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_后唐列傳二十四部分譯文
-
查閱典籍:《舊五代史》——「舊五代史·后唐列傳二十四」原文
張承業,字繼元,本姓康,同州人。咸通年中,內常侍張泰養為義子。光啟年中,主持..陽軍事,賜紫衣,入朝廷為內供奉。武皇討伐王行瑜時,張承業多次奉使渭北,因而留下監守武皇軍事,賊寇平定,改任酒坊使。三年,昭宗將到太原,因為張承業與武皇關系密切,便任為河東監軍,密令迎駕。不久昭宗到華州,就加封為左監門衛將軍。御駕在鳳翔時,張承業屢次請出兵晉、絳二地,以作為岐人的掎角牽制敵人。崔魏公誅殺宦官時,武皇以被殺罪人的首級敷衍詔命,把張承業藏在斛律寺,昭宗被殺,便又請任為監軍。
夾城戰役中,派張承業向鳳翔求援。此時河中阻絕,從離石渡過黃河,春冰剛解凍,冰凌奔騰,小船不能渡,因而向河神祈禱,這一夜夢見神人對他說:“你只管渡河,流冰不會妨害你。”醒來后,渡口小吏報告:“黃河冰合在一起了。”凌晨,踩著冰過河,不一會冰又化開。出使回來,武皇病重,臨終之夜,召張承業囑咐說“:我兒子孤單力弱,群臣驕橫難制,后事您善為籌劃?!睆埑袠I奉武皇遺命,于是立嗣王,平內亂,策略居多。守喪之日結束后,便請出兵救潞州,在外城消滅賊兵。莊宗深深感激他的心意,視為兄長,親自到張承業私第,升堂拜見他母親,賞賜優厚。此時莊宗剛開始發布命令,凡是授職之令,全出自盧汝弼之手。盧汝弼既以自己為戶部侍郎,便請給張承業改官和開國邑,張承業拒而不受。以后只稱呼他為本朝舊官而已。
天祐年中,幽州劉守光失敗,其府掾馮道歸順太原,張承業授他為本院巡官,張承業看重他的文章行事,待遇很優。當時有周玄豹,善于給人看相,與馮道不合,對張承業說:“馮生沒有前程,您不可過分重用?!闭乒芪臅谋R質聽了后說:“我曾見杜黃裳司空的寫真圖,馮道的像貌很像他,將來必有大用,周玄豹的話,不足信?!睆埑袠I薦舉為霸府從事。
柏鄉之戰,莊宗軍隊已逼近汴軍營壘,周德威擔心他們沖鋒,堅請撤退。莊宗怒其懦弱,不理他,放下帳子睡覺,諸將不敢言事,都找監軍請他去說。張承業立即到牙門,掀開帳子進入,撫摸莊宗說“:現在不是王安寢的時候,周德威是老將,洞察兵勢,務求萬全之策,說的話不可忽視?!鼻f宗站起來說“:我正在想此事。”這一夜,撤軍保高阝邑。周德威討伐劉守光,命張承業前去探視敵兵情況,因而請莊宗親自行進,果然獲得大勝。張承業感念武皇厚遇,自莊宗在魏州近十年,太原軍國政事,都委托給張承業,而積聚倉儲,收兵馬,招懷流亡散民,勸耕農桑,促成霸業基礎的,是張承業的忠心和努力。
此時貞簡太后、韓德妃、伊淑妃、諸宅王之貴以及王的弟弟在晉陽宮居住的,若不以正當方式求于張承業的,都不答應,違犯法禁的必定予以懲罰,因此貴戚收斂威風,民俗大變。有人在莊宗跟前中傷張承業,說他專弄權柄,廣收賄賂。莊宗每年多次到晉陽宮看望太后,需要錢賭博、賞給伶官,曾在泉府設酒宴,莊宗酣飲,命興圣宮使李繼岌為張承業起舞,結束后,張承業拿出寶帶幣馬獻上。莊宗指著錢堆對張承業說“:和哥正沒錢用,七哥給這一堆,寶馬就不是特殊的恩惠了。”張承業道歉說:“郎君歌舞,我拿出自己的俸錢。這錢是大王倉庫里的,準備支付三軍費用,不敢拿公物做私禮?!鼻f宗不高興,使酒性欺負張承業,張承業說:“我是一個遵循王命的老使者,不是為子孫打算,是可惜這些作為大王基業的錢,王如自己想散施,我老頭子也沒什么妨礙,不過財盡兵散,將一事無成?!