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為什么寫望江南(溫庭筠的望江南)
很多朋友對于溫庭筠為什么寫望江南和溫庭筠的望江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溫庭筠的《望江南》的寫作背景是什么?
溫庭筠(公元812~870?)本名歧,字飛卿,太原祁縣人.他精通音樂,文思敏捷,傳說他作詩,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之稱.他年輕時行無檢束,生活放蕩,長期出人歌樓妓館.不為統治者所喜.他屢試不第,卻常替人代作文.溫庭筠是唐代詩人中第一個大量寫詞的人.他以自己的創作實踐奠定了詞這種文學樣式在文壇上的地位.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詞,這首詞主要表現了一位因心愛的人遠行而獨處深閨的女子的生活狀況和內心情感.
溫庭筠是個男的,但他卻寫出了《望江南》這種十分女性化的詩,這背后有沒有什么故事?盡量長點。。不著急
玲瓏骰子安紅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步入詞學的瓊林中,我們碰到的首位才子是一位書情圣手,開花間詞風的偉大詞人溫庭筠。他用那絕妙溫婉的筆觸,寫了眾多的讓古代文人側目的秾詞艷曲。在當時讓讓他風靡無限,當之無愧地登上了花間鼻祖的寶座。于是整個晚唐及五代的詞壇因他而終散發出一股撩人的春意。在后人看來已不知是功還是過,不過他的影響不管是當朝還是后世無疑是舉足輕重的。
溫庭筠善于描弄閨思幽情,好吟誦風花雪月,文字深美宏約,給我們留下了一玉樹臨風偏偏美男的情種形象。然實際上并非如此。據《舊唐書》記載,溫庭筠貌丑,不修邊幅,被時人稱為“溫鐘馗”,長得也夠勞苦功高了,與宋人一寫愁高手,亦因貌丑而被稱為“賀梅子”的賀鑄遙相而對。但溫庭筠似乎因此而帶來的禍患更大,他的貌丑還延及到了后人。據孫光憲《北夢瑣言》記載言:溫顗者,乃飛卿之孫,憲之子。仕蜀,官至常侍,無它能,唯以隱僻繪事為克紹也。中間出官,旋游臨邛,欲以此獻於州牧,為謁者拒之。然溫氏之先貌陋,時號鐘馗。顗之子郢,魁形,克肖其祖,亦以奸穢而流之。若飛卿在泉下得知此事,該是如何的尷尬氣憤至極。也許還會用他的神筆留下數篇激昂之詞,此為后話了。
溫庭筠少有才名,工于小賦,每入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故場中號稱為“溫八吟”,此舉頗似曹子建行七步而作《七步詩》,而飛卿似乎更勝一籌。因為他次次作賦皆是此法,而子建獨有一次,孰強孰弱,自有分明。然子建亦不容小覷。謝靈運謂之天下才分十斗,而曹子建獨占八斗,評語中可見曹子建文才了得。
飛卿亦精通音律,善鼓琴吹笛,《舊唐書》記載他“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艷之詞”,估計他的實力可以和吳人“曲有誤,周郎顧”的美男子周公瑾一決雌雄了。
溫庭筠出身于沒落的貴族的家庭,見慣了物是人非,對世事有一種消極的態度,于是沉緬于聲色之中,仕途不暢,且一生潦倒。《唐摭言》記載有:開成中,溫庭筠才名籍甚,然罕拘細行,以文為貨,識者鄙之。無何,執政間復有惡奏庭筠攪擾場屋,黜隨州縣尉。此次事件發生在大中九年,沈詢主春闈,溫庭筠被召至庭前應試,但是暗中還是幫助了八個人,攪擾了場屋,遂鬧得滿城風雨,此事看來無異于今人的炒作,溫庭筠聲名大振,自此又得一綽號“救數人”。發生了此事當然沒有考中,卻也沒有像后來的江南第一才子唐寅因此事而坐遭牢獄之災,一生郁郁而不得志。
溫庭筠頻繁地出入出入青樓酒館之中,借酒消愁,這使他得以結識一大批的文人歌妓。與他們的交往密切而使飛卿大量倚聲填詞,終成就了他的詞名。劉融齋在《藝概》中評曰“溫飛卿詞精艷絕人”,聊聊幾字,盡得飛卿之風流。
試看下面一首奠定了飛卿詞名的代表作《菩薩蠻》 :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
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此詞描繪了一幅深閨美人圖,蘇軾言: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我亦言之,味飛卿之詞,詞中亦有畫。清人張惠言謂此詞為感懷不遇之作,且此說盛行一時,而余竊以為此言實在使穿鑿附會之辭。飛卿常混跡于青樓舞妓之中,難免此詞言及的為一風塵麗質女子。不管怎樣,筆下的該女子確實有宛若天仙之態了。
