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_定公定公五年譯文
-
查閱典籍:《左傳》——「左傳·定公定公五年」原文
五年春季,成周人在楚國殺死了王子朝。
夏季,魯國把糧食送到蔡國,用來救濟(jì)急難,憐憫他們沒有糧食。
越國人進(jìn)入?yún)菄?,這是由于吳國人正侵入楚國。
六月,季平子巡視東野,回來,沒有到達(dá),十七日,死在房地。陽虎準(zhǔn)備用美玉隨葬,仲梁懷不給,說:“步子改變了,美玉也要跟著改變。”陽虎想要趕走他,告訴公山不狃。不狃說:“他是為著國君,您有什么怨恨的呢?”安葬以后,桓子巡視東野,到達(dá)費(fèi)地。子泄做費(fèi)地宰,在郊外迎接慰勞,桓子對(duì)他表示尊敬。慰勞仲梁懷,仲梁懷對(duì)他卻不表示恭敬。子泄發(fā)怒,對(duì)陽虎說:“您要把他趕走嗎?”
申包胥帶著秦軍到達(dá),秦國的子蒲、子虎率領(lǐng)戰(zhàn)車五百輛以救援楚國。子蒲說:“我不知道吳軍的戰(zhàn)術(shù)。”讓楚軍先和吳軍作戰(zhàn),秦軍在稷地和吳軍會(huì)合,在沂地大敗夫概王。吳國人在柏舉俘虜了薳射,薳射的兒子率領(lǐng)潰逃的士兵跟隨子西,在軍祥地方打敗了吳軍。
秋季,七月,子期、子蒲滅亡唐國。九月,夫槩王回國,自立為王,因?yàn)楹蛥峭蹶H廬作戰(zhàn),被打敗,逃亡到楚國,就是后來的棠溪氏。
吳軍在雍澨打敗楚軍,秦軍又打敗了吳軍。吳軍駐扎在麇地,子期準(zhǔn)備用火攻打吳軍,子西說:“父兄親戚的尸骨暴露在那里,不能收斂又要燒掉,不行?!弊悠谡f:“國家將要滅亡了!死去的人如果有知覺,國家復(fù)興他們就可以享有以往的祭祀了,哪里還怕燒掉尸骨?”楚軍放火焚燒吳軍,又接著進(jìn)攻,吳軍敗退,又在公婿之溪作戰(zhàn),吳軍大敗,吳王就回國去了。吳軍俘虜了闉輿罷。闉輿罷請(qǐng)求先行到吳國,就乘機(jī)逃回了楚國。葉公諸梁的弟弟后臧與他母親在吳國,后來后臧拋棄了他的母親回到楚國。葉公見后臧不仁不孝,就一直不用正眼看他。
九月二十八日,陽虎囚禁了季桓子和公父文伯,并驅(qū)逐了仲梁懷。冬季,十月初十日,殺了公何藐。十二日,與桓子在稷門里邊盟誓。十三日,舉行大的詛咒,驅(qū)逐了公父文伯和秦遄,兩個(gè)人都逃亡到齊國。
楚昭王進(jìn)入郢都。當(dāng)初,鬬辛聽說吳軍將帥爭住楚國宮室,說:“我聽說:‘不謙讓就會(huì)不和睦,不和睦就不能遠(yuǎn)征?!瘏菄嗽诔鵂帄Z,必定會(huì)發(fā)生動(dòng)亂,發(fā)生動(dòng)亂,就必定會(huì)撤軍回國,哪里能平定楚國呢?”
楚昭王逃亡到隨國的時(shí)候,要在成臼渡河,藍(lán)尹亹用船把他妻子兒子先渡過河,不把船給楚昭王用,等到楚國安定以后,楚昭王要?dú)⑺?。子西說:“當(dāng)初子常就因?yàn)橛洅熘^去的怨恨而失敗,君王為什么學(xué)他呢?”楚昭王說:“好,讓藍(lán)尹亹官復(fù)原職,我用這件事來記住以往的過失?!背淹踬p賜鬬辛、王孫由于、王孫圉、鐘建、鬬巢、申包胥、王孫賈、宋木、鬬懷。子西說:“請(qǐng)您不要賞賜鬬懷!”楚昭王說:“大德消除了小怨,這是合于正道的?!鄙臧阏f:“我是為了國君,不是為了自己。國君已經(jīng)安定了,我還追求什么?而且我也恨子旗,難道又要去學(xué)子旗貪得無厭嗎?”于是申包胥就逃避了楚王的賞賜。楚昭王準(zhǔn)備把季羋出嫁,季羋辭謝說:“作為女人,就是要遠(yuǎn)離男人??墒晴娊ㄒ呀?jīng)背過我了。”楚昭王把她嫁給鐘建,封鐘建擔(dān)任樂尹。
楚昭王在隨國的時(shí)候,子西仿制了楚昭王的車子和服飾來收集和保護(hù)潰散的人,在脾泄建立了國都以此安定人心。聽到了楚昭王的下落,然后趕去。楚昭王派王孫由于在麇地筑城,王孫由于回來復(fù)命。子西問起城墻的高度厚度,王孫由于不知道。子西說:“你如果干不了,就應(yīng)當(dāng)推辭,不知道城墻的高度、厚度和城的大小,那還知道什么?”王孫由于回答說:“我堅(jiān)決推辭,說干不了,是您讓我去做了。人人都有干得了的事,也有干不了的事。君王在云夢(mèng)澤碰上強(qiáng)盜,我擋住強(qiáng)盜的戈,傷處還在這里!”王孫由于脫去衣服把背部給子西看,說:“這是我干得了的。像在脾泄建立楚王行都的事情,我是干不了的。”
晉國的士鞅包圍鮮虞,是為了報(bào)復(fù)觀虎被俘的那次戰(zhàn)役。
【經(jīng)】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夏,歸粟于蔡。于越入?yún)恰A卤?,季孫意如卒。秋七月壬子,叔孫不敢卒。冬,晉士鞅帥師圍鮮虞。
【傳】五年春,王人殺子朝于楚。
夏,歸粟于蔡,以周亟,矜無資。
越入?yún)?,吳在楚也?
