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頻是哪個朝代的(李頻是哪個朝代的?)
今天給各位分享李頻是哪個朝代的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李頻是哪個朝代的?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李頻《贈長城庾將軍》原文及翻譯賞析
作者:李頻??????朝代:唐代
初年三十拜將軍,近代英雄獨未聞。向國報恩心比石,
辭天作鎮氣凌云。逆風走馬貂裘卷,望塞懸弧雁陣分。
定擁節麾從此去,安西大破犬戎群。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壽昌長林西山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唐宣宗大中八年(854),頻中進士,調校書郎,任南陵縣主簿,又升任武功縣令。在任武功令時,當地強暴橫行,李頻針對時弊,查明地方惡霸實情,陳報上司,予以嚴懲。適遇荒年,遂開倉賑濟,并進而教育百姓開發水利,引水灌田,使糧食豐收,人民安居樂業。善政傳聞唐室,懿宗給予嘉許,后李頻升侍御史,調都官員外郎。乾符年間李頻上表自薦,請任建州刺史。當時正值黃巢起義軍從浙江衢州開山700里過建州,又因唐王朝宦官擅權,藩鎮割據,盜賊四起,縣政不治,建州局勢相當混亂。李頻到任后,首先宣布政教條例,嚴肅官規,懲辦盜賊,禮與法相提并行,使建州社會得以安定,民生安寧。
李頻初到建州時,曾有《之任建安淥溪亭偶作二首》詩:“入境當春務,農蠶事正殷。逢溪難飲馬,度嶺更勞人。想取烝黎泰,無過賦斂均。不知成政后,誰是得為鄰”。足見李頻非常重視農業生產和同情民間疾苦。李頻死后,建州父老將他卜葬在“縣之永樂洲”。又念及李頻生前甚愛梨山風景,便在梨山建廟,用廟前大梨木刻成李頻象,立在廟殿中,以供拜念。宋人有詩“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廟今已荒廢。
李頻整頓吏治,安定社會,發官倉賑濟災民,雇鄉民疏通六門堰,按故道引水灌田。唐懿宗獎以緋衣、銀魚,調京任侍御史,后升任都官員外郎。不久,任建州(今福建建甌)刺史。頻以禮法治下,深受百姓愛戴。乾符三年(876),頻病死任內,建州百姓舉城致哀,建梨岳廟以祀之。壽昌父老相與扶柩,歸葬于永樂(今李家),并建都官祠以示紀念。天復年間(901~904),李頻的兒子將父母棺柩運回家鄉埋葬,途中遇戰亂,無法運行,只好葬在昭武光澤的大烏洲。于是李頻之后裔也就定居在光澤,今人稱之為:“梨山李氏”。李頻一生詩作甚多,大多散佚。宋嘉熙三年(1239),金華人王野任建州太守,于京城書肆中得李詩195篇,輯為《梨岳詩集》,并為之序。《全唐詩》載李詩208首。歷代評李詩“清新警拔”、“清逸精深”。
李頻著作有《梨岳集》一卷,附錄一卷。清代建安人鄭修樓曾有詩贊曰:“千載嫡仙攜手笑,李家天上兩詩人”。把李頻和李白并舉。《湘口送友人》是李頻的代表作之一,受到歷代詩家的好評。
李頻的故鄉壽昌河南建有都官祠,故居石門塘有梨山古廟。1988年李頻誕辰1170年之際,由縣歷史學會發起,有關部門集資在靈棲洞風景區建“梨岳亭”,立李頻紀念碑,讓前來靈棲洞游覽的游人都能了解李頻的事跡。
王昌齡,李頻,劉禹錫分別是什么朝代
李頻 818—876盛唐末晚唐初 劉禹錫 772-842唐中晚期 王昌齡690--756盛唐
裴迪、張祜、李頻、金昌緒、賀知章、張旭、王翰、張繼、劉方平、柳中庸、顧況、朱慶余是不是晚唐詩人
唐代詩歌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階段:(一)初唐(618—713);(二)盛唐(713—766);(三)中唐(766—836);(四)晚唐(836—907);
裴迪(716-?)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之一。與大詩人王維、杜甫關系密切。早年與“詩佛”王維過從甚密,晚年居輞川、終南山,兩人來往更為頻繁。
張祜 (約792年-約853年)張祜早年寓居蘇州,常往來于揚州、杭州等都市,并模山范水,題詠名寺,晚年在丹陽曲阿筑室種植寓居,與村鄰鄉老聊天,賞竹,品銘,飲酒,過世外桃源的隱居生活,所以算是個中晚唐詩人。
李頻(818—876),晚唐詩人。
金昌緒,生卒年不詳,大中(847年正月—860年十月,唐宣宗李忱的年號,大中十三年八月唐懿宗李漼即位沿用)左右在世,余杭(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身世不可考,詩傳于世僅《春怨》一首。所以可以說是晚唐詩人。
賀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唐武后(武則天)證圣元年(695)中乙未科狀元,八十六歲告老還鄉,旋逝。屬于盛唐前期詩人。
張旭生于唐上元三年(675年),卒于玄宗天寶九年(750年),盛唐詩人書法家。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中進士(一說景云二年)。與王昌齡同一時期,屬盛唐。
張繼(約715~約779)生平不甚可知,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歷(766年-779年,唐代宗)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一年多即病逝于任上。屬于中唐。
劉方平(758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詳),唐玄宗天寶年間人士,應該算盛唐,不算晚唐。
柳中庸(?—約775)名淡,中庸是其字,邊塞詩人,為柳宗元族人。大歷年間進士。中唐
顧況(生卒年不詳)天寶年間人,經歷過安史之亂,算是中,不是晚唐。。
朱慶余 生卒年不詳,曾作《閨意獻張水部(張籍)》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得到張籍宣傳和引薦的朱慶余,就在敬宗寶歷二年(826年)一舉考取了進士。算唐的中后期,可以歸為晚唐詩人。
李頻是哪個朝代的?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鎮)人,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錄一卷。
李頻是哪個朝代的
唐代,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今建德李家鎮)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