旁鶩,日夜擁讀,一改風流倜儻、熱衷交游的生活。康熙五十三年(1714),貞觀卒于故里。臨終前將平生之詩選出四十首,授門人杜詔謀刻問梓。自稱此作皆「味在酸咸外者」。故其著述雖豐而存詩不多。所著有《纑塘集》、《彈指詞》,編有《唐五代詞刪》、《宋詞刪》,又有與納蘭性德合編《今(一作近)詞初集》。其中《彈指詞》「聲傳海外,與陳維崧、朱彝尊稱詞家三絕云」(《清史列傳·文苑傳》);他又與清初著名詞人納蘭性德齊名,舉凡清史、文學史、詞史無不將二人相提并論,被視為風格近似、主張相同的詞壇雙璧。貞觀、性德作詞主張「舒寫性靈」,其詞極情之至、質樸自然、雄于學養(yǎng)而又能創(chuàng)新出變,秦賡彤在《彈指詞·序》中說:「先司寇題語有云:『本朝詞家,以彈指為最。』竊展卷誦之,驚為自古詞家所未有,蓋唐宋以來詞格,凡幾變矣,先生之詞,窮其變而會通,而極其至。神明變化,開前人未開之境,洵乎為一代之詞宗,而嘆先司寇公評騭之當也。」
-
- 金縷曲(二首)
- 翦湘云(瘦卻勝煙)
- 定風波(只覺微詞分外尖)
- 南鄉(xiāng)子(春事悔蹉跎)
- 愁倚闌令(云冪冪)
- 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 金縷曲詞二首
- 清平樂(煙光上了)
- 菩薩蠻·山城夜半催金柝
- 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
- 西橋柳色
- 秦淮雜詩二十首·其一
- 臨頓兒
- 湖上雜詩(二十首選一)
- 渡江·大江駭浪限
- 詠賀蘭山
- 曉入郡城
- 青玉案·絲絲香篆濃于霧
-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
- 梅村
- 金縷曲(二首)原文,金縷曲(二首)翻譯,金縷曲(二首)賞析,金縷曲(二首)閱讀答案,出自顧貞觀的作品
相關翻譯
相關賞析
作者介紹
顧貞觀的詩詞
清代詩詞推薦
詩詞類別
- 「辭賦精選」
顧貞觀的詩詞
- 《金縷曲(二首)》
- 《翦湘云(瘦卻勝煙)》
- 《定風波(只覺微詞分外尖)》
- 《南鄉(xiāng)子(春事悔蹉跎)》
- 《愁倚闌令(云冪冪)》
- 《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 《金縷曲詞二首》
- 《清平樂(煙光上了)》
- 《菩薩蠻·山城夜半催金柝》
- 《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古文典籍
- 「詩經(jīng)」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jīng)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jīng)」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jīng)」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guī)」
- 「金剛經(jīng)」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jīng)」
- 「戰(zhàn)國策」
- 「地藏經(jīng)」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jīng)」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xù)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jīng)」
- 「四十二章經(jīng)」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黃帝四經(jīng)」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nóng)桑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