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疾山在哪里(俊疾山風景名勝區)
大家好,關于峻疾山在哪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俊疾山風景名勝區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五岳是指哪五座山 分別在哪里
五岳分別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
五岳簡介
五岳是中華文化的興盛之地,中國名山首推五岳,五岳具體包括: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恒山。五岳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它們以象征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聞天下。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命名。
五岳稱華夏名山之首,有景觀和文化雙重意義。五岳各具特色:東岳泰山之雄,西岳華山之險,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早已聞名于世界。
五岳的地理位置
泰山是五岳之首,也被稱為:岱山、岱宗、岱岳、東岳、泰岳,它隸屬于山東泰安市,主峰是玉皇頂,海拔是1545米,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長”、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泰山之所以被稱之為五岳,是因為它海拔高,又位于東方,在古代以東為尊,被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
華山是五岳中最靠西的山,位于陜西華陰市境內,在古代的稱之為“西岳”,雅稱“太華山”,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于華山。主峰海拔也是最高的,它的主峰是南峰,海拔2154.9米。
衡山位于中國湖南省偏東南部,又名南岳、壽岳、南山,由于地理位置偏南,所以稱之為“南岳”。衡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環山有寺、廟、庵、觀200多處。衡山是上古時期君王唐堯、虞舜巡疆狩獵祭祀社稷,夏禹殺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南岳古木參天,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郁香,以風景秀麗著稱。
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亦名“太恒山”古稱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由于它位置偏北,就被稱之為“北岳”,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相傳4000年前舜帝巡狩四方,見此山勢雄偉,遂封北岳。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為 “岳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岳,始稱“中岳嵩山”。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通鄭汴,西連十三朝古都洛陽,是古京師洛陽東方的重要屏障,素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和道教圣地。
山勢險峻的太行山在哪里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位于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脈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與山西交界地區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數400余公里。它是中國地形第二階梯的東緣,也是黃土高原的東部界線。
在六億年以前,太行山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后來經過了頻繁的地殼活動,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時進時退,當海退時,這里沼澤廣布,氣候溫暖潮濕,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太行山區豐富的煤炭資源。以后的一次次地殼活動,使太行山脈逐漸隆起。后又與東西的華北大平原斷裂,形成太行東部陡峭,西部徐緩的地貌形態。
約在240萬年前開始大幅度隆起并逐漸形成。早在28億年前,太行山地區被海水淹沒,沉積了巨厚的碎屑巖、含鐵硅質巖及碳酸鹽地層,受五臺運動和呂梁運動的影響,區內古老的地層普遍遭受褶皺、變質,并伴隨有斷裂和石英巖脈的侵入。至距今18億年,形成了混合巖化的結晶基底巖層。
自距今18億年的呂梁運動以后,本區地殼進入差異升降階段,并由此導致了海水的進退往復,分別形成了中元古代地臺沉積蓋層,以及上覆的古生界寒武、奧陶、石炭和二疊系地層。其中奧陶和二疊系為含煤地層。發生在中生代的燕山運動使太行山新華夏式褶皺帶逐漸形成并發育太行山前深大斷裂帶。
發生在新生代的喜馬拉雅運動使太行山強烈隆升,而山前的華北平原則相對下沉,經過數百萬年的千古錘煉,太行山終于產生。
山地受拒馬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切割,多橫谷,當地稱為“陘”,古有“太行八陘”之稱,為東西交通重要孔道。太行山東翼斷陷盆地中分布有井陘、臨城、峰峰、六河溝等著名煤礦。太行山為重要地理分界,山以西為黃土高原,以東為黃淮海平原。山地對夏季風有明顯阻滯作用,迎風坡降水較多,并形成暴雨區。山地東側為地震強烈活動帶。
太行山脈的的地質基底是復式單斜褶皺。東側為斷層構造,相對高差達1500~2000米,山前發育典型的洪積扇以及沖洪積平原。從北向南有小五臺山(海拔2882米)、太白山、白石山、狼牙山、南坨山、陽曲山、王屋山等山峰。山西高原東部河流多切過太行山進入河北平原,匯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匯入黃河。
五岳指的是什么山
五岳是指: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中國五岳(Five Famous Mountains),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后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皆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圣地。
名列五岳之首的東岳泰山,位于山東省中部的泰安市,長約200千米,主峰玉皇頂,高1524米。山峰挺拔峻秀,雄偉壯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勢。山上有南天門、斗母宮、經石峪、黑龍潭、日觀峰等古跡。泰山已有20億年的歷史,是一個由斷層上升而形成的斷塊山。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許多山峰都被侵蝕化為平地,而由堅硬的花崗巖、片麻巖組成的泰山,卻仍巍然屹立在大地上,難怪人們要用“穩如泰山”來形容事物的穩固,不可動搖。
西岳華山位于陜西省華陰縣南,又名太華山。最高峰海拔1997米,像一柄利劍直刺天空。因為華山的北部是平坦的渭河平原,所以顯得特別高峻。又因它險峻難攀,自古有“華山一條路”的說法。華山的蓮花峰、落雁峰、朝陽峰、玉女峰和五云峰等山峰,都是旅游勝地。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五岳最高峰中是個小弟弟。但是由于衡山的東面為低平的湘江谷地,山勢卻顯得雄偉高大。衡山72峰中,最著名的有祝融峰、天柱峰、芙蓉峰、紫益峰和石廩峰。這些山峰經常籠罩在輕煙般的云霧里,給人以神秘莫測之感。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是南岳的“四絕”。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東北部,東至河北省境內,長約150千米。恒山主峰玄武峰海拔2017米,是五岳中最高的山峰。主峰之東為天峰嶺,西有翠屏山,雙峰對峙,渾水中流,地勢十分險要。位于渾源縣境內的懸空寺,建于半山腰的懸壁上,從下面望去,就像懸掛在空中一樣,是北岳的一大勝景。
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縣北,主峰太室山海拔1440米,也是嵩山的東峰。中峰叫峻極山,西峰叫少室山,天下馳名的少林寺就在嵩山的西峰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
五岳是指哪五座山?分別在哪個省?有什么特點?
