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顯祖紀念設施
-
江西撫川湯顯祖紀念館 該紀念館為紀念臨川明代著名的戲劇家、文學家、“東方的莎士比亞”湯顯祖而于1995年建立的歷史名人紀念館,是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位于撫州城區東南2公里處文昌大道旁,占地180畝,主要由四夢村、娛樂村、度假村三大部分組成。主展廳清遠樓是一座仿明建筑的兩層樓閣,一樓是展廳,通過繪畫、照片等形式展示湯顯祖正直的一生及其流傳千古的“臨川四夢”;二樓則是戲劇舞臺——四夢臺,經常上演“四夢”折子戲,使游人在委婉動人的音樂中領略撫州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館內環境優雅,樓臺亭閣十分壯觀,所有的景點都與湯顯祖有關;三生橋、破繭山房、清遠樓、聽泉茶社自不必說,而四夢村里的牡丹亭、梅花庵、四夢廣場、壁照、半亭、毛澤東手碑、毓靄池、杜麗娘墓、瑤臺、黃粱飯店、勝業坊、錢廊,使人仿佛身處《臨川四夢》夢境之中。它們不僅將湯顯祖的四部名劇——《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中的場景結合園林特點藝術地予以展現,同時還將湯顯祖生平、“臨川四夢”對后世的影響及湯顯祖在世界劇壇和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對世人進行展示。其中湯翁高尚的人格,公道正值的官品,輝煌的藝術成就給游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整個紀念館文化內涵豐富,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載體。湯顯祖紀念館不僅文化底蘊深厚,而且環境極其優美。館內既保留了一種原始林木狀態,還栽種了許多適合觀賞的經濟林木。在館內,春有鳥語花香,夏有綠樹成蔭,秋有魚肥果碩,冬有青松傲雪。在館內還將撫州的林木資源集中展示,辟有玉蘭園、山茶園、松柏園、桂花園和桃花島,引種了香榧、銀杏、金錢松、紅楓等國家珍稀植物,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植物園。
浙江遂昌湯顯祖紀念館 該紀念館位于遂昌縣城北街四弄,于1995年4月在縣城建成。面積900平方米,由前院、館舍、后園三部分組成,環境優美,古樸雅致。館內陳列內容豐富,格調高雅,集中介紹湯顯祖生平、在遂昌政績,以及湯顯祖的藝術創作成就。遂昌作為湯顯祖主政和《牡丹亭》的醞釀創作之地,一直以來就是中外湯學專家、學者尋訪遺跡,搜集史料,進行各種形式研究活動之地。在2006中國·遂昌湯顯祖文化節暨湯顯祖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周育德將“中國湯顯祖研究會”的牌匾授予遂昌,這標志著中國湯顯祖研究會正式落戶遂昌,使遂昌成為名副其實的湯學研究中心。
湯顯祖墓 湯顯祖墓是一座湯顯祖和他原配夫人吳氏及繼室夫人趙氏、傅氏的合葬墓。解放前夕,墓地幾遭夷平。1957年曾進行培修,“文化大革命”中又遭破壞,1982年10月遷址人民公園。現在,這里成了文人憑吊、學者瞻仰的名勝之地。湯墓原址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湯顯祖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字義仍,號若士。江西臨川人。萬歷十一年(1583)進士,歷任南京太常博士、詹事府主簿、禮部祠祭司主事,與顧憲成等東林黨人過往甚密。十九年因抨擊朝政,被貶為廣東徐聞縣典史。二十一年被任命為浙江遂昌知縣,任職5年。二十六年眼看橫行不法的稅監到來,他在北京述職后徑直返回故里。晚年以繭翁為號。湯顯祖的思想比較復雜矛盾,他視科舉為唯一出路,同時又對科舉、八股文字表示厭棄;30歲時潛心佛學,企圖在宗教中尋求人生的意義,同時又譏笑服食丹藥的迷信者和嘲諷佛學的輪回說教。他思想中不同的側面,都在他的戲曲創作中得到反映。但是,湯顯祖以思想家李贄為友,強烈地反封建思想占據主導地位。湯顯祖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牡丹亭》則是他的代表作。《邯鄲記》據唐沈既濟傳奇小說《枕中記》改編,它的成就,僅次于《牡丹亭》。主角盧生的一生揭示了封建大官僚從發跡直到死亡的歷史,深刻揭露了封建官僚階層的無恥和淫逸行徑。盧生在未飛黃騰達以前,窮極無聊,闊小姐以送官法辦逼他成婚,以錢買通司禮監和勛貴而狀元及第,以鬼蜮伎倆而建立功勛,湯顯祖的這種諷刺性的改寫,借以吐露他對當時黑暗政治的憤懣。《南柯記》據唐人李公佐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改編,與《邯鄲記》一樣,借以評議現實,但存有較多的虛幻色彩。《紫釵記》據唐人蔣防的傳奇小說《霍小玉傳》改編,但情節多有改動,如把小說中原來名義是郡主而實為妓女的霍小玉,改為良家女子,新科狀元李益拒不參見盧太尉被派到邊境,也是小說中所沒有的。湯顯祖的這些增飾,反映了他對現實的不滿。曲文時有佳句,清新俊逸,近于小詞,而流利曉暢略嫌不足。湯顯祖以他的《牡丹亭》等劇作,成為中國文學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的戲曲家。在明代300年的劇壇上,沒有一個戲曲家像他那樣受到后人的敬仰。湯顯祖以自己的浪漫主義藝術珍品,代表了明代戲曲創作的最高峰。其詩集、尺牘、戲曲作品,1962年中華書局出版《湯顯祖集》,最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