鼻f宗大怒,對元行欽說:“拿劍來!”張承業拉著莊宗的衣服,哭著說:“我受先王遺言,誓為本朝誅殺汴州賊寇,為王愛惜倉庫物品,斬我的頭,我死也無愧于先王,今日請死!”閻寶拉開張承業的手,令他退下。張承業罵閻寶說“:依附朱溫的逆賊,不曾有一言效忠誠,卻敢阿諛諂附。”揮拳把他打倒。太后聽說莊宗喝酒出事,急忙召入。莊宗極孝順,聽說太后召見,叩頭向張承業道歉說:“我杯酒之間,頂撞了七哥,太后一定怪罪我。七哥為我痛飲兩杯,替我分擔一下指責好嗎?”莊宗連飲四杯,勸張承業,竟然不飲。莊宗回宮,太后使人對張承業說:“小兒冒犯特進,已打了他,可回家。”第二天,太后與莊宗都到張承業家,慰勞他。從此私下進見幾乎斷絕。
十四年,承制授開府儀同三司、左衛上將軍、燕國公,張承業堅決推辭不接受。此時,盧質在莊宗幕下,嗜酒輕傲,曾叫莊宗的幾個弟弟為豬狗,莊宗深為記恨。張承業擔心盧質遭禍,便找機會對莊宗說:“盧質多行無禮之事,我請為大王殺掉他,可以嗎?”莊宗說:“我正在招引禮遇賢士,以開霸業,七哥怎么說這么錯誤的話?!睆埑袠I便站立說道“:大王如能這樣,何愁不能得天下。”以后,盧質雖然有時還會放縱狂妄,莊宗終于能容忍他,這是張承業維護他的緣故。
十八年,莊宗受各地勸進,將繼承皇帝位,張承業認為晉王三代人對唐朝有功,先人武皇恨朱氏弒帝叛逆,將恢復唐朝舊邦,仇敵還沒平定,不宜輕易接受推戴。這時張承業正生著病,靠人抬著到鄴宮,見莊宗說:“大王父子血戰三十多年,是因為說要為國家報仇,復興唐朝宗社?,F在元兇未滅,民財用盡,而突然先立國號,耗費財力,我認為這是第一點不可以的。我自咸通以來,為宮廷服務,每見國家冊命大禮,儀仗法物,各部門雜事,要一年多才初步準備好,臨到進行正事時仍有不充分的。王如化家為國,新立宗廟朝廷,不可違背制度,制定禮樂的沒見到合適的人,這是我認為第二點不可以的。做事要量力而行,不可聽信虛浮的言談。”莊宗說:“可各位將軍要這樣,我也奈何不得!”張承業知道莊宗不聽自己的,因而大哭著諫勸他。十九年十一月二日,因病死于晉陽的家中,享年七十七歲。貞簡太后聽說死訊,立即到他家里致哀,為他穿喪服,像兒侄一樣行禮。同光初年,贈左武衛上將軍,謚號是貞憲。
張居翰,字德卿。咸通初年,掖廷令張從玫收養為子,以蔭庇當官。中和三年(883),從容管監軍判官入朝廷任學士院判官,遷任樞密承旨、內府令,賜緋色衣。唐昭宗在華下,越級任命為內常侍,外出監察幽州軍事,任期滿后下詔召回,節度使劉仁恭上表留下他。天復年中,詔令誅殺宦官,劉仁恭上奏騙說殺了張居翰,把他藏在大安山的北溪。
天祐三年,汴軍進攻滄州,武皇向劉仁恭求援,劉仁恭于是派張居翰和書記馬郁等人率兵援助武皇一同進攻潞州,武皇因而留下張居翰。李嗣昭節制昭義軍時,以張居翰監管其軍事,以燕軍三千為部下。不久汴將李思安筑外城來包圍潞州,張居翰和李嗣昭登城保衛,終于解圍。從此李嗣昭每次出征時,令張居翰主管留后事務。同光元年(923)四月,召為樞密使。十月,莊宗將渡黃河,留張居翰與李紹宏同守魏州。莊宗進入汴州后,加封為驃騎大將軍,掌管內侍省事務,依前充樞密使。同光年間,宦官干預朝政,國家事務都由郭崇韜辦理。張居翰自認為是漂泊流浪的人而乘著時運,提拔到重要位置,所以每次宣告任命之事,不敢有所建議是非,只是看別人臉色免除過錯而已,因此也逃脫了末年之禍。四年三月,偽蜀王衍投降,下詔遷其族人到洛陽,走到秦川,這時關東已亂,莊宗擔心王衍變亂,派中官向延嗣騎馬帶詔書下令殺掉他。詔書寫著:“王衍一行,應一并殺掉?!痹t書已經蓋印,此時張居翰在密地,又看了詔書,立即就著殿柱揩去“行”字,改寫“家”字。等到王衍在秦川驛被殺時,只殺了他的近屬而已,其偽官以及隨行者還有一千多人,都免于冤死,這是張居翰的功德。
