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中郎墳
作者:溫庭筠 朝代:唐朝
- 蔡中郎墳原文:
-
古墳零落野花春,聞?wù)f中郎有后身。
今日愛才非昔日,莫拋心力作詞人。
- 蔡中郎墳拼音解讀:
-
gǔ fén líng luò yě huā chūn ,wén shuō zhōng láng yǒu hòu shēn 。
jīn rì ài cái fēi xī rì ,mò pāo xīn lì zuò cí ré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相關(guān)翻譯
-
相關(guān)賞析
-
溫庭筠的七律《過陳琳墓》,是寄慨遙深、文采斐然的名作,他的這首《蔡中郎墳》則不大為人注意。其實(shí),這兩首詩雖然內(nèi)容相近,藝術(shù)上卻各有千秋,不妨參讀并賞。蔡中郎,即東漢末年著名文人蔡邕…詳情
作者介紹
- 溫庭筠
溫庭筠(812?─870?)唐末詩人和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溫彥博裔孫。富有天才,然恃才不羈,生活放浪,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因薄其有才無行得罪宰相令狐绹,取憎于時(shí),故屢舉進(jìn)士不第,長被乏抑,終生不得志。大中十三年(859),出為隋縣尉。徐商鎮(zhèn)襄陽,召為巡官,常與殷成式、韋蟾等唱和。后來,歸江東,任方城尉。咸通七年(866),徐商知政事,用為國子助教,主持秋試,憫擢寒士。竟流落而終。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shí)稱「溫李」,但成就不及李。溫庭筠精通音律。其詩辭藻華麗,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僅少數(shù)作品對時(shí)政有所反映。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然題材狹窄,多寫婦女離愁別恨之作,簡潔含蓄、情深意遠(yuǎn),但傷之于柔弱秾艷。在詞史上,溫庭筠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相傳溫庭筠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現(xiàn)存詞六十余首。后人集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溫庭筠的詩詞
-
- 黃曇子歌
- 三月十八日雪中作
- 山中與諸道友夜坐聞邊防不寧因示同志
- 觀舞妓
- 李羽處士寄新醞走筆戲酬
- 河傳
- 詠山雞
- 寄渚宮遺民弘里生
- 題陳處士幽居
- 常林歡歌
唐朝詩詞推薦
-
- 送梓州李使君
- 金陵晚望(曾伴浮云歸晚翠)
- 滁州西澗(獨(dú)憐幽草澗邊生)
- 秦中寄遠(yuǎn)上人
- 清平樂(禁庭春晝)
- 登單于臺(tái)(邊兵春盡回)
- 古從軍行(白日登山望烽火)
- 浪淘沙(洛水橋邊春日斜)
- 河傳(錦里)
- 三月過行宮(渠水紅繁擁御墻)
- 蔡中郎墳原文,蔡中郎墳翻譯,蔡中郎墳賞析,蔡中郎墳閱讀答案,出自溫庭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