裳裳者華出自哪里(裳裳者華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裳裳者華出自哪里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裳裳者華什么意思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裳裳者華,其葉湑兮。我覯之子,我心寫兮,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乎——什么意思啊?表達的是什么
“裳裳者華,其葉湑兮。我覯之子,我心寫兮,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乎”的意思是:
花兒朵朵在盛開,葉兒繁茂長勢旺。我遇見了那個人,我的心啊真舒暢。我的心啊真舒暢,于是有了安樂的地方。
出自:《詩經》
全文:
裳裳者華,其葉湑兮。我覯之子,我心寫兮,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乎。
裳裳者華,蕓其黃矣。我覯之子,維其有章矣;維其有章矣,是以有慶矣。
裳裳者華,或黃或白。我覯之子,乘其四駱;乘其四駱,六轡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維其有之,是以似之。
翻譯:
花兒朵朵在盛開,葉兒繁茂長勢旺。我遇見了那個人,我的心啊真舒暢。我的心啊真舒暢,于是有了安樂的地方。
花兒朵朵在盛開,鮮亮艷麗黃又黃。我遇見了那個人,他的服飾有文章。他的服飾有文章,于是有了喜慶的排場。
花兒朵朵在盛開,有黃有白多嬌艷。我遇見了那個人,四匹黑鬣白馬駕在前。四匹黑鬣白馬駕在前,六根韁繩光滑又柔軟。
要向左啊就向左,君子應付很適宜。要向右啊就向右,君子發揮有余地。因他發揮有余地,所以后嗣能承繼。
擴展資料:
“裳裳者華,其葉湑兮。我覯之子,我心寫兮,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乎”出自《詩經》,《詩經》的成書過程以及背景:
《詩經》約成書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詩》,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稱。
因為后來傳世的版本中共記載有311首,為了敘述方便,就稱作“詩三百”。之所以改稱《詩經》,是由于漢武帝以《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的緣故。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最早的記錄為西周初年,最遲產生的作品為春秋時期,上下跨度約五六百年。產生地域以黃河流域為中心,南到長江北岸,分布在陜西、甘肅、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經文史專家考定,《詩經》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滅商(前1066年)以后產生的。
《周頌》時代最早,在西周初年產生,是貴族文人作品,以宗廟樂歌、頌神樂歌為主,也有部分描寫農業生產。
《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時期的產物,是中國上古僅存的史詩。
關于《大雅》這十八篇的創作年代,各家說法不同:鄭玄認為《文王之什》是文王、武王時代的詩,《生民之什》從《生民》至《卷阿》八篇為周公、成王之世詩。朱熹認為:“正《大雅》……多周公制作時所定也。”但均認為“正大雅”是西周初年之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詩經
裳裳者華,蕓其黃矣的意思?
出自《詩經·小雅·裳裳者華》意為:鮮亮的花兒,色彩多么濃艷啊。
形容一個人又帥又有才的詩句
1. 關于一個人帥的詩句
關于一個人帥的詩句 1.形容一個人很帥的古詩
《洛陽陌》
唐代:李白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
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譯文:那個面白如玉的是誰家的少年郎?他已回車過了天津橋。在城東的大道上看花,驚動得洛陽人都來看他。