五岳是指泰山、恒山、嵩山、衡山、華山。其中,泰山位于山東省泰安市;恒山位于山西省渾源縣;嵩山位于河南省;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陽市;華山位于陜西省渭南市。
五岳各具特色:東岳泰山之雄,西岳華山之險,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
1、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東岳、泰岳,為五岳之一,位于山東省中部,綿亙于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
2、華山,古稱“西岳”,雅稱“太華山”,為五岳之一,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南接秦嶺山脈,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3、衡山,又名南岳、壽岳、南山,為中國“五岳”之一,位于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亙于衡陽、湘潭兩盆地間,主體部分位于衡陽市南岳區、衡山縣和衡陽縣東部。
4、恒山,含狹義和廣義兩個概念。狹義的恒山,即所謂“北岳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稱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等,明末清初被確定為“五岳”之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8米。
5、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為 “岳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岳,始稱“中岳嵩山”。
介紹五岳幾座山
五岳”是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他們是封建時代帝王加封的。
“史記集解”載:“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帝王們為了“報天之功”,常以雄偉險峻的大山為祥瑞,在峰頂上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
封禪的理論起源于戰國時代的齊、魯。而第一個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秦皇親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處。到了唐代,封禪活動更加頻繁。經過封建帝王的大肆吹捧,五岳的地位更高了。
我國的名山不少,廬山、黃山、峨眉山名氣都不小,唯獨這五座山尊為“岳”,不是沒有道理。拿東、西、中三岳來說,都位于黃河岸邊,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五岳在我國雖不是最高峻的山嶺,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了。“詩經”中有“泰山巖巖,魯邦所瞻”、“嵩高維岳,駿極于天”等詩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時,由于受到當時一些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對天下名山全面考察,當然也就無法“擇優錄取”了。
五岳劈地摩天,氣冠群倫。千百年來,皇帝在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這里修行念經,善男信女在這里燒香許愿,名人雅客也喜歡在這里賦詩作畫,給五岳留下了眾多的人文遺跡,五岳更加有名了。難怪人們登五岳后,會發出“五岳歸來不看山”的慨嘆。
東岳泰山聳立在山東省中部,高接云天,巍峨陡峻,氣勢磅礴,最高峰為海拔1500多米,尊為五岳之首。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不過他當時所說的天下,僅限于魯國鄰近的幾個國家。后人在泰山山頂上刻有“孔子小天下處”的碑碣,以示紀念。故登泰山,自古有“小天下”之說。唐代詩人杜甫登臨泰山山頂后,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據記載,歷代有七十二個帝王,都來過泰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古跡。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衡陽盆地北緣的湘江之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0米。相傳大禹治水的時候到過這里,山上散布著廟宇亭臺、石刻碑記等古跡,而且林木蒼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岳獨秀”的美名。山腳下的南岳廟,始建于唐代,是湖南省最大的一座古建筑。
西岳華山,位于陜西省華陰縣。華山的雄險居五岳之首。“自古華山一條路”,登臨猶如上天梯。游客到了“千尺幢”下“回心石”處,如無勇氣,便會回心轉意,望峰興嘆,悻悻而歸。據說唐代的文人韓愈曾偕數人同游華山,登上蒼龍嶺時,只見下面萬丈深淵,白云繞路,不堪回首,頓生絕望之念,便寫了一封遺書投在崖下訣別,后來還是華山所在地的官員把他救下山來。如今在當年韓愈痛哭投書的地方,經過修復,已是石級平穩,石柱為欄,鐵索可依,還可以索道上下,已不愁登臨之險了。華山還有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在華山西峰上,至今還留有巨大的“斧劈石”。
北岳恒山在山西省東北部,山勢陡峭,溝谷深邃。主峰玄武峰海拔2,017米,這里因交通不便,聲名不如泰山、華山那樣昭著,但偏是深山藏寶,恒山的許多古跡,如掛在半空之中、鑲嵌在筆立的山壁上的“懸空寺”,鄰近處還有我國現存最古最大的塔----應縣木塔,在全國是僅有的。
中岳嵩山,屹立于河南省豫東平原西隅。有三個高峰,其最高峰1440米。始建于秦代的巍峨廟宇----中岳廟,是五岳之中較為完整的一所岳廟,也是我國最早的道教廟宇之一。此外,還有元代科學家郭守敬建造的“觀星臺”,以及被稱為我國佛教禪宗發源地的少林寺。
關于峻疾山在哪里和俊疾山風景名勝區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