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重陽為什么稱雙調(diào)(采桑子重陽手法)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采桑子重陽為什么稱雙調(diào)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采桑子重陽手法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采桑子·重陽上下闕分別寫了什么
《采桑子·重陽》上闕寫了(重陽菊花,鼓勵人們要努力奮斗);下闕寫了(壯麗的江天秋景,歌頌革命根據(jù)地大好形勢)。
原文:
采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注釋
重陽:重陽節(jié)農(nóng)九月九日,為傳統(tǒng)的重陽節(jié),又稱“老人節(jié)”。
歲歲:年年。
今又重陽:此重陽是指詩人在戰(zhàn)地重逢的重陽,1929年的重陽。
戰(zhàn)地:這里指閩西農(nóng)村根據(jù)地,當時這里外有敵人包圍,內(nèi)有地主民團的擾亂。
黃花:指菊花。
分外:格外。
勁:強勁。
不似:不類似,不像。
勝似春光:是說秋風比春光更美,是主觀感受。
寥廓:指宇宙的廣闊,也指廣闊高遠。
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3]
白話譯文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蒼天卻不老,重陽節(jié)年年都會來到。今天又逢重陽,戰(zhàn)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風剛勁地吹送,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樣明媚。卻比春天的光景更為壯美,如宇宙般廣闊的江面天空泛著白霜。
賞析:
此詞作于1929年重陽節(jié),為當年陽歷10月11日。毛澤東在閩西征途中,欣逢重陽佳節(jié),觸景生情,因成此詞。詩情畫意,最為濃郁。它寫了濘秋的戰(zhàn)地風光,寫得那么鮮明爽朗;它表現(xiàn)了對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現(xiàn)得那么豪邁樂觀。天空海闊,氣度恢宏。使人讀過以后,毫無感到肅颯之氣,而會受到無限鼓舞。
這首詞營造了一個恢弘開闊的藝術境界。詩人從大處著眼,從人生感悟落筆,擺脫了個人的榮辱得失,站在歷史的、宇宙的、人類的高度抒發(fā)一個革命者的壯志豪情。醞詞用字都非常大氣,比如“寥廓江天萬里霜”,一個“霜”字就包含了豐富多彩的畫景,它既指“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霜葉,也指“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霜天。這樣的秋景比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樹生花,群鶯亂飛”來,實在是別有風致。
詞以極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難老”開篇,起勢突兀,氣勢恢宏。“人生易老”是將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當努力進取,建功立業(yè),莫讓年華付流水。“天難老”卻是將宇宙人格化。寒來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難老”并非“不老 ”,因為“新陳代謝是宇宙間普遍的永遠不可抗拒的規(guī)律”(毛澤東《矛盾論》)。“人生易老”與“天難老”,一有盡,一無窮;一短促,一長久;一變化快,一變化慢。異中有同,同中有異,既對立又統(tǒng)一。這并非“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這一古老格言的簡單趨附,而是立足于對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認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諦和永恒真理,閃耀著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光輝,具有極強的審美啟示力。“歲歲重陽”承首句而來,既是“天難老”的進一步引申,又言及時令,點題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今又重陽”是“歲歲重陽”的遞進反復,年年都有重陽節(jié),看似不變,其實也在變,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節(jié),此地別有一番風光。