擴展資料: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洛陽陌》第一句通過借用西晉文人潘岳在洛陽街道上的風流故事,來進一步描繪出了洛陽富貴人家子弟駕駛香車寶馬在城東看桃花的一番生動的景象。
而后一句寫的是白玉郎本來是想悄悄的看這景象,不想驚動任何人,但是卻是在下車觀看桃花時驚動了洛陽人,白玉郎相貌長得真俊啊,花兒都比不上。
“白玉誰家郎”借用了西晉文人潘岳在洛陽道上的風流韻事,“回車渡天津”句,將筆墨集中于洛陽貴公子出游回車過橋之狀,間接陳述出洛陽繁華風物及士女冶游盛況。
“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句,“東陌”是洛陽城東的大道,那里桃李成行,每到陽春時節,城中男女多去那里游樂賞花。此句描繪出白玉郎本不想驚動世人,觀賞桃李花美時卻驚動洛陽人的熱鬧景象,頗具戲劇色彩和民歌風味。
洛陽人多喜歡于橋上閑步顧盼周圍美景,而在橋上行走也成為期望獲得游人關注的一種方式。詩人提到高車軒駕中的如玉少年,兼有魏晉風流般的行為舉止,借一個女子的口吻,描繪其眼中所見情郎的身影,突顯出其春情春思,可謂春風得意。
全詩語言率直自然,確實是“清水芙蓉”,間接地寫城東桃李花美,熙熙攘攘,觀賞人多。雖然詩中沒有具體描繪“白玉郎”的美貌,而是寫白玉郎在東陌看花時驚動了洛陽人,以此贊美洛陽的春景和游人的熱鬧景象,令人流連忘返。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洛陽陌
2.形容男人帥的古詩有哪些
1、《公子行》唐代孟賓于
錦衣紅奪彩霞明,侵曉春游向野庭。
白話譯文
富貴人家的公子們穿著錦緞做的比彩霞還要鮮艷的衣服,一大清早就騎著馬去野外游春。
2、《飲中八仙歌》唐代杜甫
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白話譯文
舉杯飲酒時,常常傲視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樹臨風。
3、《小雅·裳裳者華》先秦佚名
我覯之子,乘其四駱。乘其四駱,六轡沃若
白話譯文
遇見這位賢君子,駕著四馬氣昂揚。駕著四馬氣昂揚,六根韁繩閃著光。
4、《擬沈下賢唐》唐代李商隱
河陽看花過,曾不問潘安
白話譯文
去河陽看花,不去問潘安這個人。
5、《國風·衛風·淇奧》先秦佚名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白話譯文
高雅先生是君子,學問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公子行
搜狗百科-飲中八仙歌
搜狗百科-小雅·裳裳者華
搜狗百科-擬沈下賢
搜狗百科-國風·衛風·淇奧
3.描寫人帥的詩句
1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王圭)代,帝自捉刀立床頭。
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 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2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
既啖,大汗出,以朱 衣自拭,色轉皎然。3魏明帝使后弟毛曾與夏侯玄共坐,時人謂「蒹葭倚玉樹。
」4時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懷」,李安國「頹唐如玉山之將崩。」5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
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云:「肅肅 如松下風,高而徐引。
」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 玉山之將崩。」6裴令公目王安豐:「眼爛爛如巖下電。
」7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
左太沖絕 丑,亦復效岳游遨,于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8王夷甫容貌整麗,妙于談玄,恒捉玉柄麈尾與,手都無分別。
9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時人謂之連璧。10裴令公有俊容姿,一旦有疾至困,惠帝使王夷甫往看。
裴方向壁臥,聞王使至,強 回視之。王出,語人曰:「雙眸閃閃若巖下電,精神挺動,體中故小惡。
