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創作背景
-
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 君歌聲酸辭正苦,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疑高,蛟龍出沒猩鼯號。[1]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濕蟄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繼圣登夔皋。 赦書一日行千里,罪從大辟皆除死。 遷者追回流者還,滌瑕蕩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軻只得移荊蠻。 判司卑官不堪說,未免捶楚塵埃間。 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 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飲奈明何。
這篇七古,公元805年(永貞元年)中秋寫于郴州,題中的張功曹,即張署。
公元803年(唐貞元十九年),韓愈與張署皆任監察御史,曾因天旱向唐德宗進言,極論宮市之弊,韓被貶為陽山(廣東陽山)縣令,張被貶為臨武(湖南臨武)縣令。公元805年(貞元廿一年)正月,順宗即位,二月甲子大赦。八月憲宗又即位,又大赦天下。兩次大赦由于有人從中作梗,他們均未能調回京都,只改官江陵。知道改官的消息后,韓愈便借中秋月圓之夜,寫下這首詩,并贈給遭遇相同的張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