朝陽初開,透過水晶簾,照進紗窗里,昨宵的一枕濃睡擾亂了她如墨的青絲,額上所附的蕊黃若隱若現,美人香腮,晶透如雪,嬌嫩如花,她坐在古鏡臺前,看著自己緊蹙的蛾眉,蛾眉里面暗藏了滿腔的欲說還休的心事。暗然簪花自賞。著上繡花錦衣,本該心情好轉起來,然又是顧影自憐,獨嘗幽居之苦,飛卿用筆何等的溫存繾綣,讓人頓覺栩栩如生,真切如畫。
讀到此又不覺想起《紅樓夢》里描寫晴雯睡態那一段:王夫人見她釵軃鬢松,衫垂帶短,大有春睡捧心之態,而且形容面貌恰似上月的那人,不覺鉤起方才的火來。王夫人便冷笑道,好個美人兒,真像個病西施了。從此段精彩的描繪中揣測雪芹公依稀有模仿了飛卿的痕跡,卻又是渾然天成,只得承認兩人都是好言語。
飛卿有《菩薩蠻》組詞,用語方面極其華麗,易使人眩目,如七寶樓臺,然其也有些用語清新卻又是情思綿遠之篇。如《夢江南》:
梳洗罷, 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
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此詞不作重筆,而深情款款,低徊不盡。寫遍了相思之情,意境頗似《楚辭》中“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被東坡言為“露花倒影柳屯田”的柳七有一句“想佳人倚樓長望,幾回天際識歸舟”當是從此處化出,痕跡畢露,亦可見飛卿之詞影響甚遠。另外名篇《更漏子》下闕不可不論及: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夜雨為思,道盡了離愁別恨之痛。語彌淡,情彌苦。凄麗而有情致。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論及孟襄陽名聯“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千古之警句。細細看來,飛卿之詞實得襄陽之妙。詞以境界為最上,飛卿此篇意境造得精致,也無怪乎清人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稱此章自是絕唱,為飛卿之冠。余認為評價端的正好。
溫庭筠與李商隱一生交好。義山亦為寫情高手,系列的《無題》組詩讓人解讀起來如墮霧里。兩人文思相近。計有功《唐詩記事》中記載:彥博裔孫,與李商隱俱有才名,號溫李。兩人少就相識,皆為令狐楚府之門客,兩人一起吟詩作賦,琴瑟共御,有高山流水之情。義山詩集里存有兩首寫給飛卿的詩作,
《聞著明兇問哭寄飛卿》
昔嘆讒銷骨,今傷淚滿膺。空余雙玉劍,無復一壺冰。
江勢翻銀礫,天文露玉繩。何因攜庾信,同去哭徐陵。
《有懷在蒙飛卿》
薄宦頻移疾,當年久索居。哀同庾開府,瘦極沈尚書。
城綠新陰遠,江清返照虛。所思惟翰墨,從古待雙魚。
兩詩敘述了義山的落魄之苦,寡不得志。被傾軋于黨爭之下,同時又追憶了兩人舊日的深情厚意。令人不禁滿目蕭涼悲澀,不忍卒讀。
飛卿與才貌雙絕的唐三大女詩人之一的魚幼薇也有過一段清澈綺麗的故事。魚幼薇出生于一個書香門弟之家,在父親的調教和培養下幼有詩名,詩作在當時已被傳誦。然命途多舛,先父過早地逝去,為生活所逼,母女迫而居于平康里章臺之地,只為了多為人洗衣多掙得些供生計的細碎錢兩。
小幼薇的詩名和才華被當時以為文人所賞識,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溫庭筠。當他踏進魚家院落門前的那一刻,講注定了有一位才女的橫空出世冠滿京華。從此,小幼薇成了飛卿的弟子。他指導她學問的同時并接濟小幼薇母女的生活。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師生、似父女,更多似摯友。
溫庭筠離開長安,因徐商鎮襄陽被辟為巡官,此年的飛卿已是五十六高齡。
小幼薇在長安想起了遠方的故人,秋節將至,她的思念一日濃似一日。故寄詩一首《寄飛卿》 :
階砌亂蛩鳴,庭柯煙露清。 月中鄰樂響,樓上遠山明。
珍簟涼風著,瑤琴寄恨生。 嵇君懶書札,底物慰秋情。
里面可見一絲懵懂的若明若暗的少女情懷,但是對于幼薇的傾訴,飛卿未置以回復,他知道他不可以,他的年事已高,不可以去誤了這樣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子。他只有無言以對,頗有些當年陸羽對李季蘭的無奈心境。