」11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答曰:「君未見其父耳。
」12裴令公有俊容儀,脫冠冕,粗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見者曰:「見裴叔 則,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13劉伶身長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14驃騎王武子是衛□(王介)之舅,俊爽有風姿。
見□(王介),輒嘆曰:「珠玉在 側,覺我形穢。」15有人詣王太尉,遇安豐、大將軍、丞相在坐。
往別屋,見季胤、平子。還,語人 曰:「今日之行,觸目見琳瑯珠玉。
」16王丞相見衛洗馬,曰:「居然有羸形,雖復終日調暢,若不堪羅綺。」17王大將軍稱太尉:「處眾人中,似珠玉在瓦石間。
」18庾子嵩長不滿七尺,腰帶十圍,頹然自放。19衛□(王介)從豫章至下都,人聞其名,觀者如堵墻。
□(王介)先有羸疾,體不 堪勞,遂成病而死,時人謂看殺衛□(王介)。20周伯仁道桓茂倫:「□(上山下欽)崎歷落,可笑人。
」或云謝幼輿言。21周侯說王長史父:「形貌既偉,雅懷有概,保而用之,可作諸許物也。
」22祖士少見衛君長云:「此人有旄杖下形。」23石頭事故,朝廷傾覆,溫忠武與庾文康投陶公求救。
陶公云:「肅祖顧命不見及。且蘇峻作亂,釁由諸庾,誅其兄弟,不足以謝天下。
」于時庾在溫船后,聞之,憂怖無計。別日,溫勸庾見陶,庾猶豫未能往。
溫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見之,必無憂也。」庾風姿 神貌,陶一見便改觀,談宴竟日,愛重頓至。
24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氣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樓理詠,音調始遒,聞 函道中有屐聲甚厲,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許人步來,諸賢欲起避之,公許云:「諸君少 住,老子于此處興復不淺。
」因便據胡床,與諸人詠謔,竟坐甚得任樂。后王逸少下,與丞 相言及此事,丞相曰:「元規爾時風范,不得不小頹。
」右軍答曰:「唯丘壑獨存。」25王敬豫有美形,問訊王公。
王公撫其肩曰:「阿奴恨才不稱!」又云:「敬豫事事 似王公。」26王右軍見杜弘治,嘆曰:「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
」時人有稱王長史 形者,蔡公曰:「恨諸人不見杜弘治耳!」27劉尹道桓公:鬢如反猬皮,眉如紫石棱,自是孫仲謀、司馬宣王一流人。28王敬倫風姿似父。
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從大門入。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 鳳毛。
」29林公道王長史:「斂衿作一來,何其軒軒韶舉!」30時人目王右軍「飄如游云,矯如驚龍。」31王長史嘗病,親疏不通。
林公來,守門人遽啟之曰:「一異人在門,不敢不啟。」 王笑曰:「此必林公。
」32或以方謝仁祖不乃重者,桓大司馬曰:「諸君莫輕道,仁祖企腳北窗下彈琵琶,故 自有天際真人想。」33王長史為中書郎,往敬和許。
爾時積雪,長史從門外下車,步入尚書,著公服,敬 和遙望,嘆曰:「此不復似世中人!」34簡文作相王時,與謝公共詣桓宣武。王□(王旬)先在內,桓語王:「卿嘗欲見相 王,可住帳里。
」二客既去。桓謂王曰:「定如何?」王曰:「相王作輔自然湛若神君。
公 亦萬夫之望,不然,仆射何得自沒?」35海西時,諸公每朝,朝堂猶暗;唯會稽王來,軒軒如朝霞舉。36謝車騎道謝公:「游肆復無乃高唱,但恭坐捻鼻顧睞,便自有寢處山澤間儀。
」37謝公云:「見林公雙眼黯黯明黑。」孫輿公見林公:「棱棱露其爽。
」38庾長人與諸弟入吳,欲住亭中宿。諸弟先上,見群小滿屋,都無相避意。
長仁曰:「我試觀之。」乃策杖將一小兒,始入門,諸客望其神姿,一時退匿。
39有人嘆王恭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
4.詩經中表達一個人帥的句子
1、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
出自:春秋·佚名《國風·魏風·汾沮洳》。
譯文:你看那個勤勞的小伙子啊,長得那樣英俊如鮮花怒放。他是那樣英俊如鮮花怒放,和王公家的官兒太不一樣!
