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 簡介
「近代」
- 戴望舒(1905.3.5-1950.2.28)筆名有戴夢鷗、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學文學系。1925年,轉入震旦大學法文班。1926年同施蟄存、杜衡創辦《瓔珞》旬刊,在創刊號上發表處女詩作《凝淚出門》和譯魏爾倫的詩。1928年與施蟄存、杜衡、馮雪蜂一起創辦《文學工場》。1929年4月,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出版,其中《雨巷》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他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1932年參加施蟄存主編的《現代》雜志的編輯工作。11月初赴法留學,入里昂中法大學。1935年春回國。1936年10月,與卞之琳、孫大雨、梁宗岱、馮至等創辦《新詩》月刊。抗戰爆發后,在香港主編《大公報》文藝副刊,發起出版《耕耘》雜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編《星島日報.星島》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編《頂點》。1941年底被捕入獄。在獄中寫下了《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詩篇。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華文學藝術工作代表大會。建國后,在新聞總署從事編譯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戴望舒相關資料
-
戴望舒的作品
-
- 《昨晚(我知道昨晚在我們出門的時候)》
- 《斷章(這問題我不要分明)》
- 《憂郁(我如今已厭看薔薇色)》
- 《雨巷(撐著油紙傘)》
- 《《過舊居》初稿(靜掩的窗子隔住了塵封的幸福)》
- 《山行(見了你朝霞的顏色)》
- 《尋夢者(夢會開出花來的)》
- 《樂園鳥(飛著)》
- 《林下的小語(走進幽暗的樹林里)》
近代名人推薦
-
- 李大釗
- 食指
- 臧克家
- 陳去病
- 高旭
- 聞一多
- 李季
- 何其芳
- 金庸
- 吉鴻昌
- 董必武
- 穆旦
- 樊增祥
- 北島
- 冰心
- 戴望舒
- 馬君武
- 孫中山
- 秋瑾
- 柳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