幼薇忍顧不住自己對飛卿的思念之情,離寄詩的時間已是數月有余。秋盡冬來,又至洞庭波兮木葉下的時分,于是又修書一封,遙寄一首《冬夜寄溫飛卿》 :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沈。
疏散未聞終隨愿,盛衰空見本來心;幽棲莫定梧桐樹,暮雀啾啾空繞林。
飛卿始終沒有接受幼薇的多情,還是像平常待她。只是神女有意,襄王無情。飛卿終替幼薇尋得一處好姻緣。即文才了得的新近少年李億。也許飛卿心中有過一陣淡淡的失落,但應是很快就平復了過來,因為他為自己深深牽掛的幼薇尋得了良好的歸宿。
然天終不遂人愿,也許是天妒紅顏,幼薇卻不能和李億長相廝守,為那一跋扈女人而終生郁憤。只能在咸宜觀終其歲月青春。她思慕過,悔恨過,也許在她心中始終長存有飛卿那抹高大的身影。
《唐詩記事》里言飛卿的晚景極其凄涼,不檢形跡,窮困潦倒。與貴胄裴減,令狐高等蒲飲狎昵,因窮迫乞于揚子夜,夜巡兵責其醉而犯夜,而遭毒打,令人寒心。
一代詞人竟然淪落到如此下場,讓人不禁也要為之清淚暗灑。然歷史終會記住他,我們也會永遠緬懷這一落寞風流才子。
溫庭筠的詩《望江南》是什么意思?
望江南
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pin)洲。
譯文:
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千帆過盡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蘋洲上。
本詞表現了一位因心上人遠行而獨處深閨的女子的生活狀況的內心感情。寫一女子登樓遠眺、盼望歸人的情景,表現了她從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腸斷”的感情。
課文研讀:
這是在中晚唐詞體初興時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溫庭筠是詩人,也兼工詞,有“花間鼻祖”之稱。他的詞多寫閨情,音律和諧,主導風格艷、精巧,在詞史上有較大影響。溫詞也有寫得清新、明快的,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這首小詞表現了一位因心愛的人遠行而獨處深閨的女子的生活狀況和內心情感。開頭一句“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是寫她清晨起來梳洗完畢后,在樓上憑欄眺望。在這里,作者含蓄地交代了兩層意思:一是特別突出了一個“獨”字,說明她是在等候遠行愛人的歸來;二是“女為悅己者容”,她早起梳妝打扮,是相信愛人今天必定會回來。寥寥數字便簡明地寫出了這一女子孤單寂寞的生活處境和盼望心上人歸來的殷切心情。同時又自然地引出了一個懸念:行人到底歸來沒有?下面寫道:“過盡千帆皆不是”,她看到許許多多帆船從樓前駛過,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歸舟。作者通過她看遍一艘艘駛過的客船,來寫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體現了她從希望到失望的心理變化過程與內心的痛苦。下面一句“斜暉脈脈水悠悠”是寫夕陽即將西下,江水不斷東流的自然景象,同時也是在表達這一女子的思想情緒。她從清晨到黃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結果是“過盡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終究沒有回來。江水悠悠,預示著她明天、后天還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預示著她的孤獨生活也將不斷地持續下去。最后一句“腸斷白洲”,說明她把視線從“千帆”“斜暉”和江水那里收攏回來,集中在“白洲”,那是她當初同愛人分手的地方,當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腸寸斷的地方。
這是一首風格清新、明快的小詞,不到30個字,卻容納了很多內容:就時間而言,從清晨寫到黃昏;就景物而言,從樓頭、千帆,寫到斜暉、江水,又寫到白洲;就人物內心情感而言,從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腸斷”。景物層出,情感起伏。全詞沒有粉飾、刻板之語,多用白描、直敘的手法,卻又含蓄、細膩。
溫庭筠的千古名作《望江南·梳洗罷》只有27句,為什么能成為千古名作?