古有重陽登高望遠、賞菊吟秋的風習。在歷代詩文中,重陽節(jié)與菊花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而身逢亂世的詩人,往往借寫菊花表達厭戰(zhàn)、反戰(zhàn)之情,即菊花是作為戰(zhàn)爭的對立面出現(xiàn)的。但毛澤東筆下的“黃花”卻是和人民革命戰(zhàn)爭的勝利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黃花”既非供隱士高人“吟逸韻”的東籬秋叢,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懷”的庭院盆景,而是經(jīng)過硝煙炮火的洗禮,依然在秋風寒霜中綻黃吐芳的滿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質(zhì)樸卻生機蓬勃,具有現(xiàn)實與象征的雙重性,帶有賦和比的特點。詞作者是懷著欣悅之情來品味重陽佳景的。黃花裝點了戰(zhàn)地的重陽,重陽的戰(zhàn)地因此更顯得美麗。“分外香”三字寫出賞菊人此時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勝利可喜,黃花也顯得異常美麗;黃花異常美麗,連她的芳香也遠勝于往常。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詩情、畫意、野趣、哲理于一爐,形成生機盎然的詩境,既歌頌了土地革命戰(zhàn)爭,又顯示了作者詩人兼戰(zhàn)士的豪邁曠放的情懷。盡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戰(zhàn)斗、戰(zhàn)場、解放全人類的崇高事業(yè)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們并不嘆老懷悲,蹉跎歲月,虛擲光陰,而是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為革命而戰(zhàn),一息尚存,奮斗不止。
下片承“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的意脈,寫憑高遠眺,將詩的意境向更深更闊處開拓。歲歲有重陽,秋去又秋來,“一年一度秋風勁”,這個“勁”字,力度極強,寫出秋風摧枯拉朽、驅(qū)陳除腐的凌厲威猛之勢,筆力雄悍,極有剛健勁道之美。此情豪邁異于東風駘蕩、桃紅柳綠、鶯語燕歌、溫柔旖旎的春日風光。但勁烈的西風、肅殺的秋氣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傷,而是振奮。詩人的感情、戰(zhàn)士的氣質(zhì)決定了他的審美選擇:“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天朗氣清,江澄水碧;滿山彩霞,遍野云錦,一望無際,鋪向天邊,這瑰麗的景色“勝似春光”。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為什么說秋光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實際上是贊美什么?
不似春光是因為秋天勁烈的西風、肅殺的秋氣,本身的自然之景并不比鳥語花香、惠風和暢的春光,勝似春光是因為作者的主觀感情,勁烈的西風、肅殺的秋氣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傷,而是振奮,詩人的感情、戰(zhàn)士的氣質(zhì)決定了他的審美選擇。表達對革命根據(jù)地和革命戰(zhàn)爭的贊美之情。
出自《采桑子·重陽》,是現(xiàn)代革命家、文學家毛澤東于1929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此詞通過重陽述懷,表達了詩人對革命根據(jù)地和革命戰(zhàn)爭的贊美之情;表達了革命的人生觀、世界觀;表達了詩人寬廣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原文如下: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譯文如下: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蒼天卻不老,重陽節(jié)年年都會來到。今天又逢重陽,戰(zhàn)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風剛勁地吹送,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樣明媚。卻比春天的光景更為壯美,如宇宙般廣闊的江面天空泛著白霜。
詞語注釋
1.采桑子:詞牌名,唐教坊曲《楊下采桑》截章而成此令,又有《丑奴兒》《羅敷媚》等稱,雙調(diào),四十四字,此詞守譜押用一部平韻。
2.重陽:農(nóng)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jié)。
3.人生易老天難老:人生有盡,天道無窮。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反用其意。
擴展資料:
此詞作于1929年的重陽節(jié)(10月11日)。此時距離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也有兩年了。
而此一階段毛澤東過得并不舒心: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落選,丟掉了前委書記的職務,前委書記的職務由陳毅同志代替,他的游擊戰(zhàn)術被冠以“流寇主義”,被指會像黃巢和李自成一樣難成大器,而他在會上強調(diào)黨對軍隊的領導必須加強。
又被冠以有“形成家長制度的傾向”,遭到部下的反對;身染瘧疾,缺乏科學的醫(yī)治,并且在永定縣蘇家坡養(yǎng)病期間差一點兒被捕;紅四軍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他被擔架抬到上杭縣城繼續(xù)養(yǎng)病,卻沒有恢復前委書記的職務。
當時,毛澤東在上杭縣城的臨江樓上養(yǎng)病,重陽佳節(jié)來到,院子里的黃花如散金般盛開。重陽,一個秋高氣爽、登高壯觀天地間的日子,一個把酒臨風、月下賞菊、遍插茱萸懷念先人的節(jié)日,毛澤東的夢想和現(xiàn)實再一次發(fā)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采桑子·重陽
采桑子 重陽 題目解答!!!
