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詩文革新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北宋詩文運動革新最高成就)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北宋詩文革新的主要成就有哪些,以及北宋詩文運動革新最高成就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主要成員有哪些?其文學主張及文學成就如何?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是歐陽修
北宋繼唐代古文運動而起的文學革新運動,主要反對以“西昆體”為代表的浮靡文風。但這場文學運動,同時對詩、文進行革新,與政治斗爭關系更密切,歷時更久,波及更廣,參加者更多,其影響也更為深遠。
歐陽修在北宋詩文革新的貢獻?
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他繼承了中唐古文運動的傳統,并吸收了北宋初期詩文革新的成果,把詩文革新運動推向了高潮。他一方面強調道對文的決定作用,又不輕視文,把文章與“百事”聯系,反映現實。這種理論散見于《答吳充秀才書》、《送徐吳黨南歸序》、《與張秀才第二書》等中。他還用自己詩、賦、文各方面的藝術創作,為詩文革新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蘇軾評論他的作品說:“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李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宋史·歐陽修傳》)
歐陽修的主要成就都有哪些?
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他的文學成就以散文最高,影響也最大.他繼承了韓愈古文運動的精神,在散文理論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張.他取韓愈“文從字順”的精神,大力提倡簡而有法和流暢自然的文風,反對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澀.他不僅能夠從實際出發,提出平實的散文理論,而且自己又以造詣很高的創作實績,起了示范作用.歐陽修一生寫了500余篇散文,有政論文、史論文、記事文、抒情文和筆記文等,各體兼備.他的散文大都內容充實,氣勢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暢婉轉的藝術風格.敘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簡括有法;議論紆徐有致,卻富有內在的邏輯力量.章法結構既能曲折變化而又十分嚴密.《朋黨論》、《新五代史·伶官傳序》、《與高司諫書》、《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瀧岡阡表》等,都是歷代傳誦的佳作.歐陽修還開了宋代筆記文創作的先聲,其《歸田錄》、《筆說》、《試筆》等都很有名.歐陽修的賦也很有特色,著名的《秋聲賦》運用各種比喻,把無形的秋聲描摹得非常生動形象,使人仿佛可聞.這篇賦變唐代以來的“律體”為“散體”,對于賦的發展具有開拓意義.歐陽修的詩歌創作成就不及散文,但也很有特色,其中不少詩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會的黑暗;他還在詩中議論時事,抨擊了腐敗政治.但他寫得更多、也更成功的是那些抒寫個人情懷和山水景物的詩.他的詩在藝術上主要受韓愈影響.總的來看,風格是多樣的.歐陽修還善于論詩,在《梅圣俞詩集序》中提出詩“窮者而后工”的論點,發展了杜甫、白居易的詩歌理論,對當時和后世的詩歌創作產生過很大影響.他的《六一詩話》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話,以隨便親切的漫談方式評敘詩歌,成為一種論詩的新形式.歐陽修也擅長寫詞,主要內容仍是戀情相思、酣飲醉歌、惜春、賞花之類,尤善以清新疏淡的筆觸寫景抒情.還有一些艷詞,雖寫男女約會,也樸實生動.歐陽修在經學、史學、金石學等方面都有成就.他研究《詩》、《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說,提出自己的創見.史學造詣更深于經學,除參加修撰《新唐書》250卷外,又自著《新五代史》,總結五代的歷史經驗,意在引為鑒戒.他勤于收集,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銘文碑刻,編輯成一部考古學資料專集--《集古錄》.歐陽修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導詩文革新運動,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義文風和詩風,取得了顯著成績.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創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韓愈.他薦拔和指導了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散文家,對他們的散文創作發生過很大影響.他的平易文風,還一直影響到元、明、清各代.歐陽修的著述,今存《歐陽文忠公全集》,其生平事跡,宋人胡柯撰《廬陵歐陽文忠公年譜》附錄于全集.另有清人楊希閔《歐陽文忠公年譜》、華孳亨《增訂歐陽文忠年譜》