2、我覯之子,乘其四駱。乘其四駱,六轡沃若。
出自:春秋·佚名《小雅·裳裳者華》。
譯文:遇見這位賢君子,駕著四馬氣昂揚。駕著四馬氣昂揚,六根韁繩閃著光。
3、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出自:《國風·衛風·淇奧》
譯文:高雅先生是君子,學問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態莊重胸懷廣,地位顯赫很威嚴。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見難忘記心田。
4、彼其之子,美無度。美無度,殊異乎公路。
出自:《國風·魏風·汾沮洳》
譯文:瞧我那位意中人,英俊瀟灑美無匹。英俊瀟灑美無匹,公路哪能比得上。
5、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出自:《詩經·國風·秦風·無衣》
譯文: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長袍。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戈與矛,殺敵與你同目標。
5.形容一個人很帥、或者很美麗的句子,要很多很多,謝謝~
國色天香 傾城傾國 沉魚落雁 閉月羞花 如花似玉 花容月貌 美若天仙 艷如桃李 蛾眉曼睩 蛾眉螓首 皓齒朱唇 韶顏稚齒 仙姿佚貌 梳云掠月 賢賢易色 云容月貌 天資國色 絕色傾城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西漢李夫人) 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韋莊 月出佼兮,佼人撩兮.--- 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
---宋玉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干。
-李白(楊貴妃)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同上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同上 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聘聘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其一》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
效顰莫笑東鄰女,頭白溪邊尚浣紗。--林黛玉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
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何思澄《南苑逢美人》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 梨花一枝春帶雨----同上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蘇軾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輕羅小扇白蘭花,纖腰玉帶舞天紗.疑是仙女下凡來,回眸一笑勝星華. 俊眉修眼,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
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水湄蘭杜芳,采之將寄誰。
瓠犀發皓齒,雙蛾顰翠眉。紅臉如開蓮,素膚若凝脂。
綽約多逸態,輕盈不自持。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武平一 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臉若銀盤,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 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何彼濃矣,華若桃李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娟。
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
柔情綽態,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
“休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
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
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曹植 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 雙眸剪秋水,十指撥春蔥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著流紈素,耳垂明月當。指若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折莖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 秀色空絕世,馨香為誰傳? 質傲清霜色,香含秋露華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 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枝葉垂鬢唇。