明宗進入洛陽,張居翰在至德宮進見,流淚請罪,求放歸鄉里,詔令答應,于是回到長安。又以他兒子張延貴為西京職事,以供侍養張居翰。天成三年(928)四月,因病死于長安,時年七十一歲。張居翰性格和靜,熟悉舊事。在潞州多年,每年春天督促人民種菜植樹,務本惠農,有仁者之心。
張承業,字繼元,本姓康,同州人。咸通中,內常侍張泰畜為假子。光啟中, 主郃陽軍事,賜紫,入為內供奉。武皇之討王行瑜,承業累奉使渭北,因留監武皇 軍事,賊平,改酒坊使。三年,昭宗將幸太原,以承業與武皇善,用除為河東監軍, 密令迎駕。既而昭宗幸華州,就加左監門衛將軍。駕在鳳翔,承業屢請出師晉、絳, 以為岐人掎角。崔魏公之誅宦官也,武皇偽戮罪人首級以奉詔,匿承業于斛律寺, 昭宗遇弒,乃復請為監軍。
夾城之役,遣承業求援于鳳翔。時河中阻絕,自離石渡河,春冰方泮,凌澌奔 蹙,艤舟不得渡,因禱河神。是夜,夢神人謂曰:“子但渡,流冰無患?!奔儒?, 津吏報曰:“河冰合矣?!绷璩浚b冰而濟,旋踵冰解。使還,武皇病篤,啟手之 夕,召承業屬之曰:“吾兒孤弱,群臣縱橫,后事公善籌之?!背袠I奉遺顧,爰立 嗣王,平內難,策略居多。既終易月之制,即請出師救潞,破賊夾城。莊宗深感其 意,兄事之,親幸承業私第,升堂拜母,賜遺優厚。時莊宗初行墨制,凡除拜之命, 皆成于盧汝弼之手。汝弼既自為戶部侍郎,乃請與承業改官及開國邑,承業拒而不 受。其后,但稱本朝舊官而已。
天祐中,幽州劉守光敗,其府掾馮道歸太原,承業辟為本院巡官。承業重其文 章履行,甚見待遇。時有周元豹者,善人倫鑒,與道不合,謂承業曰:“馮生無前 程,公不可過用?!惫軙洷R質聞之曰:“我曾見杜黃裳司空寫真圖,道之狀貌酷 類焉,將來必副大用,元豹之言,不足信也?!背袠I薦為霸府從事焉。
柏鄉之役,王師既逼汴營,周德威慮其奔沖,堅請退舍。莊宗怒其懦,不聽, 垂帳而寢,諸將不敢言事,咸詣監軍請白。承業遽至牙門,褰帳而入,撫莊宗曰: “此非王安寢時,周德威老將,洞識兵勢,姑務萬全,言不可忽?!鼻f宗蹶然而興 曰:“予方思之?!逼湎?,收軍保鄗邑。德威討劉守光,令承業往視賊勢,因請莊 宗自行,果成大捷。承業感武皇厚遇,自莊宗在魏州垂十年,太原軍國政事,一委 承業;而積聚庾帑,收兵市馬,招懷流散,勸課農桑,成是霸基者,承業之忠力也。
時貞簡太后,韓德妃、伊淑妃、諸宅王之貴,洎王之介弟在晉陽宮,或不以其 道干于承業,悉不聽,逾法禁者必懲,由是貴戚斂手,民俗丕變?;蛴兄袀袠I于 莊宗者,言專弄威柄,廣納賂遺。莊宗歲時還晉陽宮省太后,須錢蒱博、給伶官, 嘗置酒于泉府,莊宗酣飲,命興圣宮使李繼岌為承業起舞,既竟,承業出寶帶幣馬 奉之。莊宗指錢積謂承業曰:“和哥無錢使,七哥與此一積,寶馬非殊惠也?!背?業謝曰:“郎君哥勞,承業自出己俸錢。此錢是大王庫物,準擬支贍三軍,不敢以 公物為私禮也?!鼻f宗不悅,使酒侵承業。承業曰:“臣老敕使。非為子孫之謀, 惜錢為大王基業,王若自要散施,何妨老夫,不過財盡兵散,一事無成。”