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白鷺成雙 鴛鴦相報何時了)
今天給各位分享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白鷺成雙 鴛鴦相報何時了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小桃紅》原文及翻譯賞析
《小桃紅》原文及翻譯賞析1
夜深交頸效鴛鴦,錦被翻紅浪。雨歇云收那情況,難當,一翻翻在人身上。偌長偌大,偌粗偌胖,壓扁沈東陽。
譯文
半夜里學鴛鴦共眠同床,紅色的錦被不住地搖蕩。一場好事臨到收場,卻出了洋相,她一翻身翻到了對方身上。她身材這么高大,體軀這么粗壯,幾乎壓扁了瘦弱的情郎。
注釋
偌:如此。
沈東陽:南朝齊梁間詩人沈約,曾官東陽太守,人稱沈東陽。謂因多病而腰圍瘦損。這里即以“沈東陽”借稱瘦腰男子。
賞析
這首小令的題材和趣味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它袒示了早期散曲的“俚曲”的胎記,其所表現出的風趣活潑,也是一目了然的。作者于煞有介事的交代背景后,安排了床上翻身、“壓扁沈東陽”的可笑情節,可謂出奇制勝。“交頸效鴛鴦”、“錦被翻紅浪”、“雨歇云收”等都是說唱文學中用得爛熟的文字,所謂“強作斯文語”,只要舉一則明人模仿元人語言風格所作的《小桃紅·西廂百詠》為例,就不難體會到這一點:“高燒銀燭照紅妝,低簇芙蓉帳。倒鳳顛鸞那狂蕩,喜洋洋,春生翠被翻紅浪。”(《雨云歡會》)而“偌長偌大,偌粗偌胖”,那就更是百分之百的通俗口語。這一切誠如徐渭在《南詞敘錄》中所說,“常言俗語,扭作曲子,點鐵成金,信是妙手”。喜劇情節和俚語俗言,可說是元代諧謔性散曲的兩大要素。
中國戲劇源于俳優表演,因而帶著特有的娛樂性。到了元代的雜劇,仍保留著凈、丑的角色,插科打諢也成為元雜劇風味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種欣賞習慣,對元散曲應當說有直接的影響,致使謔樂也成為散曲的一項審美內容。散曲與雜劇互相間的交互、影響,注意的人不多,卻是客觀存在的。
《小桃紅》原文及翻譯賞析2
淡煙微雨鎖橫塘,且看無風浪。一葉輕舟任飄蕩,芰荷香,漁歌雖美休高唱。些兒晚涼,金沙灘上,多有睡鴛鴦。
賞析
古代詩文中的某些地名,如“橫塘”、“南浦”、“西園”之類,不必強行斷定其實處,已自有其特定的意境與風味。提起“橫塘”,人們就會想到江南的水鄉,波明水凈,綠柳紅荷,蓮舟輕蕩,少男少女們互唱著風情萬種的吳歌。作者借此地名,不排除利用人們的聯想,但他又限定了特別的氛圍,即“淡煙微雨”。一個“鎖”字,將橫塘置于蒙蒙細雨的籠罩之中,同時也排除了“熱鬧”的加入,使水面成了作者的個人世界。
“且看”二字用語平常,卻頗具玩味,可以說,它與杜甫“且看欲盡花經眼”的“且看”有異曲同工之妙。“且看”就是那么隨隨便便、漫不經意地一看,顯示出一種平常心。天空固然雨意不絕,湖面卻也水波不興。詩人用“且看”而不用“且喜”,正因為他蕩舟的行意已決,“無風浪”,不過是適遇其便而已。順理成章,就有了下句的“一葉輕舟任飄蕩”。
在閑適自在中,詩人一步步地揭示了橫塘的美。先是“芰荷香”,荷花固不必說,提起芰香,我們就會想起《紅樓夢》中香菱論菱香的那一段妙論:“若靜日靜夜或清早半夜細領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聞呢。”再是遠遠傳來的一兩聲漁歌,漸近黃昏送來的輕微的晚任,在暮色中閃閃發亮的沙灘,還有在灘頭并頭酣眠的鴛鴦。
“漁歌雖美休高唱”是承上啟下之筆,它上承“芰荷香”,為煙雨迷茫、清香散溢的恬靜水域增加出一種生活的“美”,又通過“休高唱”的折筆,引出了在沙灘晚任中享受著自然天趣的對對鴛鴦。“多有睡鴛鴦”五字,進一步渲染了橫塘美景的安恬,也表現出詩人覓求與珍護生活美的一片深情。
這首小令可以說每一句都是一幅優美的畫面,尤其是在“一葉輕舟任飄蕩”之后,更是筆致細膩,調動了嗅覺、聽覺、感覺、視覺的一切感受,真稱得上是“美不勝收”。在景象的歷歷鋪敘中,利用“漁歌雖美休高唱”的曲折,別開一番生面,增加了文意的起伏變化。
全曲確如平和的天籟,但這并不意味著不存在作者隱微的寄托。詩人的隱意就表現在起首兩句中。前面說過,詩人將“橫塘”置于煙籠雨罩的特定環境下,是為了創造出“一葉輕舟任飄蕩”的自在空間的需要。但細細深想下去,之所以水面上只剩下“一葉輕舟”,則正是因為作者具有不同塵俗的審美心理與生活方式。所以“淡煙微雨鎖橫塘,且看無風浪”兩句,同唐人張志和《漁歌子》“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句意一樣,表現了一種超塵脫俗、不以物累的隱者的孤高。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細雨霏霏,像是輕煙籠罩著橫塘,漫不經心的一看水面上風平浪靜。我駕著一葉輕舟,任它自由飄蕩;菱角和荷葉的清香陣陣撲面。水鄉的漁歌雖然動聽,此刻卻擔心它會破壞這靜謐安閑的時刻。暮色漸漸降臨,送來些許輕寒,放眼金沙灘畔,不時有一對對鴛鴦并頭宿眠。
注釋
橫塘:江蘇吳縣西南地名,又南京秦淮河堤南也稱橫塘。詩詞中常取作江南水鄉旖旎的典型。
芰(jì):菱。
些兒:少許。
《小桃紅》原文及翻譯賞析3
原文
采蓮人和采蓮歌,柳外蘭舟過,不管鴛鴦夢驚破。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傷心莫唱,南朝舊曲,司馬淚痕多。
碧湖湖上柳陰陰,人影澄波浸,常記年時對花飲。到如今,西風吹斷回文錦。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
注釋
①小桃紅:越調中常用曲調。宮聲的七調叫“宮”,其余的都叫“調”,故稱調子為宮調。隋、唐的燕樂本有二十八調。但在元曲中常用的,僅仙呂宮、南呂宮、中呂宮、黃鐘宮、正宮、大石調、小石調、般涉調、商調、商角調、雙調、越調等十二種。
②采蓮歌:梁武帝作樂府《江南弄》七曲,其中一貢名《采蓮曲》,后代仿作者頗多。這里泛指我國南方地區婦女采蓮時唱的歌曲。
③蘭舟:用木蘭做的船。暈里泛指裝飾美的小船。
