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曙是哪里的人(司空圖和司空曙是一個人嗎?)
很多朋友對于司空曙是哪里的人和司空圖和司空曙是一個人嗎?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司空曙是何許人也??
司空曙 司空曙(約720-790?),姓名: 司空曙 〔唐〕(約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初,(唐才子傳作文明。此從新唐書)廣平(今屬河北省)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同時期作家: 盧綸 錢起 韓翃
所屬文學時期: 隋唐五代文學
所屬流派: 大歷十才子。生卒年均不詳,約唐代宗大歷初前后在世。磊落有奇才,與李約為至交。性耿介,不干權耍。家無擔石,晏如也。嘗因病中不給,遣其愛姬。韋辠節度劍南,辟致幕府。授洛陽主簿。未幾,遷長林縣丞。累官左拾遺。終水部郎中。曙詩有集二卷,登進士第,不詳何年。曾官主簿。大歷五年任左拾遺,貶長林(今湖北荊門西北)丞。貞元間,在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幕任職,官檢校水部郎中,終虞部郎中。曙為盧綸表兄,亦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其詩多為行旅贈別之作,長于抒情,多有名句。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閑淡,語近性情。"(《唐音癸簽》卷七)有《司空文明詩集》。字文明,一作文初,廣平(郡治今河北永年東南)人。曾舉進士,為劍南節度使幕府,官水部郎中,為“大歷十才子”之一,其詩樸素真摯,情感細膩,多寫自然景色和鄉情旅思,長于五律。詩風閑雅疏淡。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喜見外弟盧綸見宿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
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賊平后送人北歸
世亂同南去,時清獨北還。
他鄉生白發,舊國見青山。
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
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顏。
別盧秦卿
知有前期在,難分此夜中。
無將故人酒,不及石尤風。
江村即事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司空曙是哪個朝代的 歷史上司空曙是怎樣的人
司空曙,經常看武俠小說的武俠迷估計會很熟悉,尤其是經常讀古龍小說的武俠迷一定不會陌生。司空曙是古龍小說《蕭十一郎》里面的角色,號稱“鐵臂鷹王”,在小說的故事中,他名氣很大,但是由于剛正不阿而被殺,不過他并不是主要角色。其實現實中司空曙是存在,那么,司空曙是哪個朝代的?
一、司空曙真實形象
在小說中司空曙是一個大俠,他武功卓越,他名噪一時,他性格冷淡。但是在現實中司空曙和小說里卻可以說是完全不同兩個人,現實中司空曙實際上是一個詩人,屬于那種手無縛雞之力文質彬彬才子。這么一個與小說里相去甚遠的人,其實是一個唐朝大才子,不過他主要活動時間并不清楚,他的出生與去世年月都是不詳。
他在唐朝是大歷十才子之一,曾經進士及第,并且當過虞部郎中,要說這個真實司空曙與小說里的司空曙有什么相似之處,那恐怕就是那耿直的性格,小說里司空曙因為不愿為“天宗”效力而被殺,現實中司空曙則是不依附權貴,官場上并不順利,家境也不是很富有。
二、司空曙生平
歷史上司空曙,出生于永年縣,當過左拾遺官,后來又被貶謫到長林丞,也曾官拜郎中。他的官途不是很順利,相反的,他在文學上成就則要比官場上顯著的多。司空曙寫過不少的優秀詩篇以及文章。雖然不清楚他具體是活動于何時,但是根據他寫過的詩篇《賊平后送人北歸》中提到安史之亂可以看出,司空曙主要是活動于唐末時期,而且主要是在安史之亂后。
司空曙整個人生并不算好,官途不順,又恰逢亂世,能留下眾多詩篇,以才子身份名傳于世實屬不易。英雄不問出處,雖然歷史對司空曙記載并不多,而且還有很多關于其出身的疑問存在,但是司空曙留給我們詩篇才是最為珍貴,他用自己詩句描繪著唐王朝衰敗,用筆觸講述著時代流動。
明朝十大才子
中國古代,不僅有十大美女,十大帥哥,還有十大才子他們分別是宋文學家蘇軾,唐詩人李白,清小說家曹雪芹,戰國末期楚國辭賦家屈原,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徐渭,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李贄,西漢時期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司馬遷,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明代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漢魏文學家曹植。[1]
