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作者:蘇軾 朝代:宋朝
-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原文:
-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拼音解讀:
- dōng fēng wèi kěn rù dōng mén ,zǒu mǎ hái xún qù suì cūn 。
rén sì qiū hóng lái yǒu xìn ,shì rú chūn mèng le wú hén 。
jiāng chéng bái jiǔ sān bēi yàn ,yě lǎo cāng yán yī xiào wēn 。
yǐ yuē nián nián wéi cǐ huì ,gù rén bú yòng fù 《zhāo hú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這首詩出自蘇軾詩集卷十二1079年元豐二年己未蘇軾四十四歲由于他一直對當時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反對態度在一些詩文中又對新法及因新法而顯赫的新進作了譏刺于是政敵便彈劾他作為詩文訕謗朝政及中外臣僚無所畏憚八月十八日蘇軾在湖州被捕押至汴京在御史臺獄中關押四個月后獲釋這年十二月蘇軾被貶為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在州中安置不得簽署公文他于第二年二月一日到達黃州寓定惠院五月二十九日家人也遷到黃州于是遷居臨皋亭1081年元豐四年正月二十日往岐亭訪陳慥潘丙古耕道郭遘將他送至女王城東禪院1082年元豐五年蘇軾四十七歲他于這一年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人出城尋春為一年前的同一天在女王城所作的詩寫下和詩…詳情
春天的東風還不肯吹進東面的城門我和你們二人已經騎著馬出城去尋找去年我們游玩過的村落了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樣來去都會有音信痕跡可尋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場大夢一樣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讓我們去江城邊上的酒館喝上三杯酒家自釀的好酒吧這里的民風淳樸鄉間的老人會用飽經滄桑的臉孔上溫暖的笑容來歡迎你的我們已經約定了每年春季的時候都要出東門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們啊你們就不必因為此事擔心掛念了…詳情
相關賞析
-
組詩其一說春來空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間昨夜東風吹石裂半隨飛雪度關山其二說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這兩首詩都在借半隨飛雪度關山的梅花形象流露一股淡淡的哀怨凄涼之感到黃州次年即1081年元豐四年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以此為題作七律一首末兩句說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正是指一年前來黃州途中過麻城五關作梅花詩時的情景再過一年即1082年元豐五年的正月二十日又寫了這首詩頗有樂在此間的味道六年正月二十日復出東門仍用前韻又寫了一首類似的詩上面這些詩表現了詩人身處逆境而能超然曠達并最終執著于現實人生的精神境界這和他從海南赦歸時所說的九死南荒吾不很茲游奇絕冠平生屬同一氣質正是蘇軾的高不可及處…詳情
這首詩《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瀟灑清新涉筆成趣教人很難想象是詩人蒙冤被貶兩年后寫的?!?a href="http://m.pinswag.com/wenzhang/17195.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詳情
作者介紹
- 蘇軾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養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于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嘉祐二年(1057)參加禮部考試,中第二名。仁宗殿試時,與其弟蘇轍同科進士及第。因母喪回蜀。嘉祐六年(1061)經歐陽修推薦,應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任期滿后值父喪歸里。熙寧二年(1069)還朝任職,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時期。他強調改革吏治,反對驟變。認為「慎重則必成,輕發則多敗。」因意見未被采納,請求外調,從熙寧四年(1071)起,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每到一處,多有政績。元豐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蘇軾詩句深文周納,羅織罪名,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入獄。5個月后被貶黃州為團練副使。元豐八年(1094)哲宗立,任用司馬光,廢除新法。蘇軾調回京都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職,由于與當政者政見不合,再次請調外任。先后任杭州、潁州、揚州知州。后遷禮部兼端明殿、翰林待讀兩學士。紹圣元年(1094)哲宗親政后,蘇軾又被一貶再貶,由英州、惠州,一直遠放到儋州(今海南儋縣)。直到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才遇赦北歸。死于常州。宋孝宗時追謚文忠。蘇軾政治上幾經挫折,始終對人生和美好事物有著執著的追求。他的思想主體是儒家思想,又吸收釋老思想中與儒家相通的部分,保持達觀的處世態度。文學主張與歐陽修相近。要求有意而言,文以致用。重視文學的藝術價值。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創作以詩歌為多,計)2700余首,題材豐富多樣。詩中表現了對國家命運和人民疾苦的關切,特別是對農民的同情。如《荔枝嘆》、《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五禽言》、《吳中田婦嘆》等。描寫自然景物的詩寫得精警有新意,耐人尋味。如《有美堂暴雨》、《題西林壁》等。詩歌還反映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畫面,無事不可入詩。寫物傳神,奔放靈動,觸處生春,極富情韻,成一代之大觀。散文成就很高,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談史議政的文章氣勢磅礴,善于騰挪變化。敘事記游的散文既充滿詩情畫意,又深含理趣?!断灿晖び洝?、《石鐘山記》、前后《赤壁賦》是其代表作品。詞作多達三百四五十首,突破了相思離別、男歡女愛的藩籬,反映社會現實生活,抒寫報國愛民的情懷。「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包括對農民生活的表現。詞風大多雄健激昂,頓挫排宕。語言和音律上亦有創新?!钢赋鱿蛏弦宦罚绿煜露俊?。在詞的發展史上開創了豪放詞派。代表作品有《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等。愛情詞、詠物詞均有佳作,表現出多樣化的藝術風格。傳世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蘇軾的詩詞
-
- 浣溪沙(席上贈楚守田待制小鬟)
- 永遇樂
- 西江月(詠梅)
- 石鐘山記
- 西江月(照野彌彌淺浪)
- 送賈訥倅眉
- 減字木蘭花·送東武令趙昶失官歸海州
- 行香子·秋與
- 蝶戀花·暮春別李公擇
- 江神子
宋朝詩詞推薦
-
- 賀新郎(萬事佯休去)
- 玉樓春(洛陽正值芳菲節)
- 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
- 念奴嬌(鬧紅一舸)
- 晚泊岳陽(臥聞岳陽城里鐘)
- 詠鸚鵡
- 玉蝴蝶·晚雨未摧宮樹
- 雪梅(有梅無雪不精神)
- 水調歌頭(秋色漸將晚)
- 訴衷情(長因蕙草記羅裙)
-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原文,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翻譯,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賞析,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閱讀答案,出自蘇軾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