④南朝舊曲:指南朝陳后主的《玉樹后庭花》曲,舊時一向被認為是亡國之音。唐人杜牧《泊秦淮》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⑤司馬淚痕多:唐代白居易于元和年間,被貶為江州司馬,作《琵琶行》以自況,結句說:“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⑥西風吹斷回文錦:以回文錦的被西風吹斷,暗喻夫婦的離散。回文詩,是我國古代雜體詩句,回環往復讀之俱成文。相傳始于晉代的傅咸和溫嶠,但他們所作的詩皆不傳。今所見蘇蕙的《璇璣圖詩》最有名。蘇蕙是東晉前秦的女詩人。據《晉書·列女傳》說:竇滔妻蘇氏,名蕙,字若蘭,善屬文。滔,苻堅時為秦州剌史,被自徙流沙,蘇多思之,織錦為《回文璇圖詩》以贈滔,宛轉循環以讀之,詞甚凄惋。”
⑦蓼(liao):一年生草木植物,花淡綠或淡紅色。
賞析/鑒賞
這兩首小令,寫采蓮女的生活和愛情,格調清新可喜。
第一首寫采蓮女的天真活潑和對愛情的一往情深。“芡花菱葉滿秋塘,水調誰家唱?簾卷南樓日初上。”寫秋天的早晨,太陽初升,池塘里一片芡花菱葉,傳來了水調歌謠。是誰這么早就唱起了水調歌謠,聞聲尋源,原來在湖畔的南樓,一位采蓮女正迎著初升的朝日,一邊卷起竹簾,一邊信口歌唱。這三句寫湖上與湖岸風光,有聲有畫,旖旎清爽。接下去,寫采蓮女離家下湖,“采秋香,畫船穩去無風浪。”湖面上風平浪靜,彩船平穩地馳去,采蓮女在采充滿秋香的蓮子。在湖上,一面是成熟清香的蓮子,一面還有清麗的秋荷開花。采蓮女想到她心愛的情人偏愛荷花的顏色,不忍亂折,“為郎偏愛,蓮花顏色,留作鏡中妝。”采蓮女把荷花留著,對鏡化妝,迎郎歸來時再用。這首小令,展現了自由活潑、矯健秀麗的采蓮女的形象,而且體驗到了她那多情細膩的心理活動。
第二首寫采蓮女孤單寂寞的離愁。起首兩句交代采蓮女家住西湖岸上、楊柳叢中的小樓上,卻用設問句引出:“錦城何處是西湖?楊柳樓前路。”在采蓮女所住的樓前,楊柳成蔭,有路直通西湖。接下來寫采蓮女,但不正面寫人,而是未見其人,先聞其歌,“一曲蓮歌碧云暮”。這位采蓮女唱一曲采蓮歌,直上青云,會使陽光也黯然失色。采蓮女下了樓,唱著歌,乘船去采蓮。這樣一位采蓮女,卻陷入了離別相思的痛苦。“可憐渠,畫船不載離愁去,幾番曾過,鴛鴦橋下,笑煞月兒孤。”畫船載著她響徹碧空的蓮歌馳向湖中,卻不能載去她的離愁。她曾一次又一次經過鴛鴦橋下,仿佛覺得鴛鴦在譏笑天上的月兒孤單,又仿佛覺得連高懸天空的孤月也在譏笑自己的孤單。
這兩首小令,在藝術上共同的特色有三:一是充滿詩情畫意的環境描寫同充滿柔情蜜意的人物(采蓮女)描寫的高度統一,給人以清新流麗之感;二是有聲有畫,通過采蓮女的歌聲,表現其天真活潑的性格和美化她的環境;三是以設問句加強藝術效果,山“水調誰家唱”引出“簾卷南樓日初上”,山“錦城何處是西湖”烘托“楊柳樓前路”使整首小令搖曳多姿,引導讀者聯想和想象,使環境更優美,人物更豐滿。
《小桃紅》原文及翻譯賞析4
【越調】小桃紅
楊果
碧湖湖上柳陰陰,人影澄波浸,常記年時歡花飲。到如今,西風吹斷回文錦。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
[注釋]
回文錦:東晉前秦才女蘇惠被丈夫竇濤遺棄,織錦為“璇璣圖”寄濤,錦上織入八百余字,回旋誦讀,可成詩數千首。竇濤感動,終于和好如初。后人因以“回文錦”代指思婦寄給遠方夫君的述情之物。
[參考譯文]
碧綠的湖面上籠罩著柳蔭,人的倒影在明凈的水波中映浸。經常浮現在記憶里的是年時節下花前的暢飲。到如今,夫妻離散無音信。羨慕那成雙成對的鴛鴦,比翼齊飛到蓼花深處,人卻是鴛夢已殘,無計重溫。
賞析
這支小令寫思婦思念丈夫。曲子首句“碧湖湖上柳陰陰”是說:想起綠樹成蔭的湖畔,折柳送別的場所,能想起多少故事。
“人影澄波浸”的意思是:很多惜別的人影,倒映在湖面上,水波又打亂了影像。“常記年時對飲”是想象,意思是說:想起我們一塊對坐飲酒,好不愜意。“到如今,西風吹斷回文錦”意謂:念目前,夫妻離散,心中無限悲痛。最后三句“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的大意是:羨慕身旁飛過的鴛鴦,看別人成雙成對,只覺得一場殘夢般,蓼花深深。這直白的悲痛,非常感人,可以說這是全詩最美的三句。
這首小令從寫景領起,寫湖水清碧,岸柳陰陰,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風光。“碧湖”與“湖上”是兩個詞組,作者有意重用一個“湖”字,而不說“碧湖岸上”,與其后“陰陰”的疊詞同集一句,便形成了一種婉轉低回的情味。“人影澄波浸”是表現湖水的清純,回應“碧湖”,但更主要的是從湖景帶出“人影”,由寫景向寫人過渡。“人影”至少能給讀者提供另外兩種意象:一是指曲中主人公本人,“柳陰陰”襯托出其人的孤獨,而碧湖澄波的寧靜氣氛則反現出下文心情的不平靜;二是指湖中的采蓮女,因為這首《小桃紅》是從江南采蓮的意境生發的。若取此解釋,那么主人公所憶的“對花飲”的對象,也是一名采蓮女子。而“語譯”釋“人影”為游人之影,則是與下句“常記”相承,所謂觸景生情。
設想柳蔭下游人笑語歡飲,且男女相雜,于是激起了主人公“年時對花飲”的回憶。“對花飲”通常意義就是對花飲酒,但“花”在詩歌中又有借喻女子的習常用法。這才使我們意識到曲中主人公為一名男子。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效果,這里不妨看他的另一首《小桃紅》:“采蓮湖上棹船回,風約湘裙翠。一曲琵琶數行淚。望人歸,芙蓉開盡無消息。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立意乃至布局都與本篇驚人地相似,而主人公的女性身份則同樣是一目了然的。中國的詞曲作家都善于用簡略的暗示來節省介紹人物的.筆墨。
回憶只有短短的一句,迅即接上了“到如今”,顯示了現實的無情。“如今”與“年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回文錦”表現出了主人公與“年時對花飲”的對方的戀愛相思關系,而這三字本身已寓離散之意,何況“西風吹斷”,兩人的音書聯系也中斷了。作者不直說情人遠去,恩愛斷絕,而以“西風吹斷回文錦”為暗喻,是藝術語言的需要,也表現出一種諱言傷痛的惆悵情味。于是,由觸景生情,又進一步引出了末三句的見景生感。
“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這“殘夢蓼花深”又非一種斷言可以括盡。我們取“殘夢”為鴛鴦之夢,似較得詩人之旨。這三句全述“鴛鴦”,以一個“羨”字統領,一方面說明了主人公渴望愛情幸福的強烈,連鴛鴦的“殘夢”也在被羨之列;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主人公對命運現實的絕望。一對鴛鴦飛入蓼花深處并頭酣眠,是連貫的一意,作品分作三句,雖是服從曲律句式的需要,卻也表現出主人公在克制傷痛、傾訴愿望時的一種掙扎感。