案: 《通鑒》作王自取用之,何問仆為!莊宗怒,顧元行欽曰:“取劍來!”承業引莊 宗衣,泣而言曰:“仆荷先王遺顧,誓為本朝誅汴賊,為王惜庫物,斬承業首,死 亦無愧于先王,今日請死!”閻寶解承業手,令退。承業詬寶曰:“黨硃溫逆賊, 未嘗有一言效忠,而敢依阿諂附?!睋]拳踣之。太后聞莊宗酒失,急召入。莊宗性 至孝,聞太后召,叩頭謝阿業曰:“吾杯酒之間,忤于七哥,太后必怪吾。七哥為 痛飲兩卮分謗,可乎?”莊宗連飲四鐘,勸承業,竟不飲。莊宗歸宮,太后使人謂 承業曰:“小兒忤特進,已笞矣,可歸第。”翌日,太后與莊宗俱幸其第,慰勞之。 自是私謁幾絕。
十四年,承制授開府儀同三司、左衛上將軍、燕國公,固辭不受。是時,盧質 在莊宗幕下,嗜酒輕傲,嘗呼莊宗諸弟為豚犬,莊宗深銜之。承業慮質被禍,因乘 間謂莊宗曰:“盧質多行無禮,臣請為大王殺之,可乎?”莊宗曰:“予方招禮賢 士,以開霸業,七哥何言之過也!”承業因聳立而言曰:“大王若能如此,何憂不 得天下!”其后盧質雖成縱誕,莊宗終能容之,蓋承業為之藻藉也。
十八年,莊宗受諸道勸進,將纂帝位。承業以為晉王三代有功于國,先人怒硃 氏弒逆,將復舊邦,讎既未平,不宜輕受推戴。方疾作,肩輿之鄴宮,見莊宗曰: “王父子血戰三十余年,蓋言報國仇讎,復唐宗社。今元兇未滅,民賦已殫,而遽 先大號,蠹耗財力,臣以為不可一也。臣自咸通已來,伏事宮掖,每見國家冊命大 禮,儀仗法物,百司庶務,經年草定,臨事猶有不可。王若化家為國,新立廟朝, 不可乖于制度。制禮作樂,未見其人,臣以為不可二也。舉事量力而行,不可信于 游譚也。”《通鑒考異》引秦再思《洛中記異》云:承業諫帝曰:“大王何不待誅 克梁孽,更平吳、蜀,俾天下一家,且先求唐氏子孫立之,后更以天下讓有功者, 何人輒敢當之!讓一月即一月牢,讓一年即一年牢。設使高祖再生,太宗復出,又 胡為哉!今大王一旦自立,頓失從前仗義征伐之旨,人情怠矣。老夫是閹官,不愛 大王官職富貴,直以受先王付屬之重,欲為大王立萬年之基爾?!鼻f宗曰:“奈諸 將何?”承業知莊宗不從,因號泣而言之。十九年十一月二日,以疾卒于晉陽之第, 時年七十七。貞簡太后聞喪,遽至其第盡哀,為之行服,如兒侄禮。同光初,贈左 武衛上將軍,謚曰貞憲?!段宕逢I文》:莊宗將即位于魏州,承業自太原至,謂 莊宗曰:“吾王世奉唐家,最為忠孝,自貞觀以來,王室有難,未嘗不從。所以老 奴三十余年為吾王捃拾財賦、召補軍馬者,誓滅逆賊硃溫,復本朝宗社耳。今河朔 甫定,硃氏尚存,吾王遽即大位,可乎?”云云。莊宗曰:“奈諸將意何!”承業 知不可諫止,乃慟哭曰:“諸侯血戰者,本為李家,今吾王自取之,誤老奴矣!” 即歸太原,不食而死。臣謹按:《莊宗實錄》敘承業諫即位事甚詳,惟“吾王自取” 之言不書,史官諱之也。
張居翰,字德卿。咸通初,掖庭令張從玫養之為子,以廕入仕。中和三年,自 容管監軍判官入為學士院判官,遷樞密承旨、內府令,賜緋。昭宗在華下,超授內 常侍,出監幽州軍事,秩滿詔歸,節度使劉仁恭表留之。天復中,詔誅宦官,仁恭 紿奏殺之,匿于大安山之北溪。天祐三年,汴人攻滄州,仁恭求援于武皇,乃遣居 翰與書記馬郁等率兵助武皇同攻潞州,武皇因留之不遣。李嗣昭節制昭義,以居翰 監其軍,以燕軍三千為部下。俄而汴將李思安筑夾城以圍潞州,居翰與嗣昭登城保 守,以至解圍。自是嗣昭每出征,令居翰知留后事。同光元年夏四月,召為樞密使, 加特進,與郭崇韜對掌機務。