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珙個人作品
- 唐珙生平無記載,僅知“珙豪于詩”。他父親唐玨是南宋義士,曾于元僧盜掘南宋皇陵之時,偷拾諸帝遺骨并重新安葬,使得免受元僧褻瀆。雖是元代人,唐珙也應受其父教,知俠義,亦可謂南宋遺民。
唐珙僅有八首詩記載下來。
《墨蘭》,“瑤階夢結翠宜男,誤墮仙人紫玉簪”,可見喜歡蘭草。
《貓》,“牡丹架暖眠春晝,薄荷香濃醉曉晴”,可見喜歡貓。
《澄碧堂》 ,“玲瓏鑿開云霧窗,悟作虛空大圓鏡”,可見沉迷于禪宗。
《題海岳后人煙巒曉景圖》,“須臾筆硯間,淋漓走元氣”,懂得畫畫。
《趙文敏書洛神賦》,“宓妃夜走天吳奔,驪龍騰驤老蛟舞”,癡迷書法。
《題龍陽縣青草湖》,“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因何醉呢?
《韓左軍馬圖卷》,“太平此馬惜遺棄,往往駑駘歸天閑”,復國夢嗎?
《題王逸老書飲中八仙歌》,“摩娑故紙嘆凋落,老眼昏花猶可認”,一生竟短。
唐珙是沒有傳記的,于《全唐詩》誤收后更流傳為“沒有片言只語的記載”。而八首詩后,已然栩栩如生。
又“澄碧堂” ,南宋皇宮有此堂;而青草湖中“湘君白發”,應是學自其父唐玨詞“斑竹’臨江首重回”中之典故,追思故國也。蓋追思之人也。
南宋遺民,無謂志遠,無緣仕途愁憂,蘭、貓、禪、畫、書,一醉,一夢,一生。
《大雅集》、《元詩體要》、《列朝詩集》、《御選元詩》等選錄其詩數首,清·錢熙彥《元詩選補遺》編錄其詩八首。
《過洞庭》(尹瘦石書法)《過洞庭》(《題龍陽縣青草湖》)為《全唐詩》誤收之作。為什么將這首詩誤入唐詩呢?除了文獻的錯亂原因,其中不可否定的因素應該是這首七絕具有唐詩的品格。
作者介紹
- 唐珙
唐珙,字溫如,元末明初詩人。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1] 《全唐詩》以為其晚唐人,據考證為誤。[2] 生平僅略見于《御選元詩》卷首《姓名爵里》、《元詩選補遺》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