這首小令由景及人,又由人及景,借湖上的美景作為人物悲劇命運和悲劇心理的強烈反襯,所謂“以樂景寫哀,一倍增其哀樂”(清王夫之《詩律》)。曲中處處表現出對悲哀的克制,含痛于喉,同時也因此表現出一種悱惻低回的風調。這種風調及其表現的手法都近于婉約詞,而“到如今”、“羨他一對,鴛鴦飛去”等使用的又是曲的平直語言。以曲為載體,以詞為筆法,這正是詞曲嬗變時期的常見現象。
《小桃紅》原文及翻譯賞析5
【越調】小桃紅
作者:任昱
山林鐘鼎未謀身,不覺生秋鬢。漢水秦關古今恨,謾勞神,何須斗大黃金印。漁樵近鄰,田園隨分。甘作武陵人。
【越調】小桃紅譯文及注釋
注釋
①山林鐘鼎:山林,指隱居不仕;鐘鼎,指富貴生活。杜甫《清明》:“山林鐘鼎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
②秋鬢:殘鬢,霜鬢。
③漢水秦關:漢之水,秦之關,是互文見義。猶王昌齡《出塞》的“秦時明月漢時關”[2] 一樣,概括了無數的歷史事實,在一水一關的爭奪中,毀滅了無數的生命,也涌現了無數的英雄。然而,那些都已經成為陳跡了。
④斗大黃金印:喻作高官。辛棄疾《西江月·為范南伯壽》,“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⑤隨分:隨遇,意即有多少算多少。
《小桃紅》原文及翻譯賞析6
滿城煙水月微茫,人倚蘭舟唱。常記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斷空惆悵。美人笑道:蓮花相似,情短藕絲長。
采蓮人和采蓮歌,柳外輕舟過。不管鴛鴦夢驚破,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傷心莫唱,南朝舊曲,司馬淚痕多。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水上升起的煙霧彌漫了全城,月亮若明若暗,依稀有美人斜倚在蘭舟的船榜上低唱,曾記得我們在若耶溪畔相遇。隔著乘風破浪的三湘,望穿了碧水云天也只是白白地失望、雖然在一起的時間很短,情思卻像藕絲那樣長。
采蓮女唱著采蓮歌,蕩著輕舟緩緩地行進在柳外,夜晚驚到別人鴛鴦夢,那有如何,有人獨自到江邊的樓上睡覺,傷心不要唱南朝的舊曲,思親、亡國的眼淚止不住流淌。
注釋
煙水:指水上升起的如煙霧氣。
微茫:若明若暗,模糊不清。
蘭舟:蘭林木做的船。后用作對船的美稱。
若耶:溪名,在今浙江紹興東南若耶山下。相傳西施曾于此浣沙,又名“浣沙溪”。
三湘:湖南漓湘、蒸湘、瀟湘三水的合稱。也泛指湘江流域一帶。
惆悵:失望傷感。
絲:諧為“思”。
和:應和;跟著唱。
輕舟:小船。
江樓:江邊的樓臺。
臥:睡倒,躺或趴
南朝舊曲:指南朝陳后主樂府曲《玉樹后庭花》。
司馬淚痕:指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這里指思親之淚,亡國之痛。
創作背景
楊果是元代早期散曲作家,早期在金朝為官,金朝滅亡后在元朝做官,官越做越大,心情越來越好,曲中表現的情緒也越來越愉悅,這首曲就是在元朝為官時期的作品,大約創作于公元1260年。
賞析
該小令上片寫水月迷濛之夜,“滿城煙水月微茫,人倚蘭舟唱”。在作者筆下,夜色別有一種韻味,別有一種神秘。水氣與“微茫”的月色聯成一氣,具有一種朦朧之美。朦朧之中,采蓮的少女斜倚蘭舟,唱著心中的歌,給人亦真亦幻的感覺。倚舟低唱之人對遠方戀人的深沉懷念,情景交融,和諧一致。特別是以荷花比情人,以藕絲喻情思,不僅形象切貼,更把那種熱烈纏綿的感情表達無遺。
下片寫采蓮人的歌聲驚破了夢中聚首的鴛鴦美夢,只好深夜獨臥江樓,不禁思緒滾滾,熱淚潸潸,傷心莫唱南朝舊曲。這委婉地寫出了男婚女戀、獨夢相思之情,而且把相思的一往情深的情人之戀、故土之思、亡國之痛、興亡之嘆巧妙地交織在一起,把作品的思想藝術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該曲雖然在極小的篇幅內容卻納入了豐富的內涵,同時也在于作品含蓄委婉的表現方法,使得全曲有了異乎尋常的內涵和表現力,體現了作者不凡的藝術手法,有著咀嚼不盡的余味。
《小桃紅》原文及翻譯賞析7
綠楊堤畔蓼花洲,可愛溪山秀,煙水茫茫晚涼后。捕魚舟,沖開萬頃玻璃皺。 亂云不收,殘霞妝就,一片洞庭秋。
賞析
該曲描寫洞庭秋景,動靜結合,相映成趣,給讀者留下了洞庭之秋的萬種風情。
首句“綠楊堤畔蓼花洲”,寫到綠楊,蓼花,帶有普遍性、典型性,但一寫堤岸,一寫州,傍水而更得生機,綠楊與紅蓼相映,美景與野趣頓現眼前。
次句“可愛溪山秀”,著意點明景色之美,且將目光從近處的堤岸縱送至遠處,水光山色成為綠楊,蓼花的美麗背景。
“煙水茫茫晚涼后”,這時蒼茫的入目景色使人微覺惆悵,捕魚小舟沖破了湖水的平靜。在這漸歸沉寂而又漣漪微動之時,隨著情緒的波動,抬起的目光從低處的水移向高處的天,只見夕陽的余暉之下,亂云未收,殘霞似錦,裝點洞庭秋色,一片茫然,無際無涯,與湖波相映,更加美麗,壯觀。最后兩句寫“妝就”“一片洞庭秋”的同時,也托出了作者心中的欣喜,雖未言情而情從景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江堤上栽著綠楊柳,小洲上蓼花飄飛,一派可愛的秀美山溪景致。傍晚微涼,水面上煙霧籠罩,一片迷茫。只見捕魚的輕舟凌波而出,沖開萬頃的水面,漾起不絕的波紋。天空中飄著殘留的云朵,天邊抹著晚霞的余輝,更點綴了洞庭秋色。
注釋
洲:水中的陸地。
“煙水”句:傍晚以后,天氣宜人。水面上煙霧籠罩,一片迷茫。
玻璃皺:比喻水浪。
秋:指秋色。
《小桃紅》原文及翻譯賞析8
小桃紅·采蓮人和采蓮歌
采蓮人和采蓮歌,柳外蘭舟過。不管鴛鴦夢驚破,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傷心莫唱,南朝舊曲,司馬淚痕多。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采蓮人唱著采蓮歌,楊柳岸邊一葉小舟輕輕地劃過。那一片歡聲笑語,全然不顧忌把靜夜中的鴛鴦夢驚醒,怎么了?此時有人獨自來到江樓上。別云唱那讓人傷心的南朝舊曲,以免引得失意的人落淚。
注釋
越調:十二宮調之一。