十月,莊宗將渡河,留居翰與李紹宏同守魏州。莊宗 入汴,加驃騎大將軍,知內侍省事,依前充樞密使。同光時,宦官干政,邦家之務 皆出于郭崇韜。居翰自以羈旅乘時,擢居重地,每于宣授,不敢有所是非,承顏免 過而已,以此脫季年之禍。四年三月,偽蜀王衍既降,詔遷其族于洛陽。行及秦川, 時關東已亂,莊宗慮衍為變,遣中官向延嗣馳騎赍詔殺之。詔云:“王衍一行,并 宜殺戮。”其詔已經印畫,時居翰在密地,覆視其詔,即就殿柱揩云“行”字,改 書“家”字。及衍就戮于秦川驛,止族其近屬而已,其偽官及從行者尚千余人,皆 免其枉濫,居翰之力也。明宗入洛,居翰謁見于至德宮,待罪雪涕,乞歸田里,詔 許之,乃辭歸長安。仍以其子延貴為西京職事,以供侍養。天成三年四月,以疾卒 于長安,時年七十一。居翰性和而靜,諳悉舊事。在潞州累年,每春課人育蔬種樹, 敦本惠農,有仁者之心焉。
馬紹宏,閹官也。初與孟知祥同為中門使,及周德威薨,莊宗兼領幽州,令紹 宏權知州事。即位之初,郭崇韜勛望高,舊在紹宏之下,時征潞州監軍張居翰與崇 韜并為樞密使,紹宏失望,乃以為宣徽使。紹宏以己合當樞密任,常郁郁側目于崇 韜。崇韜知其慊也,乃置內勾之目,令天下錢谷薄書,悉委裁遣。既而州郡供報, 輒滋煩費,議者以為十羊九牧,深所不可,內勾之目,人以為是妖言。案:下有闕 文。據《通鑒》,李嗣源為謠言所屬,危殆者數四,賴宣徽使李紹宏左右營護,以 是得全。天成元年二月己丑朔,以宣徽南院使李紹宏為樞密使。
孟漢瓊,本鎮州王镕之小豎也。明宗鎮常山,得侍左右。明宗即位,自諸司使 累遷宣徽南院使。漢瓊性通黠,善交構。初見秦王權重,及挾王淑妃勢,傾心事之; 及硃、馮用事,又與之締結。秦王領兵至天津橋,時漢瓊與硃、馮及康義誠方會議 于內庭,謀猶未決,漢瓊獨出死力,先入殿門,奏于明宗,語在《秦王傳》。漢瓊 即自介馬以召禁軍。秦王既誅,翼日,令漢瓊馳騎召閔帝于鄴?!锻ㄨb》:遣漢瓊 征從厚,且權知天雄軍府事。閔帝嗣位,尤恃恩寵,期月之內,累加開府儀同三司、 驃騎大將軍。西軍既叛,閔帝急召漢瓊,欲令先入于鄴,漢瓊藏匿不行。潞王行及 陜州,乃悉召諸妓妾訣別,欲手刃之,眾知其心,率皆藏竄。初,潞王失守于河中, 勒歸于清化里第。時王淑妃恆令漢瓊傳教旨于潞王,王善待之,故漢瓊自謂潞王于 己有恩。至是,乃單騎至澠池謁見潞王,因自慟哭,欲有所陳。潞王曰:“諸事不 言可知。”漢瓊即自預從臣之列,尋戮于路左。
史臣曰:承業感武皇之大惠,佐莊宗之中興,既義且忠,何以階也。夫如是, 則晉之勃貂,秦之景監,去之遠矣。居翰改一字于詔書,救千人之濫死,可不謂之 仁人矣乎!如紹宏之爭權,漢瓊之構禍,乃宦者之常態也,又何足以道哉!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
- 「搜神記」
熱門名句
- 先生名利比塵灰,綠竹青松手自栽
-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 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
- 悲懷感物來,泣涕應情隕
- 紅板橋空,濺裙人去,依舊曉風殘月
- 昨夜更闌酒醒,春愁過卻病
- 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