背后何所見, 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 鑾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巡, 當軒下馬入錦茵。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杜甫 低鬟向綺席,舉袖拂花黃,燭送空回影,衫傳篋里香,當由好留客,故作舞衣長。
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后柳無力,斜曳裾時云欲生。
舞轉回紅袖,歌愁斂翠鈿。滿堂開照曜,分座儼嬋娟。
回履裾香散,飄衫釧響傳,低釵依促管,曼睇入繁弦。 依歌移弱步,傍燭艷新妝,徐來翻應節,亂去反成行。
一翦秋水神魅魂, 半曲清歌影若飄。 水袖擊破霜里月, 羅裙掃碎暗香疏。
曼珠彼岸引三生, 菩提非樹惹凡塵。 似葉如風難吹雪, 最是無情也動人。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鎮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甜蜜的憂愁-------徐志摩 最妙的--- 是那雙亮麗的眸子 暗含著淡淡憂郁的神情 仿佛清愁洗過的一般-----------筱文秀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此佳句留自西漢李夫人所著的《佳。
6.描寫男生帥氣的詩句有哪些
1、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杜甫《飲中八仙歌》
釋義:舉杯飲酒時,常常傲視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樹臨風。
2、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佚名《淇奧》
釋義:高雅先生是君子,學問切磋更精湛。
3、郎艷獨絕,世無其二。——郭茂倩《白石郎曲》
釋義:這樣的少年,世上有一個就足夠了。
4、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佚名《詩經》
釋義:山上有茂盛的扶蘇,池里有美艷的荷花。沒見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見你這個小狂徒。
5、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
釋義:嵇康高大魁梧,風采秀美,瀟灑英俊。
6、為人潔白兮,鬑鬑頗有須。 ——羅敷《陌上桑》
釋義:他皮膚潔白,有一些胡子。
7、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
釋義:為人高峻絕倫,就連醉態也如玉山將傾。
8、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
釋義:見過他的人都說他外表清朗挺拔。
9、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葉迷《木玉成約》
釋義:女子容顏美麗傾城,翩翩公子絕世無雙。
10、河陽看花過,曾不問潘安。——李商隱《擬沈下賢唐》
釋義:去河陽看花,不去問潘安這個人。
詩經 菁菁者莪
《詩經:菁菁者莪》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既見君子,樂且有儀。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
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泛泛楊舟,載沉載浮。
既見君子,我心則休。
注釋:
1、菁菁:草木茂盛。莪:莪蒿,又名蘿蒿,一種可吃的野草。
2、阿:山坳。
3、儀:儀容,氣度。
4、沚:水中小洲。
5、錫:同賜。朋:上古以貝殼為貨幣,十貝為朋。王國維《說玨朋》云:古制貝玉皆五枚為一系,二系一朋。
6、休:喜。
譯文:
莪蒿蔥蘢真繁茂,叢叢生長在山坳。
已經見了那君子,快快樂樂好儀表。
莪蒿蔥蘢真繁茂,簇簇生長在小洲。
已經見了那君子,我的心里樂悠悠。
莪蒿蔥蘢真繁茂,蓬蓬生長在丘陵。
已經見了那君子,心情勝過賜百朋。
楊木船兒在漂蕩,小舟上下隨波浪。
已經見了那君子,我的心里多歡暢。
賞析:
此的主旨,《毛詩序》說是樂育才,朱熹《詩集傳》則批評《毛詩序》全失詩意,認為此亦燕飲賓客之詩。今人多以為是古代女子喜逢愛人之歌。由于詩的境界的空泛性和意象的可塑性,對其內涵可以有不同的開掘和把握。《序》說流傳二千多年,影響至巨。人們說起《菁莪》,無不想起樂育才。而批評《毛詩序》全失詩意的朱子,在其《白鹿洞賦》中,亦有廣青衿之疑問,樂《菁莪》之長育的句子。此所謂習用典記,約定俗成者也。對詩的主題,不同的理解可以并存,似不必存此沒彼。這首詩的主題,愛情說更有啟發,證據之一是人們公認為《小雅》中典型描寫男女相悅之情的《小雅-隰桑》篇,同《菁莪》不論章法、句式都非常相似;前三章中既見君子句式一般無二,第四章都變換聲調,各自成章。