名詞'北宋詩文革新運動'解釋
中國北宋繼唐代古文運動而起的文學革新運動。主要反對以西昆體為代表的浮靡文風,主張對詩、文進行革新。北宋初年,面對土地兼并日劇,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暴露,政治斗爭日趨尖銳,一些開明的中下層士大夫文人主張革除社會弊病,要求文學反映現實,而當時風靡文壇的西昆體根本無法擔當這樣的歷史使命。于是推崇韓愈、白居易,反西昆成為政治改革派們在文學上的反映。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發展過程大體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宋太祖立國至真宗朝,是初發階段。先驅者有柳開、王禹偁、穆修、石介等。柳開首舉“尊韓”旗幟,提出重道致用、崇散尚樸、宣揚教化等,反對浮靡文風。王禹偁也主張宗經復古,倡導寫作“傳道明心”的古文,強調韓愈文論“文從字順”的一面,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現實的詩歌。石介在《怪說》中抨擊西昆體“綴風月,弄花草”,“蠹傷圣人之道”。他們的詩文顯示了詩文革新運動的最初成績,但在詩文理論方面未能提出新穎切實的見解,在當時影響不大,存在重道輕文,忽視文章語言形式的傾向。除王禹偁外,他們的創作成就不高。
第二階段在宋仁宗時期,是運動形成高潮階段。代表作家有范仲淹、李覯、尹洙、石延年、蘇舜欽、梅堯臣、宋祁、歐陽修、蘇氏父子、王安石和曾鞏等。先是范仲淹提出主張改革文風,戒浮華,得到朝廷支持,于是改革文風之士接踵涌現。李覯要求文以經世,反對擬古和雕琢。尹洙摒棄駢文,致力簡而有法,辭約理精的古文。蘇舜欽認為寫作根本目的是“警時鼓眾”、“補世救失”,反對以藻麗為勝,提倡“道德勝而后振”。梅堯臣論詩強調寫詩要有感而發,重比興。認為詩歌要寫實,要對現實有所美刺,反對西昆派的浮艷詩風,主張語言要樸素,風格要平淡。稍后于蘇、梅的歐陽修,則是整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他有意把詩文革新運動與政治上的改革要求相呼應,使古文、詩歌和文學理論批評為現實斗爭服務。文學主張上提倡平實樸素的文風,提倡文章要有用于當世。具體表現在文與道的關系上,強調道對文的決定作用,認為道應是易被人理解且可以照之去做,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他反對那種務高言而鮮事實的文章。在文的方面講求平易,提倡簡而有法,反對追求奇險。歐陽修還首創詩話這一評論詩文的新體式,其《六一詩話》中有許多精辟的文論、詩論見解。此外歐陽修改革科場積弊,罷黜四六時文,并大興創作之風,努力提舉后進。歐陽修上述主張、措施,使詩文革新運動達到高潮。
第三階段從宋英宗朝至哲宗朝,是詩文革新運動完成期,代表人物是王安石、曾鞏、蘇軾、蘇轍以及黃庭堅、秦觀等人。而蘇軾則是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袖,他強調作文要有感而發,十分重視文章的文學價值,要求作家要有細致敏銳的觀察力和高度藝術修養,主張為文要從不同內容出發采取不同表現形式,為文要文理自然,還要講究章法。他的詩文詞賦,都體現了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唐代古文運動之后,又一次把古代文學特別是散文以及文論的發展推進了一步,對后世影響巨大。此后,以唐宋八大家為代表的古文傳統,一直被奉為正宗。但同時,北宋詩的散文化和以議論為詩的概念化傾向,為南宋理學家的散文所師法,表現了該運動的歷史局限。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最高成就作家是誰?
歐陽修。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是北宋繼唐代古文運動而起的文學革新運動。主要反對以西昆體為代表的浮靡文風,主張對詩、文進行革新,要求文學反映現實。歐陽修,則是整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他有意把詩文革新運動與政治上的改革要求相呼應,使古文、詩歌和文學理論批評為現實斗爭服務。
文學主張上提倡平實樸素的文風,提倡文章要有用于當世。具體表現在文與道的關系上,強調道對文的決定作用,認為道應是易被人理解且可以照之去做,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他反對那種務高言而鮮事實的文章。在文的方面講求平易,提倡簡而有法,反對追求奇險。
歐陽修還首創詩話這一評論詩文的新體式,其《六一詩話》中有許多精辟的文論、詩論見解。此外歐陽修改革科場積弊,罷黜四六時文,并大興創作之風,努力提舉后進。歐陽修上述主張、措施,使詩文革新運動達到高潮。
關于北宋詩文革新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和北宋詩文運動革新最高成就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