六月,季平子行東野,還,未至,丙申,卒于房。陽虎將以與璠斂,仲梁懷弗與,曰:「改步改玉?!龟柣⒂鹬婀讲会?。不狃曰:「彼為君也,子何怨焉?」既葬,桓子行東野,及費(fèi)。子泄為費(fèi)宰,逆勞于郊,桓子敬之。勞仲梁懷,仲梁懷弗敬。子泄怒,謂陽虎:「子行之乎?」
申包胥以秦師至,秦子蒲、子虎帥車五百乘以救楚。子蒲曰:「吾未知吳道?!故钩讼扰c吳人戰(zhàn),而自稷會(huì)之,大敗夫□王于沂。吳人獲薳射于柏舉,其子帥奔徒以從子西,敗吳師于軍祥。秋七月,子期、子蒲滅唐。
九月,夫□王歸,自立也。以與王戰(zhàn)而敗,奔楚,為堂溪氏。吳師敗楚師于雍澨,秦師又?jǐn)菐?。吳師居麇,子期將焚之,子西曰:「父兄親暴骨焉,不能收,又焚之,不可。」子期曰:「國亡矣!死者若有知也,可以歆舊祀,豈憚焚之?」焚之,而又戰(zhàn),吳師敗。又戰(zhàn)于公婿之溪,吳師大敗,吳子乃歸。囚闉輿罷,闉輿罷請(qǐng)先,遂逃歸。葉公諸梁之弟后臧從其母于吳,不待而歸。葉公終不正視。
乙亥,陽虎囚季桓子及公父文伯,而逐仲梁懷。冬十月丁亥,殺公何藐。己丑,盟桓子于稷門之內(nèi)。庚寅,大詛,逐公父歜及秦遄,皆奔齊。
楚子入于郢。初,斗辛聞吳人之爭宮也,曰:「吾聞之:『不讓則不和,不和不可以遠(yuǎn)征?!粎菭幱诔赜衼y。有亂則必歸,焉能定楚?」王之奔隨也,將涉于成臼,藍(lán)尹亹涉其帑,不與王舟。及寧,王欲殺之。子西曰:「子常唯思舊怨以敗,君何效焉?」王曰:「善。使復(fù)其所,吾以志前惡?!雇踬p斗辛、王孫由于、王孫圉、鐘建、斗巢、申包胥、王孫賈、宋木、斗懷。子西曰:「請(qǐng)舍懷也?!雇踉唬骸复蟮聹缧≡梗酪病!股臧阍唬骸肝釣榫?,非為身也。君既定矣,又何求?且吾尤子旗,其又為諸?」遂逃賞。王將嫁季羋,季羋辭曰:「所以為女子,遠(yuǎn)丈夫也。鐘建負(fù)我矣?!挂云掮娊ǎ詾闃芬?。
王之在隨也,子西為王輿服以保路,國于脾泄。聞王所在,而后從王。王使由于城麇,覆命,子西問高厚焉,弗知。子西曰:「不能,如辭。城不知高厚,小大何知?」對(duì)曰:「固辭不能,子使余也。人各有能有不能。王遇盜于云中,余受其戈,其所猶在?!固欢局?,曰:「此余所能也。脾泄之事,余亦弗能也。」
晉士鞅圍鮮虞,報(bào)觀虎之役也。
古文典籍
- 「詩經(jīng)」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jīng)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jīng)」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jīng)」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guī)」
- 「金剛經(jīng)」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jīng)」
- 「戰(zhàn)國策」
- 「地藏經(jīng)」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jīng)」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xù)資治通鑒」
- 「夢(mèng)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jīng)」
- 「四十二章經(jīng)」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xùn)」
- 「三十六計(jì)」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黃帝四經(jīng)」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xùn)」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nóng)桑輯要」
- 「搜神記」
熱門名句
- 求得人間成小會(huì),試把金尊傍菊叢
- 水軟櫓聲柔,草綠芳洲,碧桃?guī)讟潆[紅樓
- 柳葉開銀鏑,桃花照玉鞍
-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 又說今夕天津,西畔重歡遇
- 逕直夫何細(xì)橋危可免扶
- 春風(fēng)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