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湓口放船歸注釋
-
湓口放船歸,薄暮散花洲宿。兩岸白蘋紅蓼,映一蓑新綠。
⑴湓口:古城名。以地當湓水入長江口而得名。漢初灌嬰始筑此城。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后改名湓城,唐初改潯陽。為沿江鎮守要地。⑵散花洲:古戰場。散花洲古時還有散花灘之名。歐陽修《集古錄跋尾》:武昌江水中小島上,武昌人以其地為吳王散花灘。《輿地紀勝》載:“世傳周瑜敗曹操于赤壁,吳王迎之至此,釃酒散花以勞軍士,故謂之吳王散花洲。”⑶白蘋:蕨類植物,現代稱為田字草、四葉菜,多年生淺水植物。《爾雅翼》:蘋似槐葉,而連生淺水中,五月有華白色,故謂之白蘋。有人認為白蘋是水鱉。紅蓼是長在岸邊比較常見的植物。⑷菱:水生植物。兩角為菱,四角為芰。芡:雞頭。《說文》按:花似雞冠,實苞如雞首,故名。生于池沼中的一種一年生大水草,體表有刺,葉圓而大,浮于水面,花莖伸長于水面上,頂生一花,紫色,漿果球形,果內胚乳白粉質,可食用。
有沽酒處便為家,菱芡四時足。明日又乘風去,任江南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