此詩前三章都以菁菁者莪起興,也可以理解成記實,然不必過于拘泥,因在彼中阿、在彼中沚、在彼中陵的植物,除了莪,當然還有很多,舉一概之而已。第一章,女子在莪蒿茂盛的山坳里,邂逅了一位性格開朗活潑、儀態落落大方、舉止從容瀟灑的男子,兩人一見鐘情,在女子內心深處引起了強烈震顫。第二章寫兩人又一次在水中沙洲上相遇,作者用一個喜字寫懷春少女既驚又喜的微妙心理。第三章,兩人見面的地點從綠蔭覆蓋的山坳、水光縈繞的小洲轉到了陽光明媚的山丘上,暗示了兩人關系的漸趨明朗化。錫我百朋一句,寫女子見到愛人后不勝欣喜,高興到勝過受賜百朋的程度。第四章筆鋒一轉,以泛泛楊舟起興,象征兩人在人生長河中同舟共濟、同甘共苦的誓愿。不管生活有順境,有逆境,只要時時有戀人相伴,女子永遠覺得幸福。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十六句,但把一個美妙動人的愛情故事表現得引人入勝。和《秦風-蒹葭》相比,《蒹葭》在水鄉澤國的氛圍中有一縷渺遠空靈、柔婉纏綿的哀怨之情,把一腔執著、艱難尋求但始終無法實現的惆悵之情,寄托于一派清虛曠遠、煙水蒙蒙的凄清秋色之中。而《菁莪》處處烘托著清朗明麗的山光和靈秀迷人的水色,青幽的山坡,靜謐的水洲,另是一番情致。兩首詩可謂珠聯璧合,各有千秋。如此絕妙的天地里,一對有情人相遇相識、相偎相依,此情此景,真令人如飲醇醪,心神俱醉。
詩經 裳裳者華
《詩經:裳裳者華》
裳裳者華,其葉湑兮。
我覯之子,我心寫兮。
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兮。
裳裳者華,蕓其黃矣。
我覯之子,維其有章矣。
維其有章矣,是以有慶矣。
裳裳者華,或黃或白。
我覯之子,乘其四駱。
乘其四駱,六轡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
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維其有之,是以似之。
注釋:
1、裳裳:猶堂堂,旺盛鮮艷的樣子。華:花。
2、湑:茂盛的樣子。
3、覯:遇見。
4、寫:通瀉,心情舒暢。
5、譽:通豫,安樂。
6、蕓:色彩濃艷。
7、章:紋章,服飾文采。
8、駱:黑鬣白馬。
9、沃若:光滑柔軟的樣子。
10、似:嗣,繼承祖宗功業。
譯文:
花兒朵朵在盛開,葉兒繁茂長勢旺。
我遇見了那個人,我的心啊真舒暢。
我的心啊真舒暢,于是有了安樂的地方。
花兒朵朵在盛開,鮮亮艷麗黃又黃。
我遇見了那個人,他的服飾有文章。
他的服飾有文章,于是有了喜慶的排場。
花兒朵朵在盛開,有黃有白多嬌艷。
我遇見了那個人,四匹黑鬣白馬駕在前。
四匹黑鬣白馬駕在前,六根韁繩光滑又柔軟。
要向左啊就向左,君子應付很適宜。
要向右啊就向右,君子發揮有余地。
因他發揮有余地,所以后嗣能承繼。
賞析:
詩前三章是結構相似的重調,每章的前兩句寫花起興,從其葉湑兮到蕓其黃矣再到或黃或白,將花繁葉茂的盛景充分地表露出來,也由此烘托出抒情主人公心中的無比歡娛。而我所遇的之子又是什么樣子呢?在首章,詩人只寫了自己的主觀心理感受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兮,心中煩憂盡瀉,充滿歡樂。是什么樣的人使得我如此歡悅?詩第二章給之子一個特寫鏡頭,這個鏡頭沒有對準他的面部,也沒有對準他的眼睛,而是對準其服飾:維其有章矣。這樣的敘說中滲透著贊美之情,因為服飾之美在先秦時期是身份和地位的外在表現。至此,詩人仍覺不足,又將目光轉向全景,在第三章寫之子的車馬之盛,乘其四駱,六轡沃若,十足風光,十分氣派。如此一層一層推進,在形象的跳躍式敘說中顯示出歡快的激情。詩若就此打住,便顯得情感過于淺直,而且缺少了雅詩中應有的那份平和與理性,于是詩第四章從節奏和用韻兩方面都變得舒緩起來,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從左右兩方面寫君子無所不宜的品性和才能,有了這方面的歌唱,使得前面三章的贊美有了理性依據。維其有之,是以似之,兩句總括全篇,贊美君子表里如一、德容兼美的風貌,以平和安詳作結。方玉潤《詩經原始》謂末章似歌非歌,似謠非謠,理瑩筆妙,自是名言,足垂不朽,極是。
整首詩以花起興,贊頌人物之美,節奏變化有致,結構收束得當,讀來興味盎然,且無阿諛之感,確是一首輕松歡快又不失穩當的雅詩。
詩經 碩鼠
《詩經: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
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
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適彼樂郊。
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注釋:
1、三歲:泛指多年。貫:事,侍奉。女:同汝,你。
2、顧:顧憐。 莫我肯顧:莫肯顧我。
3、逝:用作誓。去:離開。
4、德:這里的意思是感激。
5、愛:乃。直:同值,代價。
6、勞:慰勞。
7、 號:感激。
譯文: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卻從不顧憐我。
我發誓要離開你,去那安逸的樂土。
樂土樂土真安逸,是我理想棲身處。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卻從不顧憐我。
我發誓要離開你,去那安逸的樂土。
樂土樂土真安逸,是我理想棲身處。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禾苗。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卻從不犒勞我。
我發誓要離開你,去那安逸的樂郊。
樂郊樂郊真安逸,誰會長嘆加哭號!