溫庭筠的千古名作《望江南·梳洗罷》只有27句,為什么能成為千古名作?因為是好詩。這首詩出自溫庭筠的《望江南》。原詩的內容。洗漱完畢后,我獨自倚在望江樓上。千帆過盡,斜陽水長,腸斷白頻洲。這是一首關于女孩冤屈的小詩。詞人以江水、遠帆、斜陽為背景,抓住了倚樓而望的情景,塑造了一個含悲帶恨盼夫歸的思婦形象。整首詞表達了女主人公從希望到失望,最后到 "心碎 "的心情,感情真摯,情真意切。
這首詞的主旨是梳洗完畢后,我獨自倚在建在河邊的望江樓上。過往的千帆競發,沒有伊人的扁舟,只剩下夕陽的微弱余輝和河水的靜靜流淌。斷腸的思念被鎖在水中的白蘋果里。早晨起床,刷牙洗臉,梳頭是很正常的事,但這里的 "梳頭 "包含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和情緒。因為女人知道今天是伊人回家的日子,所以她一早就從夢中醒來,仔細梳理自己。她一大早就從夢中醒來,小心翼翼地打扮自己。
這首詞以江水、遠帆、斜陽為背景,截取了倚樓而望的場景,在空曠疏朗的筆墨中,塑造了一個懷著悲憤和仇恨期待丈夫歸來的思婦形象。整首詞表達了女主人公從希望到失望,最后到 "心碎 "的感情,感情真摯、真切,語言精煉、含蓄。這是唐代文人溫庭筠寫的一首詩。這是一首關于女人的怨恨的小詩。溫庭筠是唐代的詩人和詞人。本名祁,字飛卿,太原祁人(今山西祁縣東南)。他是個天才,文思敏捷。每逢科舉考試,他都會用官話押韻,雙手八叉,形成八個韻腳。原文如下。洗漱完畢,獨倚望江樓。水悠悠,光脈脈。我的心在白蘋洲上破碎
譯文如下。梳洗完畢后,我獨自上了望江樓,倚著柱子凝視江面。數以千計的船只經過,但我所希望的人都沒有出現。太陽的余輝在河面上跳動,河水緩緩流淌,思念的柔腸在白蘋果島上徘徊。延伸。這是一首閨閣詞,寫一個在樓頭苦苦思索的女子,尋找一個不會回來的人。它只有二十七個字,是這首詞中的一個小令。"作歌之難,猶如作詩之難。
溫庭筠在怎樣的背景下寫《望江南》的????
望江南
【晚唐】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干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這是一首寫離情愁思之詞。一個女子,清早梳妝打扮,倚靠欄桿,眺望江面,期待著愛人的帆船歸來。然而從早晨到日暮。干帆過盡,始終不見愛人蹤影,因而"腸斷白蘋洲。“過盡干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是寫景抒情,生動含蓄地刻劃出了思婦對愛人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過盡干帆,可見思婦望江時間過長。她獨倚江樓眼望江面對每一只船都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希望朝思暮想的愛人正在那駛過來的某一只小船上,但熱切的希望被無情的現實所粉碎。過盡千帆皆不是“皆不是”三個字包含了多少情思。有焦灼而又充滿希望的等待,有失望苦惱的無奈,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畢現。”斜暉脈脈水悠悠"境界擴大,于廣闊的畫面之中包蘊了豐富的內容。干帆過后,不見愛人,看帆徒使人傷感,不看也罷,她把目光投向那水天相接的遠處,但見一抹斜陽靜靜地照著江面,江水無語東流。面對此景,“此時無聲勝有聲”,主人公孤獨寂寞之感便真切呈現于讀者眼前。
淺析唐.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望江南.梳洗罷》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詞作,這是一首寫閨怨的小令。溫庭筠是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溫庭筠是花間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花間鼻祖”之稱。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清晨,陽光普照大地,鳥兒在林間穿梭鳴叫,女子早早起床梳洗打扮。她細心描畫著眉眼,涂著胭脂點著朱唇,心里漾著喜悅的光波。梳洗罷,她登上高樓遠眺,希望看到情郎熟悉的身影。自他離開后,她日日獨倚高樓遠眺,夜夜孤枕難眠,思君之情折磨得她寢食難安。
江面上劃過一只只帆船,直到千帆過盡,那個熟悉的身影還是沒有出現。她獨倚高樓,從朝霞滿天到斜暉脈脈,滿心的歡喜化為了烏有,失望充斥著她的心胸,她的眼淚不由自主地順腮而下。夕陽和江水也似乎感受到了她無盡的愁苦,沉默地流著,怕驚擾到她。江中孤獨的白蘋洲就如孤獨的自己,滿是凄涼,當初她與愛人在這里分手,如今只有悠悠的江水裹挾著無盡的愁怨流過它的身旁,白蘋洲似也籠罩著濃重的愁怨。這落寞的情景不由叫人愁腸寸斷。
“脈脈”、“悠悠”、“腸斷白蘋洲”,將思婦內心的惆悵愁苦表露無遺,一個失望、落寞、愁苦的思婦形象躍然紙上。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