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五丈原 / 經(jīng)五丈原
作者:溫庭筠 朝代:唐朝
- 過五丈原 / 經(jīng)五丈原原文:
-
鐵馬云雕久絕塵,柳營高壓漢營春。
天清殺氣屯關(guān)右,夜半妖星照渭濱。
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
- 過五丈原 / 經(jīng)五丈原拼音解讀:
-
tiě mǎ yún diāo jiǔ jué chén ,liǔ yíng gāo yā hàn yíng chūn 。
tiān qīng shā qì tún guān yòu ,yè bàn yāo xīng zhào wèi bīn 。
xià guó wò lóng kōng wù zhǔ ,zhōng yuán zhú lù bú yóu rén 。
xiàng chuáng jǐn zhàng wú yán yǔ ,cóng cǐ qiáo zhōu shì lǎo ché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相關(guān)翻譯
-
云旗飄戰(zhàn)馬嘶塵頭滾滾,大軍浩蕩直奔長安古城。函谷關(guān)西戰(zhàn)鼓號角正響,一顆將星墜落渭水之濱。蜀國臥龍空自忠心耿耿,統(tǒng)一大業(yè)終究難以完成。神龕里的遺像默默無語,只好讓那譙周隨意而行。…詳情
相關(guān)賞析
-
這是一首詠史詩。詩題表明此詩是詩人路過五丈原時因懷念蜀漢名相諸葛亮而作。據(jù)《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公元234年(蜀漢后主建興十二年)春,諸葛亮率兵伐…詳情
此詩開頭氣勢凌厲。蜀漢雄壯的鐵騎,高舉著繪有熊虎和鷙鳥的戰(zhàn)旗,以排山倒海之勢,飛速北進(jìn),威震中原。“高壓”一詞本很抽象,但由于前有鐵馬、云雕、柳營等形象做鋪墊,便使人產(chǎn)生一種大軍壓…詳情
作者介紹
- 溫庭筠
溫庭筠(812?─870?)唐末詩人和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溫彥博裔孫。富有天才,然恃才不羈,生活放浪,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因薄其有才無行得罪宰相令狐绹,取憎于時,故屢舉進(jìn)士不第,長被乏抑,終生不得志。大中十三年(859),出為隋縣尉。徐商鎮(zhèn)襄陽,召為巡官,常與殷成式、韋蟾等唱和。后來,歸江東,任方城尉。咸通七年(866),徐商知政事,用為國子助教,主持秋試,憫擢寒士。竟流落而終。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但成就不及李。溫庭筠精通音律。其詩辭藻華麗,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僅少數(shù)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然題材狹窄,多寫婦女離愁別恨之作,簡潔含蓄、情深意遠(yuǎn),但傷之于柔弱秾艷。在詞史上,溫庭筠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相傳溫庭筠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現(xiàn)存詞六十余首。后人集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溫庭筠的詩詞
-
- 夢江南(梳洗罷)
- 歸國遙(國一作自,遙一作謠)
- 山中與諸道友夜坐聞邊防不寧因示同志
- 鄠杜郊居
- 題西平王舊賜屏風(fēng)
- 利州南渡
- 蕃女怨
- 題友人池亭(一作偶題林亭)
- 過陳琳墓
- 雜曲歌辭。達(dá)摩支
唐朝詩詞推薦
-
- 早寒有懷
-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 哭宣城善釀紀(jì)叟
- 戰(zhàn)城南
- 芙蓉樓送辛漸
- 中山孺子妾歌
- 漁父(白芷汀寒立鷺鷥)
- 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
- 絕句(江碧鳥逾白)
- 山亭夏日
- 過五丈原 / 經(jīng)五丈原原文,過五丈原 / 經(jīng)五丈原翻譯,過五丈原 / 經(jīng)五丈原賞析,過五丈原 / 經(jīng)五丈原閱讀答案,出自溫庭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