賞析:
人和老鼠從來都是好朋友,盡管人們想出了許多難聽的詞來咒罵鼠輩,它們依然同人類形影不離。科學家們已經向我們證明,有人的地方必有鼠,有鼠的地方多半也有人。這世界上生存能力最強的兩種動物就是人和老鼠,同時也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兩種動物。這表明,鼠離不開人,人總有鼠伴隨著。它們雖然是冤家對頭,可是不是冤家又怎能攪在一起?為什么無數動物之中唯有老鼠同人攀親?科學家們能否回答這個人鼠之間的社會學問題? 認真想來,人鼠之間總有些不公平。人無需向鼠索取什么,也不是離開了鼠就無法生存,更不會把鼠當作珍稀動物倍加愛護,充其量拿鼠開開玩笑,逗逗樂,編出老鼠嫁女一類的故事和生肖屬相聊以解悶。這已算很看得起鼠輩了。要真正喊打過街老鼠,未必會像打落水狗那樣下得了狠心。這又足見在看得起之外再加上了惻隱之心。
反過來情形就大不一樣了。老鼠表面上似乎很懂得領人類的情,從不在光天化日之下出來偷雞摸狗,似乎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丑陋得鼠頭鼠腦,從不在大街上招搖過市。它們習慣于生活在黑暗的地洞之中,過看隱居的生活,但從來不愁吃穿住行。 有吃沒有穿就去人類那兒拿,只要有人在,就不愁生活沒來源,并且應有盡有。它們唯一的恐懼是某一天地球上的人全風光,那就真正斷絕了生活的來源。可是,至少在可以看得見的將來,老鼠的恐懼都只在理論上能夠成立,在實際上卻不會發生。所以,大可以放大膽地靠著人類過著舒適愜意的好日子。
人類不要小看鼠輩。跑是跑不掉的。人走到哪里,鼠就會跟到哪里。不需要對天指日的海誓山盟,絕對不必懷疑鼠輩的忠誠,它們會跟人類走遍海角天涯,決不反悔。
我們完全可以像先知一樣地預言,人類的樂上在哪里,鼠輩的樂上也就在哪里。
詩經 著
《詩經:著》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
尚之以瓊華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
尚之以瓊瑩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黃乎而,
尚之以瓊英乎而。
注釋:
1、俟:迎候。著:古代富貴人家正門內有屏風,正門與屏風之間叫著。古代婚娶在此處親迎。乎而:齊方言。作語尾助詞。
2、充耳:飾物,懸在冠之兩側。毛傳:充耳謂之瑱。古代男子冠帽兩側各系一條絲帶,在耳邊打個圓結,圓結中穿上一塊玉飾,絲帶稱紞,飾玉稱瑱,因紞上圓結與瑱正好塞著兩耳,故稱充耳。素、青、黃:各色絲線,代指紞。
3、尚:加上。瓊:赤玉,指系在紞上的瑱。華、瑩、英:均形容玉瑱的光彩,因協韻而換字。
譯文:
等我就在屏風前喲,帽垂絲帶在耳邊喲。
加上美玉多明艷喲。
等我就在庭院里喲,帽垂絲帶在耳際喲。
加上美玉多華麗喲。
等我就在廳堂上喲,帽垂絲帶在耳旁喲。
加上美玉多漂亮喲。
賞析:
此篇《毛序》、鄭玄箋皆以為是刺詩,孔穎達疏申述云:作《著》詩者,刺時也。所以刺之者,時不親迎,故陳親迎之禮以刺之也。姚際恒不以為然,他說:此本言親迎,必欲反之為刺,何居?此女子于歸見婿親迎之詩,今不可知其為何人,觀充耳以瓊玉,則亦貴人矣。(《詩經通論》)姚說可取。揣摩詩意,此當是女子回想出嫁時夫婿迎親情景的。據《儀禮-士昏禮》,新郎到女家迎親,新娘上車后,新郎得親自駕車,輪轉三周,再交給車手駕御,而自己則另乘車先行至自家門口等候,然后按照規定以次將新娘引進洞房。此詩把這一古老的結婚儀式寫得饒有情趣。