峽口送友人翻譯
【峽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峽口花飛欲盡春,天涯去住淚沾巾。
來時萬里同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峽口花已飛落,知道春將逝去。惜春之情奠定了全文悲的情調。“天涯”二字讓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思念或是生離,“淚沾巾”將更多的可能留給了生離。別情總是最傷感最纏綿的,而客中送客更是悲苦深刻。寄身是客本已凄涼,又遇別客情,則比一般的送別更加的悲凄。哀傷自己異鄉為客,無論是物質和精神都沒有寄托和依靠,缺乏安全感和安定感,總感覺人在虛里飄。難得結交一摯友,可是如今卻要話別,別情可謂凄涼入骨。作者將別情融入自己的身世處境,情感更加的深刻復雜。
附加:
司空曙,字文明(一作初),廣平人。登進士第,從韋皋于劍南。貞元中,為水部郎中,終虞部郎中,詩格清華,為大歷十才子之一。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賊平后送人北歸原文及賞析
賊平后送人北歸
司空曙〔唐代〕
世亂同南去,時清獨北還。
他鄉生白發,舊國見青山。
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
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顏。
鑒賞
這首詩寫于平定“安史之亂”之后,意在傷己獨留南方,不能與朋友同來同返,并抒發了對亂后形勢的憂慮之情。
詩題為“賊平后送人北歸”,“賊平”,指公元763年夏歷正月,叛軍首領史朝義率殘部逃到范陽,走投無路,自縊身亡,“安史之亂”最終被朝廷平定。“北歸”,指由南方回到故鄉,《新唐書》載司空曙為廣平人,這個“廣平”,據考證當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內,是“安史之亂”的重災區。
“世亂同南去,時清獨北還。”首聯交代送人北歸的原因,抒寫自己不能還鄉的痛苦,“世亂”之時,司空曙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難,如今天下已經太平,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滯留他鄉,“獨”字含義豐富,一指友人獨自北還,一指自己獨不得還,含有無限悲感。
“他鄉生白發,舊國見青山。”上句“生白發”亦有雙重涵義:一是形容亂離中家國之愁的深廣,一是說時間的漫長,從戰亂開始到結束,前后歷時九年。“舊國”指故鄉,“見青山”是說假如友人回到故鄉,田園廬舍肯定是一片廢墟,所見也惟有青山如故。從這句起,以下都是想象北歸人途中的心情和所見的景物。律詩講究“起承轉合”,一般在第三聯轉折,此詩卻在第二聯完成“承”、“轉”,章法上別具一格。
“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頸聯及尾聯單從友人方面落筆。“曉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繁星”句虛擬其晚宿情景。這一聯點明“殘壘”,即殘破的壁壘,泛指戰爭遺留下來的痕跡。“故關”,為兵家必爭之地,估計也殘破不堪了。因而這一聯著重寫“賊平”后殘破、荒涼之景,筆力所致,“描盡亂離之后荒亂風景”(王文濡《歷代詩評注讀本》)。
“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顏。”尾聯繼續虛寫友人歸途中所見所感。上句寫景,“禽”和“草”本無知覺,而曰“寒禽”、“衰草”,正寫出詩人心中對亂世的感受。下句直接寫“愁”,言愁無處不在,“愁”既指友人之愁,也兼含作者之愁,這里與一、二兩聯遙相呼應,針線細密,用筆嫻熟。
這是一首酬贈詩,這類題材在“大歷十才子”集中比比皆是,但多數思想平庸,藝術才力貧乏,缺少真情實感,這首詩卻能獨辟蹊徑,通過送北歸的感傷寫出“舊國殘壘”、“寒禽衰草”的.亂后荒敗之景,由送別的感傷推及時代的感傷、民族的感傷。
司空曙
司空曙(720年-790年),字文初(《唐才子傳》作文明,此從《新唐書》),廣平府(今河北省永年縣。唐時廣平府轄區為現在的廣平縣和永年縣等。依《永年縣志》記載,司空曙為今天的永年縣)人,唐朝詩人,約唐代宗大歷初前后在世。司空曙為人磊落有奇才,與李約為至交。他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同時期作家有盧綸,錢起,韓翃等。他的詩多幽凄情調,間寫亂后的心情。詩中常有好句,如后世傳誦的“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像是不很著力,卻是常人心中所有。
關于司空曙是哪里的人和司空圖和司空曙是一個人嗎?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