小桃紅:曲牌名。此曲調分屬正宮與越調,又名《武陵春》《采蓮曲》、《絳春桃》、《平湖樂》等。
采蓮歌:泛指江南婦女采蓮時唱的歌曲。
蘭舟:木蘭制的舟,此為采蓮船的美稱。
夜如何:現在是夜里的什么時辰?言夜已深。
南朝舊曲:南朝梁武帝蕭衍嘗作樂府《江南弄》,其中一曲名《采蓮曲》其子簡文帝蕭綱也作有《采蓮曲》;作者由《采蓮曲》聯想到南朝陳后主的亡國之曲《玉樹后庭花》,故“莫唱”。借用杜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詩意。
司馬:州刺史的輔佐官,在唐代實為閑職。唐憲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
創作背景
楊果半生生活于金,金亡五年后入元為官,雖然金在將亡時已昏庸腐敗,但他還是不能釋然于它的滅亡,于是寫下這首小令傳達了他深沉的興亡之感。
賞析
這首小令用對比的手法,抒發了興亡之感。采蓮曲原是樂府舊題,多寫南國水鄉,歌詠愛情。楊果沿用采蓮曲的舊題,寫的卻不是愛情,而是興亡,是惆悵。
小令依據內在的情緒可分為前后兩部分。前二句寫采蓮人的熱鬧,“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作過渡,后兩句寫了獨上江樓之人的寂寥與惆長。
小令開篇,短短兩句,寫了一幅熱烈的江南夜景圖。夜涼如水,新月如鉤,靜謐的湖面上突然傳來采蓮人熱鬧的歌聲。采蓮人興致高品,相相互唱和,樂音高品。循著歌聲望去,只見一艘精致的小船從柳樹繁密之處駛出,那輕松愉快的采蓮歌便是從那里飄揚面至。月夜踏歌采蓮,蕩舟湖面,一幅美好熱鬧的江南采蓮圖畫!但這兩句之后,小令突然由樂轉悲,讓人猝不及防。熱鬧的采蓮曲驚醒了熟睡人的美夢,讓他再難以入睡,只得“獨上江樓臥”。“夜如何”三字極有韻味,熱鬧的夜是屬于采蓮人的,而對于從鴛鴦夢中驚起而獨上江樓的人來說,這樣的夜是悲涼的,三個字自然引出下半部分。
熱鬧是他們的,對獨上江樓的人來說,什么也沒有。獨上江樓的人疏離在這個熱鬧的場量之外,像一個旁觀者,冷眼看著眼前的一切。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傷痛,是“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的孤獨。至此,小令開頭的喜悅氣氛已漸漸被冷清的氛所取代,悲的情結絲絲縷縷沁入夜色里,而“傷心莫唱,南朝舊曲,司馬淚痕多”三句則是將原本若隱若現的悲哀情緒推向高潮,有一種“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意味。
小令將采蓮眾人的歡暢與獨上江樓之人的悲威作對比,將采蓮歌與南朝舊曲作對比,悲喜互見,哀樂相形。作者深諳“以樂景寫哀情”之法,有多繁華就有多落寞,有多熱鬧就有多寂寥。楊果一生經歷了金元兩個時代,金初曾登科及第,擔任官職。金亡之后,他經人舉薦也曾出來做官,與元好問拒不仕新朝雖有不同,他雖身在新朝,卻心懷舊恨,有著遺民獨有的亡國之恨,失節之悲。他目睹了金的繁榮與衰亡,朝代更迭的興亡之感揮之不去。小令中雖未言明,但亡國之音“南朝舊曲”,多多少少包含了作者對于金統治者昏庸無度的影射和對金滅亡原因的思索。
楊果《小桃紅·碧湖湖上柳陰陰》譯文及鑒賞
《小桃紅·碧湖湖上柳陰陰》
元代:楊果
碧湖湖上柳陰陰,人影澄波浸,常記年時歡花飲。到如今,西風吹斷回文錦。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
《小桃紅·碧湖湖上柳陰陰》譯文
碧綠的湖面上籠罩著柳蔭,人的倒影在明凈的水波中映浸。經常浮現在記憶里的是年時節下花前的暢飲。到如今,夫妻離散無音信。羨慕那成雙成對的鴛鴦,比翼齊飛到蓼花深處,人卻是鴛夢已殘,無計重溫。
《小桃紅·碧湖湖上柳陰陰》注釋
回文錦:東晉前秦才女蘇惠被丈夫竇濤遺棄,織錦為“璇璣圖”寄濤,錦上織入八百余字,回旋誦讀,可成詩數千首。竇濤感動,終于和好如初。后人因以“回文錦”代指思婦寄給遠方夫君的述情之物。
《小桃紅·碧湖湖上柳陰陰》鑒賞
楊果是由金入元的散曲作家。這支小令寫思婦思念丈夫。曲子首句“碧湖湖上柳陰陰”是說:想起綠樹成蔭的湖畔,折柳送別的場所,能想起多少故事。這就仿佛是當代人的火車站情結一般。“人影澄波浸”的意思是:很多惜別的人影,倒映在湖面上,水波又打亂了影像。“常記年時對飲”是想象,意思是說:想起我們一塊對坐飲酒,好不愜意。“到如今,西風吹斷回文錦”意謂:念目前,夫妻離散,心中無限悲痛。最后三句“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的大意是:羨慕身旁飛過的鴛鴦,看別人成雙成對,只覺得一場殘夢般,蓼花深深。這直白的悲痛,非常感人,可以說這是全詩最美的三句。
這首小令從寫景領起,寫湖水清碧,岸柳陰陰,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風光。“碧湖”與“湖上”是兩個詞組,作者有意重用一個“湖”字,而不說“碧湖岸上”,與其后“陰陰”的疊詞同集一句,便形成了一種婉轉低回的情味。“人影澄波浸”是表現湖水的清純,回應“碧湖”,但更主要的是從湖景帶出“人影”,由寫景向寫人過渡。“人影”至少能給讀者提供另外兩種意象:一是指曲中主人公本人,“柳陰陰”襯托出其人的孤獨,而碧湖澄波的寧靜氣氛則反現出下文心情的`不平靜;二是指湖中的采蓮女,因為這首《小桃紅》是從江南采蓮的意境生發的。若取此解釋,那么主人公所憶的“對花飲”的對象,也是一名采蓮女子。而“語譯”釋“人影”為游人之影,則是與下句“常記”相承,所謂觸景生情。
設想柳蔭下游人笑語歡飲,且男女相雜,于是激起了主人公“年時對花飲”的回憶。“對花飲”通常意義就是對花飲酒,但“花”在詩歌中又有借喻女子的習常用法。這才使我們意識到曲中主人公為一名男子。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效果,這里不妨看他的另一首《小桃紅》:“采蓮湖上棹船回,風約湘裙翠。一曲琵琶數行淚。望人歸,芙蓉開盡無消息。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立意乃至布局都與本篇驚人地相似,而主人公的女性身份則同樣是一目了然的。中國的詞曲作家都善于用簡略的暗示來節省介紹人物的筆墨。
