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 古意 / 獨不見
作者:沈佺期 朝代:唐朝
- 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 古意 / 獨不見原文:
-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 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 古意 / 獨不見拼音解讀:
-
lú jiā shǎo fù yù jīn táng ,hǎi yàn shuāng qī dài mào liáng 。
jiǔ yuè hán zhēn cuī mù yè ,shí nián zhēng shù yì liáo yáng 。
bái láng hé běi yīn shū duàn ,dān fèng chéng nán qiū yè zhǎng 。
shuí wèi hán chóu dú bú jiàn ,gèng jiāo míng yuè zhào liú huá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盧家年輕的主婦,居住在以郁金香浸灑和泥涂壁的華美的屋宇之內,海燕飛來,成對成雙地棲息于華麗的屋梁之上。九月里,寒風過后,在急切的搗衣聲中,樹葉紛紛下落,丈夫遠征遼陽已逾十載,令…詳情
相關賞析
-
此詩題一作“古意呈喬補闕知之”,又作“古意呈補闕喬知之”,疑為副題。喬補闕為喬知之,萬歲通天(武則天年號,696—697)年間任右補闕,此詩當作于此時。…詳情
這首七律,是借用了樂府古題“獨不見”。郭茂倩《樂府詩集》解題云:“獨不見,傷思而不得見也。”此詩的主人公是一位長安少婦,她所“思而不得見”的是征戍遼陽十年不歸的丈夫。詩人以委婉纏綿…詳情
全詩從多側面塑造出一位空閣獨居的少婦形象.詩一上來就運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寫"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以玳瑁裝飾的畫梁上雙棲海燕的親昵自得來反襯深居郁金堂…詳情
作者介紹
- 沈佺期
沈佺期,生卒年不詳,字云卿,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人。上元二年進士,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貪污及諂附張易之,被流放歡州。他與宋之問齊名,號稱「沈宋」。他們的詩作大都是歌舞升平的應制詩。主要成就是總結了六朝以來聲律方面的創作經驗,完善了律詩形式,使之趨于成熟。有《沈佺期集》。
沈佺期的詩詞
-
- 霹靂引
- 獨不見(盧家少婦郁金香)
- 酬楊給事兼見贈臺中
- 酬蘇員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見贈
- 梅花落(一作宋之問詩)
- 陪幸太平公主南莊詩(一作蘇颋詩)
- 和元舍人萬頃臨池玩月戲為新體
- 雜詩三首(一本連前春閨作雜詩四首)
- 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 古意 / 獨不見
- 傷王學士
唐朝詩詞推薦
-
- 山居示靈澈上人
- 憶江南(今日相逢花未發)
- 再過金陵
- 燕昭王
- 求友
- 放魚(早覓為龍去)
- 冬至夜
- 感遇(蘭葉春葳蕤)
- 送范山人歸太山
- 萬山潭作(垂釣坐盤石)
- 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 古意 / 獨不見原文,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 古意 / 獨不見翻譯,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 古意 / 獨不見賞析,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 古意 / 獨不見閱讀答案,出自沈佺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