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月夜過七里灘注釋
-
秋光今夜,向桐江,為寫當年高躅。
[1]《百字令》:《念奴嬌》之別名。[2]七里灘:又名七里瀧,在今浙江桐廬縣嚴陵山西,兩山夾峙,水流湍急。 [3]桐江:富春江流經桐廬縣的一段稱為“桐江”。 [4]當年高躅(zhuó):指東漢時嚴光隱居遺跡。今浙江桐廬縣有嚴子陵釣魚臺,分東西二臺,均高達二十余丈,下臨富春江,嚴子陵曾居于此。高躅,高人的足跡。 [5]吹竹:吹奏管樂器,如簫、笛之類。 [6]萬籟:自然界的各種音響。籟,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 [7]鶴夢:陸游《秋夜》詩:“露濃驚鶴夢,月冷伴蛩愁。” [8]挐音:船槳撥水的聲音。挐,通“橈”,船槳。 [9]汐社:南宋遺民謝翱創立的文社。
風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頭吹竹。
萬籟生山,一星在水,鶴夢疑重續。
孥音遙去,西盧漁父初宿。
心憶汐社沉埋,清狂不見,使我形容獨。
寂寂冷螢三四點,穿過前灣茅屋。
林凈藏煙,峰危限月,帆影搖空綠。
隨風飄蕩,白云還臥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