回憶只有短短的一句,迅即接上了“到如今”,顯示了現實的無情。“如今”與“年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回文錦”表現出了主人公與“年時對花飲”的對方的戀愛相思關系,而這三字本身已寓離散之意,何況“西風吹斷”,兩人的音書聯系也中斷了。作者不直說情人遠去,恩愛斷絕,而以“西風吹斷回文錦”為暗喻,是藝術語言的需要,也表現出一種諱言傷痛的惆悵情味。于是,由觸景生情,又進一步引出了末三句的見景生感。
“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這“殘夢蓼花深”又非一種斷言可以括盡。我們取“殘夢”為鴛鴦之夢,似較得詩人之旨。這三句全述“鴛鴦”,以一個“羨”字統領,一方面說明了主人公渴望愛情幸福的強烈,連鴛鴦的“殘夢”也在被羨之列;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主人公對命運現實的絕望。一對鴛鴦飛入蓼花深處并頭酣眠,是連貫的一意,作品分作三句,雖是服從曲律句式的需要,卻也表現出主人公在克制傷痛、傾訴愿望時的一種掙扎感。
這首小令由景及人,又由人及景,借湖上的美景作為人物悲劇命運和悲劇心理的強烈反襯,所謂“以樂景寫哀,一倍增其哀樂”(清王夫之《詩律》)。曲中處處表現出對悲哀的克制,含痛于喉,同時也因此表現出一種悱惻低回的風調。這種風調及其表現的手法都近于婉約詞,而“到如今”、“羨他一對,鴛鴦飛去”等使用的又是曲的平直語言。以曲為載體,以詞為筆法,這正是詞曲嬗變時期的常見現象。
《小桃紅·碧湖湖上柳陰陰》作者介紹
楊果,[1195-1269]字正卿,號西庵,祈州蒲陰(今河北安國縣)人。生于金章宗承安二年(宋慶元三年),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登進士第,官至參知政事,為官以干練廉潔著稱。卒,謚文獻。工文章,長于詞曲,著有《西庵集》。與元好問交好。其散曲作品內容多詠自然風光,曲辭華美,富于文采。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曲“如花柳芳妍”。
元曲:「越調」小桃紅
導語:元【越調】小桃紅作者用輕松愉悅的“采蓮圖”反襯作者獨臥江樓冷清悲苦;
原文:
碧湖湖上采芙蓉,人影隨波動。涼露沾衣翠綃重,月明中,畫船不載凌波夢。都來一段,紅幢翠蓋,香盡滿城風。滿城煙水月微茫,人倚蘭舟唱。常記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斷空惆悵。美人笑道:蓮花相似,情短藕絲長。采蓮人和采蓮歌,柳外蘭舟過。不管鴛鴦夢驚破,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傷心莫唱,南朝舊曲,司馬淚痕多。碧湖湖上柳陰陰,人影澄波浸。常記年時對花飲,到如今,西風吹斷回文錦。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玉簫聲斷鳳凰樓,憔悴人別后。留得啼痕滿羅袖,去來休,樓前風景渾依舊。當初只恨,無情煙柳,不解系行舟。芡花菱葉滿秋塘,水調誰家唱?簾卷南樓日初上,采秋香,畫船穩去無風浪。為郎偏愛,蓮花顏色,留作鏡中妝。錦城何處是西湖?楊柳樓前路。一曲蓮歌碧云暮,可憐渠,畫船不載離愁去。幾番曾過,鴛鴦汀下,笑煞月兒孤。采蓮湖上棹船回,風約湘裙翠。一曲琵琶數行淚,望君歸,芙蓉開盡無消息。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采蓮女采蓮湖上采蓮嬌,新月凌波小。記得相逢對花酌,那妖嬈,殢人一笑千金少。羞花閉月,沉魚落雁,不恁也魂消。采蓮人唱采蓮詞,洛浦神仙似。若比蓮花更強似,那些兒,多情解怕風流事。淡妝濃抹,輕顰微笑,端的勝西施。采蓮湖上采蓮人,悶倚蘭舟問。此去長安路相近,恨劉晨,自從別后無音信。人間好處,詩籌酒令,不管翠眉顰。
注釋:
鴛鴦夢】比喻夫妻相會的夢境。宋石孝友《鷓鴣天》詞:“夜來縱有鴛鴦夢,春去空余蛺蝶圖。”明蘭楚芳《雁兒落過得勝令·相思》曲:“翡翠衾寒處,鴛鴦夢覺時。”《花月痕》第十七回:“他手執紅梨,曾結鴛鴦夢。”亦省作“鴛夢”。唐曹唐《漢武帝思李夫人》詩:“白玉帳寒鴛夢絕,紫陽宮遠雁書稀。”前蜀韋莊《訴衷情》詞:“鴛夢隔星橋,迢迢,越羅香暗銷,墜花翹。”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瑞云》:“余杭賀生,才名夙著,而家僅中貲。素仰瑞云,固未敢擬同鴛夢,亦竭微贄,冀得一覩芳澤。”
【淡妝濃抹】濃抹”。淡雅和濃艷兩種不同的`妝飾打扮。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亦作“淡妝濃抹”。《黑籍冤魂》第十八回:“衣裳著得也俏,淡妝濃抹,總稱他的高興。”
【回文錦】織有回文詩的錦。《藝文類聚》卷三二引南朝梁元帝《寒閨詩》:“愿織回文錦,因君寄武威。”唐元稹《春別》詩:“腸斷回文錦,春深獨自看。”元袁桷《觀閑閑齋紅梅次蘇公姿字韻》之三:“團團似就回文錦,薄暮凝愁下翠枝。”聞一多《紅豆》詩:“愛人啊!將我作經線,你作緯線,命運織就了我們的婚姻之錦,但是一幀回文錦哦!”
【一笑千金】一笑價值千金。極言美人一笑之難得。《藝文類聚》卷五七引漢崔骃《七依》:“回顧百萬,一笑千金。”南朝梁王僧孺《詠歌姬》詩:“再顧傾城易,一笑千金易。”宋黃庭堅《兩同心》詞之二:“一笑千金,越樣情深,曾共結合歡羅帶,終愿効比翼紋禽。”《水滸傳》第七二回:“翠袖圍香,絳綃籠雪,一笑千金值。”漢
【楊柳樓】。《全元散曲·斗鵪鶉·元宵》:“愛楊柳樓心殢酒,喜芙蓉帳里藏鬮。”
作者簡介:
楊果,[1195-1269]字正卿,號西庵,祈州蒲陰(今河北安國縣)人。生于金章宗承安二年(宋慶元三年),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登進士第,官至參知政事,為官以干練廉潔著稱。卒,謚文獻。工文章,長于詞曲,著有《西庵集》。與元好問交好。其散曲作品內容多詠自然風光,曲辭華美,富于文采。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曲“如花柳芳妍”。
古詩 采蓮女
【越調】小桃紅
采蓮女
采蓮人和采蓮歌,柳外蘭舟過.
不管鴛鴦夢驚破.
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
傷心莫唱,南朝舊曲,司馬淚痕多.
又
采蓮湖上棹船回,風約湘裙翠.
一曲琵琶數行淚.
望君歸,芙蓉開盡無消息.
