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
作者:柳永 朝代:宋朝
-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原文:
- 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櫳。因驚路遠人還遠,縱得心同寢未同。
情脈脈,意忡忡。碧云歸去認無蹤。只應會向前生里,愛把鴛鴦兩處籠。
-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拼音解讀:
- chuī pò cán yān rù yè fēng 。yī xuān míng yuè shàng lián lóng 。yīn jīng lù yuǎn rén hái yuǎn ,zòng dé xīn tóng qǐn wèi tóng 。
qíng mò mò ,yì chōng chōng 。bì yún guī qù rèn wú zōng 。zhī yīng huì xiàng qián shēng lǐ ,ài bǎ yuān yāng liǎng chù ló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夜幕降臨,倏忽間清風吹散了薄煙,在窗欞竹簾之外,漸漸升起了一輪明月。因畏路途杳杳更憂人心未合,即使能結同心,恐不能同處一地。情義綿綿,思緒翩翩。剪不斷,理還亂。云兒啊,再回去只…詳情
相關賞析
-
51歲時,柳永終于及第,去過福建,留有《煮海歌》,對當時煮鹽為生的民眾給予了深切的同情。短短兩年仕途,他的名姓就載入了《海內名宦錄》中,足可見其在經綸事物上的天賦??上в捎谛愿裨颉?a href="http://m.pinswag.com/wenzhang/12167.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詳情
詞精粹警拔,甘之如飴。上片四句,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寫景清冷空寂,抒情韻悠意遠?!奥愤h人還遠”前冠“因驚”,遂得精警拔俗之妙。所謂“人還遠”,即人更遠也,即心遠也。與歐陽修“平…詳情
作者介紹
-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稱「柳」,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學名,父柳宜,曾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費縣令,官終工部侍郎。永少時流連于汴京,在秦樓楚館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歷荊湖、吳越。景祐元年(1034)登進士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馀杭令、定海曉峰鹽場監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終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潤州(今江蘇鎮江)。身后很凄涼,由歌女們聚資營葬?!端问贰窡o傳,事跡散見筆記、方志。善為詩文,「皆不傳于世,獨以樂章膾灸人口」(《清波雜志》卷八)。所著《樂章集》凡一百五十馀曲。其詞自成一派,世稱「屯田蹊徑」、「柳氏家法」。《避暑錄話》卷三記西夏歸朝官語:「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可見柳詞影響之大。其詞對后世詞家及金元戲曲、明清小說有重大影響。詞集名《樂章詞》,主要內容描寫歌妓舞女的生活和思想,抒發自己的不平和牢騷以及羈旅行役之苦、離別懷人之情。都市的風物之美、社會的富庶在詞中也得到突出的表現。如描寫杭州風光的《望海潮》,相傳金主完顏亮讀到「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怪?,「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乖跒楦枧畟儗懽鞯脑~篇中,表現了對她們的同情,唱出了她們的心聲。在這類詞中,也有一些庸俗的內容和頹廢的情調。藝術成就最高的是羈旅行役之作。《雨霖鈴》、《八聲甘州》是這方面的代表作,融情入景,有點有染,感人至深。同時,賦予身世之嘆和濃重的傷感情調,為人們千古傳誦。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在詞的發展史上有著突出的貢獻。首先,他始衍慢詞。運用鋪敘、渲染等手法,擴大了詞的容量。其次,以俚語、俗語入詞,呈現口語化的特色。同時,在藝術上運用傳統的情景交融、點染等手法,又善于化用前人詩句入詞,使詞作韻味雋永、深婉含蓄。由于在題材和藝術上都有創新,所以流傳很廣。甚至連西夏也「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有《樂章集》傳世,存詞210多首,按宮調編次,共16個宮調150個詞調,這說明柳永的作品不僅是詞集而且是可以入樂演唱的唱本,故名《樂章集》。
柳永的詩詞
-
- 采蓮令·月華收
- 少年游(十之三·林鐘商)
- 河傳(二之二·仙呂調)
- 女冠子(大石調)
- 夜半樂·凍云黯淡天氣
- 金蕉葉(厭厭夜飲平陽第)
- 玉樓春(五之三·大石調)
- 憶帝京(薄衾小枕涼天氣)
- 秋夜月·當初聚散
- 陽臺路(林鐘商)
宋朝詩詞推薦
-
-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云樓
- 念奴嬌·宜雨亭詠千葉海棠
- 氐州第一(波落寒?。?/a>
- 塞上(鳴鶻直上一千尺)
- 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縷
- 石州引·薄雨初寒
- 念奴嬌(云峰橫起)
- 踏莎行·萱草欄干
- 惜余春·急雨收春
- 三槐堂銘
-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原文,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翻譯,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賞析,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閱讀答案,出自柳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