全詩三章九句,皆從新娘眼中所見來寫,戴君恩《讀詩臆評》謂其文言文句式奇怪,吳闿生《詩義會通》引舊評稱其文言文句式奇蛸。奇峭就在于九句詩中全不用主語,而且突如其來。這一獨特的文言文句式,恰切而傳神地表現了新娘此時的心理活動。當她緊隨著迎親車輛踏進婆家大門的那一刻,其熱鬧的場面是可想而知的,在場的左鄰右舍,親朋好友,誰不想一睹新娘的風采,然而新娘對著這稠密涌動的人叢,似乎漠不關心,視而不見,映進她眼簾的唯有恭候在屏風前的夫婿俟我于著,少女的靦覥,使她羞于說出他字,但從俟我二字卻能品味出她對他的綿綿情意和感受到的幸福。下兩句更妙在見物不見人。從新娘的心理揣測,她的注意力本來全集中在新郎身上,非常想把新郎端詳一番,然而在這眾目睽睽之下,她不敢抬頭仔細瞧。實際上,她只是低頭用眼角瞟了一下,全沒看清他的臉龐,所見到的只是他帽沿垂下的彩色的充耳和發光的玉瑱。這兩句極普通的敘說語,放在這一特定的人物身上,在這特殊的時刻和環境中,便覺得妙趣橫生、余味無窮了,給人以豐富聯想和審美的愉悅。
這首詩風格與《齊風-還》相近,也是三章全用賦體,句句用韻,六言、七言交錯,但每句用乎而雙語氣詞收句,又與《齊風-還》每句用常見的兮字收句不同,使全詩音節輕緩,讀來有余音裊裊的感覺。在章法上它與《詩經》中的典型篇章是那么不一樣,而又別具韻味,無怪乎清代學者牛運震要稱它是別調雋體
54《詩經·小雅·裳裳者華》
【原文】
裳裳者華,其葉湑兮。
我覯之子,我心寫兮。
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兮。
裳裳者華,蕓其黃矣。
我覯之子,維其有章矣。
維其有章矣,是以有慶矣。
裳裳者華,或黃或白。
我覯之子,乘其四駱。
乘其四駱,六轡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
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維其有之,是以似之。
【賞析】
1、《詩經》中有不少描寫青年男女相悅的歌詠,或旖旎或哀婉,真切而動人,穿越二千多年,依舊口齒留香,余音裊裊。
2、而這首《裳裳者華》則是描寫同性男子的相悅。二君子,德才兼備、大氣十足,作者難掩激動之情,惺惺相惜,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3、詩作嚴格按照比興手法,前三章結構相似,前兩句寫花,從“其葉湑兮”到“蕓其黃矣”最后“或黃或白”花葉繁茂,次第展開。
4、起興之后,直入主題,迫不及待地寫下自己內心的感受“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兮”真誠表達見君子歡喜的心情,馬上抓住你我的心,也想一睹其芳容。
5、二章特寫,遠望其服飾,非常出眾。人是衣裳馬是鞍;三章是全景,四匹高頭大馬,威武雄壯。
6、接下來是內在之美,不寫本人,先寫其左右侍從,襯托出主人的高貴與典雅。
7、“維其有之,是以似之。”最后兩句總括全篇。高度贊揚其內外一致,德才兼備的風貌。整篇在歡樂而穩重的氛圍中給人留下極大的想象空間。
【注釋】
1、裳裳:猶“堂堂”,旺盛鮮艷的樣子。
2、華:花。
3、湑(xǔ):茂盛的樣子。
4、覯(gòu):遇見。
5、寫:通“瀉”,心情舒暢。
6、譽:通“豫”,安樂。
7、蕓:色彩濃艷。
8、章:紋章,服飾文采。
9、駱:黑鬣(liè)白馬。
10、沃若:光滑柔軟的樣子。
11、似:嗣,繼承祖宗功業。
【譯文】
花兒朵朵在盛開,
葉兒繁茂長勢旺。
我遇見了那個人,
我的心啊真舒暢。
我的心啊真舒暢,
于是有了安樂的地方。
花兒朵朵在盛開,
鮮亮艷麗黃又黃。
我遇見了那個人,
他的服飾有文章。
他的服飾有文章,
于是有了喜慶的排場。
花兒朵朵在盛開,
有黃有白多嬌艷。
我遇見了那個人,
四匹黑鬣白馬駕在前。
四匹黑鬣白馬駕在前,
六根韁繩光滑又柔軟。
要向左啊就向左,
君子應付很適宜。
要向右啊就向右,
君子發揮有余地。
因他發揮有余地,
所以后嗣能承繼。
裳裳者華出自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裳裳者華什么意思、裳裳者華出自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