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
此曲寫的是水鄉月夜美好的情景。在月色迷茫中,畫船上的人們倒影在碧湖之中,隨著波光月影晃動,她們并沒有伴月入夢,而是在船上徹夜采蓮。夜露沾衣,月光如水,在這寂靜的夜里,伴隨她們的是有那華美的船和溢滿全城的荷香。采蓮女對愛情的思念。滿城煙水,月光迷蒙,水面上,采蓮女一面采蓮,一面回憶當初和情人對唱的美好情景。如今,伴侶已遠在他鄉,采蓮女只有望斷碧云空自嘆息。然而,她卻以蓮自比:她與情人間的情絲恰如藕絲一樣,綿長不斷。用當時之景寫當時之情,形象生動自然。
杜牧寫的描寫白鷺的詩句
1. 關于白鷺的詩句杜牧
2. 杜牧的關于白鷺的詩句
關于白鷺的詩句杜牧 1.和白鷺有關的詩句
關于白鷺的詩句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絕句(兩個黃鸝)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白鷺 (杜牧)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魚兒溪水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橫溪堂春曉 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 輕煙漠漠雨冥冥。 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李白 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
趙子昂《西湖》詩: 春陰柳絮不能飛,兩足蒲芽綠更肥。 只恐前呵驚白鷺,獨騎款段繞湖歸。
2.帶有白鷺的詩句
《湖上》(宋詞:宋代徐元杰全集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欒家獺》(唐朝王維作品)
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
《漁歌子》(唐代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小桃紅》(元曲:元代楊果)
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
《白鷺》(唐代白居易作品)
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
《箬峴東池》(唐朝白居易全集)
中宵把火行人發,驚起雙棲白鷺鷥。
3.形容白鷺的詩句
1.《白鷺》 白居易人生四十未全衰,我為愁多白發垂.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2.《宿白鷺洲寄楊江寧》 李白 朝別朱雀門,暮棲白鷺洲.波光搖海月,星影入城樓.望美金陵宰,如思瓊樹憂.徒令魂入夢,翻覺夜成秋.綠水解人意,為余西北流.因聲玉琴里,蕩漾寄君愁.3.《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李白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4.《白鷺鷥》 李白 白鷺下秋水,孤飛如墜霜.心閑且未去,獨立沙洲傍.5.《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白鷺》 劉長卿 亭亭常獨立,川上時延頸.秋水寒白毛,夕陽吊孤影.幽姿閑自媚,逸翮思一騁.如有長風吹,青云在俄頃.6.《白鷺》 李嘉佑江南淥水多,顧影逗輕波.落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7.《白鷺汀》 顧況 靃靡汀草碧,淋森鷺毛白.夜起沙月中,思量捕魚策.8.《白鷺詠》李端 迥起來應近,高飛去自遙.映林同落雪,拂水狀翻潮.猶有幽人興,相逢到碧霄.9.《白鷺兒》劉禹錫 白鷺兒,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10.《白鷺鷥》 盧仝 刻成片玉白鷺鷥,欲捉纖鱗心自急.翹足沙頭不得時,傍人不知謂閑立.11.《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白鷺鶿》 李德裕 余心憐白鷺,潭上日相依.拂石疑星落,凌風似雪飛.碧沙常獨立,清景自忘歸.所樂惟煙水,徘徊戀釣磯.12.《崔卿雙白鷺》顧非熊 朝客高清愛水禽,綠波雙鷺在園林.立當風里絲搖急,步繞池邊字印深.刷羽競生堪畫勢,依泉各有取魚心.我鄉多傍門前見,坐覺煙波思不禁.13.《詠雙白鷺》雍陶 格律:七律雙鷺應憐水滿池,風飄不動頂絲垂.立當青草人先見,行榜白蓮魚未知.一足獨拳寒雨里,數聲相叫早秋時.林塘得爾須增價,況與詩家物色宜.14.《崔卿池上雙白鷺》年代:唐 作者:賈島 格律:七律鷺雛相逐出深籠,頂各有絲莖數同.灑石多霜移足冷,隔城遠樹掛巢空.其如盡在灘聲外,何似雙飛浦色中.見此池潭卿自鑿,清泠太液底潛通.15.《白鷺》年代:唐 作者:陸龜蒙 格律:七絕雪然飛下立蒼苔,應伴江鷗拒我來.見欲扁舟搖蕩去,倩君先作水云媒.16.《又題白鷺洲江鷗送陳君》年代:唐 作者:徐鉉 格律:七排白鷺洲邊江路斜,輕鷗接翼滿平沙.吾徒來送遠行客,停舟為爾長嘆息.酒旗漁艇兩無猜,月影蘆花鎮相得.離筵一曲怨復清,滿座銷魂鳥不驚.人生不及水禽樂,安用虛名上麟閣.同心攜手今如此,金鼎丹砂何寂寞.天涯后會眇難期,從此又應添白髭.愿君不忘分飛處,長保翩翩潔白姿.17.《己未耿天騭著作自烏江來予逆沈氏妹于白鷺洲》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格律:朔風積夜雪,明發洲渚凈.開間望鍾山,松石皓相映.故人過我宿,未盡躋攀興.而我方渺然,長沙一歸艇.款段庶可策,柴荊當未暝.與子出東岡,墻西掃新徑.18.《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19.《絕句》 杜甫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4.關于白鷺(鷺鷥)的詩句有什么
《白鷺兒》——唐代詩人劉禹錫
白鷺兒,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
譯文
白鷺兒,品格最高尚。新長出的潔白羽毛雪都比不上,許多禽鳥大聲喧嚷它卻獨自凝眸沉寂。它孤獨地睡在荒僻茂盛的野草中,久久地卓然特立于潺潺泉水里的石上。當前山煙云消散的時候,它就展翅迅飛于遼闊的碧空。
小白鷺的品格體現在羽毛的純潔勝雪,而且不似眾禽的喧呼叫噪好于張揚自炫,而是寧靜自守,潔身自好,也包含著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繼續革命事業的心聲。
擴展資料:
《白鷺兒》這首詩是詠物之作,但又有自寓自喻的況味。詩人贊美小白鷺具有純潔自守、與眾不同的高格調,祝愿著它有遠大美好的前程。
一個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透過白鷺兒的外表清晰地呈現在人們前,詩人所描寫的白鷺兒的形象與品格,也正是自己的人格操守的形象體現。從這一角度而言,此詩也具有擬人的表現手法。
作者對自鷺形象的描寫,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使讀者從這只純白的珍禽身上,看到了革新志士的最高尚的情操。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白鷺兒
5.關于白鷺的古詩
1.《白鷺》 白居易人生四十未全衰,我為愁多白發垂.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2.《宿白鷺洲寄楊江寧》 李白 朝別朱雀門,暮棲白鷺洲.波光搖海月,星影入城樓.望美金陵宰,如思瓊樹憂.徒令魂入夢,翻覺夜成秋.綠水解人意,為余西北流.因聲玉琴里,蕩漾寄君愁.3.《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李白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4.《白鷺鷥》 李白 白鷺下秋水,孤飛如墜霜.心閑且未去,獨立沙洲傍.5.《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白鷺》 劉長卿 亭亭常獨立,川上時延頸.秋水寒白毛,夕陽吊孤影.幽姿閑自媚,逸翮思一騁.如有長風吹,青云在俄頃.6.《白鷺》 李嘉佑江南淥水多,顧影逗輕波.落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7.《白鷺汀》 顧況 靃靡汀草碧,淋森鷺毛白.夜起沙月中,思量捕魚策.8.《白鷺詠》李端 迥起來應近,高飛去自遙.映林同落雪,拂水狀翻潮.猶有幽人興,相逢到碧霄.9.《白鷺兒》劉禹錫 白鷺兒,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10.《白鷺鷥》 盧仝 刻成片玉白鷺鷥,欲捉纖鱗心自急.翹足沙頭不得時,傍人不知謂閑立.11.《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白鷺鶿》 李德裕 余心憐白鷺,潭上日相依.拂石疑星落,凌風似雪飛.碧沙常獨立,清景自忘歸.所樂惟煙水,徘徊戀釣磯.12.《崔卿雙白鷺》顧非熊 朝客高清愛水禽,綠波雙鷺在園林.立當風里絲搖急,步繞池邊字印深.刷羽競生堪畫勢,依泉各有取魚心.我鄉多傍門前見,坐覺煙波思不禁.13.《詠雙白鷺》雍陶 格律:七律雙鷺應憐水滿池,風飄不動頂絲垂.立當青草人先見,行榜白蓮魚未知.一足獨拳寒雨里,數聲相叫早秋時.林塘得爾須增價,況與詩家物色宜.14.《崔卿池上雙白鷺》年代:唐 作者:賈島 格律:七律鷺雛相逐出深籠,頂各有絲莖數同.灑石多霜移足冷,隔城遠樹掛巢空.其如盡在灘聲外,何似雙飛浦色中.見此池潭卿自鑿,清泠太液底潛通.15.《白鷺》年代:唐 作者:陸龜蒙 格律:七絕雪然飛下立蒼苔,應伴江鷗拒我來.見欲扁舟搖蕩去,倩君先作水云媒.16.《又題白鷺洲江鷗送陳君》年代:唐 作者:徐鉉 格律:七排白鷺洲邊江路斜,輕鷗接翼滿平沙.吾徒來送遠行客,停舟為爾長嘆息.酒旗漁艇兩無猜,月影蘆花鎮相得.離筵一曲怨復清,滿座銷魂鳥不驚.人生不及水禽樂,安用虛名上麟閣.同心攜手今如此,金鼎丹砂何寂寞.天涯后會眇難期,從此又應添白髭.愿君不忘分飛處,長保翩翩潔白姿.17.《己未耿天騭著作自烏江來予逆沈氏妹于白鷺洲》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格律:朔風積夜雪,明發洲渚凈.開間望鍾山,松石皓相映.故人過我宿,未盡躋攀興.而我方渺然,長沙一歸艇.款段庶可策,柴荊當未暝.與子出東岡,墻西掃新徑.18.《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19.《絕句》 杜甫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6.有關鷺鷥的詩句
關于白鷺的古詩:
唐 - 白居易 - 白蓮池泛舟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題目】:白鷺
【內容】: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為愁多白發垂。
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
唐 - 白居易 - 池上寓興二絕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題目】:池上寓興二絕
【內容】:
濠梁莊惠謾相爭,未必人情知物情。
獺捕魚來魚躍出,此非魚樂是魚驚。
水淺魚稀白鷺饑,勞心瞪目待魚時。
外容閑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誰得知。
唐 - 白居易 - 箬峴東池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題目】:箬峴東池
【內容】:
箬峴亭東有小池,早荷新荇綠參差。
中宵把火行人發,驚起雙棲白鷺鷥。
唐 - 岑參 - 與?縣源少府泛??陂
【年代】:唐
【作者】:岑參
【題目】:與?縣源少府泛??陂
【內容】:
載酒入天色,水涼難醉人。
清搖縣郭動,碧洗云山新。
吹笛驚白鷺,垂竿跳紫鱗。
憐君公事后,陂上日娛賓。
唐 - 陳標 - 江南行
【年代】:唐
【作者】:陳標
【題目】:江南行
【內容】:
水光春色滿江天,蘋葉風吹荷葉錢。
香蟻翠旗臨岸市,艷娥紅袖渡江船。
曉驚白鷺聯翩雪,浪蹙青茭瀲滟煙。
不怕江洲芳草暮,待將秋興折湖蓮。
唐 - 陳昌言 - 白日麗江皋
【年代】:唐
【作者】:陳昌言
【題目】:白日麗江皋
【內容】:
遲景臨遙水,晴空似不高。
清明開曉鏡,昭晰辨秋毫。
郁郁長堤土,離離淺渚毛。
煙銷占一候,風靜擁千艘。
獨媚青春柳,宜看白鷺濤。
何年謝公賞,遺韻在江皋。
唐 - 崔曙 - 潁陽東溪懷古
【年代】:唐
【作者】:崔曙
【題目】:潁陽東溪懷古
【內容】:
靈溪氛霧歇,皎鏡清心顏。
空色不映水,秋聲多在山。
世人久疏曠,萬物皆自閑。
白鷺寒更浴,孤云晴未還。
昔時讓王者,此地閉玄關。
無以躡高步,凄涼岑壑間。
唐 - 杜甫 - 絕句四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題目】:絕句四首
【內容】:
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
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
欲作魚梁云復湍,因驚四月雨聲寒。
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藥條藥甲潤青青,色過棕亭入草亭。
苗滿空山慚取譽,根居隙地怯成形。
唐 - 杜甫 - 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題目】: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
【內容】:
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雨色動微寒。
黃鸝并坐交愁濕,白鷺群飛大劇干。
晚節漸于詩律細,誰家數去酒杯寬。
惟吾最愛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闌。
杜牧的關于白鷺的詩句 1.和白鷺有關的詩句
關于白鷺的詩句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絕句(兩個黃鸝)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白鷺 (杜牧)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魚兒溪水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橫溪堂春曉 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 輕煙漠漠雨冥冥。 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李白 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
趙子昂《西湖》詩: 春陰柳絮不能飛,兩足蒲芽綠更肥。 只恐前呵驚白鷺,獨騎款段繞湖歸。
2.帶有白鷺的詩句
《湖上》(宋詞:宋代徐元杰全集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欒家獺》(唐朝王維作品)
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
《漁歌子》(唐代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小桃紅》(元曲:元代楊果)
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
《白鷺》(唐代白居易作品)
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
《箬峴東池》(唐朝白居易全集)
中宵把火行人發,驚起雙棲白鷺鷥。
3.形容白鷺的詩句
1.《白鷺》 白居易人生四十未全衰,我為愁多白發垂.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2.《宿白鷺洲寄楊江寧》 李白 朝別朱雀門,暮棲白鷺洲.波光搖海月,星影入城樓.望美金陵宰,如思瓊樹憂.徒令魂入夢,翻覺夜成秋.綠水解人意,為余西北流.因聲玉琴里,蕩漾寄君愁.3.《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李白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4.《白鷺鷥》 李白 白鷺下秋水,孤飛如墜霜.心閑且未去,獨立沙洲傍.5.《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白鷺》 劉長卿 亭亭常獨立,川上時延頸.秋水寒白毛,夕陽吊孤影.幽姿閑自媚,逸翮思一騁.如有長風吹,青云在俄頃.6.《白鷺》 李嘉佑江南淥水多,顧影逗輕波.落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7.《白鷺汀》 顧況 靃靡汀草碧,淋森鷺毛白.夜起沙月中,思量捕魚策.8.《白鷺詠》李端 迥起來應近,高飛去自遙.映林同落雪,拂水狀翻潮.猶有幽人興,相逢到碧霄.9.《白鷺兒》劉禹錫 白鷺兒,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10.《白鷺鷥》 盧仝 刻成片玉白鷺鷥,欲捉纖鱗心自急.翹足沙頭不得時,傍人不知謂閑立.11.《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白鷺鶿》 李德裕 余心憐白鷺,潭上日相依.拂石疑星落,凌風似雪飛.碧沙常獨立,清景自忘歸.所樂惟煙水,徘徊戀釣磯.12.《崔卿雙白鷺》顧非熊 朝客高清愛水禽,綠波雙鷺在園林.立當風里絲搖急,步繞池邊字印深.刷羽競生堪畫勢,依泉各有取魚心.我鄉多傍門前見,坐覺煙波思不禁.13.《詠雙白鷺》雍陶 格律:七律雙鷺應憐水滿池,風飄不動頂絲垂.立當青草人先見,行榜白蓮魚未知.一足獨拳寒雨里,數聲相叫早秋時.林塘得爾須增價,況與詩家物色宜.14.《崔卿池上雙白鷺》年代:唐 作者:賈島 格律:七律鷺雛相逐出深籠,頂各有絲莖數同.灑石多霜移足冷,隔城遠樹掛巢空.其如盡在灘聲外,何似雙飛浦色中.見此池潭卿自鑿,清泠太液底潛通.15.《白鷺》年代:唐 作者:陸龜蒙 格律:七絕雪然飛下立蒼苔,應伴江鷗拒我來.見欲扁舟搖蕩去,倩君先作水云媒.16.《又題白鷺洲江鷗送陳君》年代:唐 作者:徐鉉 格律:七排白鷺洲邊江路斜,輕鷗接翼滿平沙.吾徒來送遠行客,停舟為爾長嘆息.酒旗漁艇兩無猜,月影蘆花鎮相得.離筵一曲怨復清,滿座銷魂鳥不驚.人生不及水禽樂,安用虛名上麟閣.同心攜手今如此,金鼎丹砂何寂寞.天涯后會眇難期,從此又應添白髭.愿君不忘分飛處,長保翩翩潔白姿.17.《己未耿天騭著作自烏江來予逆沈氏妹于白鷺洲》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格律:朔風積夜雪,明發洲渚凈.開間望鍾山,松石皓相映.故人過我宿,未盡躋攀興.而我方渺然,長沙一歸艇.款段庶可策,柴荊當未暝.與子出東岡,墻西掃新徑.18.《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19.《絕句》 杜甫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4.關于白鷺(鷺鷥)的詩句有什么
《白鷺兒》——唐代詩人劉禹錫
白鷺兒,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
譯文
白鷺兒,品格最高尚。新長出的潔白羽毛雪都比不上,許多禽鳥大聲喧嚷它卻獨自凝眸沉寂。它孤獨地睡在荒僻茂盛的野草中,久久地卓然特立于潺潺泉水里的石上。當前山煙云消散的時候,它就展翅迅飛于遼闊的碧空。
小白鷺的品格體現在羽毛的純潔勝雪,而且不似眾禽的喧呼叫噪好于張揚自炫,而是寧靜自守,潔身自好,也包含著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繼續革命事業的心聲。
擴展資料:
《白鷺兒》這首詩是詠物之作,但又有自寓自喻的況味。詩人贊美小白鷺具有純潔自守、與眾不同的高格調,祝愿著它有遠大美好的前程。
一個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透過白鷺兒的外表清晰地呈現在人們前,詩人所描寫的白鷺兒的形象與品格,也正是自己的人格操守的形象體現。從這一角度而言,此詩也具有擬人的表現手法。
作者對自鷺形象的描寫,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使讀者從這只純白的珍禽身上,看到了革新志士的最高尚的情操。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白鷺兒
5.關于白鷺的古詩
1.《白鷺》 白居易人生四十未全衰,我為愁多白發垂.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2.《宿白鷺洲寄楊江寧》 李白 朝別朱雀門,暮棲白鷺洲.波光搖海月,星影入城樓.望美金陵宰,如思瓊樹憂.徒令魂入夢,翻覺夜成秋.綠水解人意,為余西北流.因聲玉琴里,蕩漾寄君愁.3.《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李白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4.《白鷺鷥》 李白 白鷺下秋水,孤飛如墜霜.心閑且未去,獨立沙洲傍.5.《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白鷺》 劉長卿 亭亭常獨立,川上時延頸.秋水寒白毛,夕陽吊孤影.幽姿閑自媚,逸翮思一騁.如有長風吹,青云在俄頃.6.《白鷺》 李嘉佑江南淥水多,顧影逗輕波.落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7.《白鷺汀》 顧況 靃靡汀草碧,淋森鷺毛白.夜起沙月中,思量捕魚策.8.《白鷺詠》李端 迥起來應近,高飛去自遙.映林同落雪,拂水狀翻潮.猶有幽人興,相逢到碧霄.9.《白鷺兒》劉禹錫 白鷺兒,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10.《白鷺鷥》 盧仝 刻成片玉白鷺鷥,欲捉纖鱗心自急.翹足沙頭不得時,傍人不知謂閑立.11.《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白鷺鶿》 李德裕 余心憐白鷺,潭上日相依.拂石疑星落,凌風似雪飛.碧沙常獨立,清景自忘歸.所樂惟煙水,徘徊戀釣磯.12.《崔卿雙白鷺》顧非熊 朝客高清愛水禽,綠波雙鷺在園林.立當風里絲搖急,步繞池邊字印深.刷羽競生堪畫勢,依泉各有取魚心.我鄉多傍門前見,坐覺煙波思不禁.13.《詠雙白鷺》雍陶 格律:七律雙鷺應憐水滿池,風飄不動頂絲垂.立當青草人先見,行榜白蓮魚未知.一足獨拳寒雨里,數聲相叫早秋時.林塘得爾須增價,況與詩家物色宜.14.《崔卿池上雙白鷺》年代:唐 作者:賈島 格律:七律鷺雛相逐出深籠,頂各有絲莖數同.灑石多霜移足冷,隔城遠樹掛巢空.其如盡在灘聲外,何似雙飛浦色中.見此池潭卿自鑿,清泠太液底潛通.15.《白鷺》年代:唐 作者:陸龜蒙 格律:七絕雪然飛下立蒼苔,應伴江鷗拒我來.見欲扁舟搖蕩去,倩君先作水云媒.16.《又題白鷺洲江鷗送陳君》年代:唐 作者:徐鉉 格律:七排白鷺洲邊江路斜,輕鷗接翼滿平沙.吾徒來送遠行客,停舟為爾長嘆息.酒旗漁艇兩無猜,月影蘆花鎮相得.離筵一曲怨復清,滿座銷魂鳥不驚.人生不及水禽樂,安用虛名上麟閣.同心攜手今如此,金鼎丹砂何寂寞.天涯后會眇難期,從此又應添白髭.愿君不忘分飛處,長保翩翩潔白姿.17.《己未耿天騭著作自烏江來予逆沈氏妹于白鷺洲》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格律:朔風積夜雪,明發洲渚凈.開間望鍾山,松石皓相映.故人過我宿,未盡躋攀興.而我方渺然,長沙一歸艇.款段庶可策,柴荊當未暝.與子出東岡,墻西掃新徑.18.《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19.《絕句》 杜甫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6.以“白鷺”開頭的詩句有哪些
以“白鷺”開頭的詩句有:
1、白鷺驚復下。唐王維 《欒家瀨》
2、白鷺之白非純真。唐李白 《白鳩辭》
3、白鷺洲前月。唐李白 《送殷淑三首》
4、白鷺映春洲。唐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5、白鷺性靈粗。唐杜牧 《鶴》
6、白鷺煙分光的的。唐杜牧 《懷鐘陵舊游四首》
7、白鷺驚絲桐。唐李頎 《與諸公游濟瀆泛舟》
8、白鷺飛飛點碧塘。宋舒亶 《浣溪沙》
9、白鷺翹沙嘴。宋蘇庠 《點絳唇·冰勒輕颸》
10、白鷺隨軒。宋朱敦儒 《滿庭芳·鵬海風波》
11、白鷺欲棲飛不下宋周紫芝 《浪淘沙·落日在闌干》
12、白鷺窺秋水。宋張元干 《點絳唇·小雨忺晴》
13、白鷺飛來空外聲。宋趙構 《漁父詞/漁父》
14、白鷺雙飛去。宋張孝祥 《菩薩蠻·暗潮清漲蒲塘晚》
15、白鷺振振。宋辛棄疾 《六州歌頭·西湖萬頃》
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白鷺成雙 鴛鴦相報何時了、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