詞大致可分三類:(1)小令;(2)中調(diào);(3)長調(diào)。五十八字以內(nèi)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diào),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diào)。
采桑子·重陽(1929年10月)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里霜。
這首詞共44字,這樣算來應為小令 雙調(diào)。
分上下闕稱雙調(diào),如采桑子,蝶戀花
又細分為:上下片完全相同的,如采桑子,蝶戀花;上下片不完全相同有一定差別的,如桂枝香;上下片差別很大甚至有的連押韻也不相同的,如清平樂、六丑。
單調(diào),只有一段,如如夢令
三疊,分三段,如蘭陵王
又細分為:雙拽頭,前兩段相同,比最后一段要短的多,如瑞龍吟、劍器近;非雙拽頭,三段字數(shù)差不多但有不同,如蘭陵王。
四疊,分四段,如鶯啼序,是詞中篇幅最長的一種。這首詞反映了辛詞風格的多樣性。 上片寫晴,用的是"明月"、"清風"這樣慣熟的詞語,但是,當它們與"別枝... 有時還要靠嗅覺和聽覺這些器官來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就是從嗅覺和聽覺這兩方面來...
所嗅之氣為菊花香,表現(xiàn)了一種戰(zhàn)斗著樂觀豪邁的心情.
你絕對采桑子重陽那里面的兩者不是完全對立?請你看清楚,毛主席寫的是秋風勁!秋風代革命,那秋風勁是什么意思?不是革命事業(yè)一片大好嗎?春光代革命的初見成效,這兩個還不能對比?那什么才能比。。。 秋風"指代_革命風雷__,"寥廓江天"是形容_革命者縱橫馳騁的廣闊天地__ 參考資料:配合我高超的IQ
采桑子因何得名,詞牌名為何叫?
《欽定詞譜》:
采桑子 唐教坊曲有《楊下采桑》,調(diào)名本此。《尊前集》注“羽調(diào)”。《樂府雅詞》注“中呂宮”。南唐李煜詞名《丑奴兒令》,馮延巳詞名《羅敷媚歌》,賀鑄詞名《丑奴兒》,陳師道詞名《羅敷媚》。
采桑子重陽是詞還是詩
采桑子重陽是詞。
《采桑子·重陽》是一首詞。
前后闋都是由議論轉(zhuǎn)入寫景,寓情于景,景中抒情。哲理寓于直敘,議論,寫景之中;深情寓于宏觀秋光之中。整首詞寫得鮮明爽朗、氣度恢弘,有著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
采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詞語注釋
1.采桑子:詞牌名,唐教坊曲《楊下采桑》截章而成此令,又有《丑奴兒》《羅敷媚》等稱,雙調(diào),四十四字,此詞守譜押用一部平韻。
2.重陽:農(nóng)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jié)。《易》以陽爻為九,九九相疊,故名重陽,又稱重九。杜甫《九日五首》之一:“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坐江上臺。另外,作者的原稿中原無詞題,后加為《重陽》,并調(diào)整了原稿的順序,因而這首詞的版本不一,上下闋位置可以互換。
3.人生易老天難老:人生有盡,天道無窮。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反用其意。
4.歲歲:年年。
5.今又重陽:此重陽是指詩人在戰(zhàn)地重逢的重陽,1929年的重陽。
6.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也作“但看黃花不用傷”。戰(zhàn)地:這里指閩西農(nóng)村根據(jù)地,當時這里外有敵人包圍,內(nèi)有地主民團的擾亂。黃花:指菊花。依五行之律秋屬金,金之色黃,而菊花秋日開放,故曰黃花。《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黃華。”古人重陽有飲酒賞菊之風俗。張翰《雜詩》:“黃花如散金。”李白《九日龍山歌》:“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初稿作“但看黃花不用傷”,改后更顯從容氣度。分外:格外。
7.勁:強勁。
8.不似:不類似,不像。
9.勝似春光:是說秋風比春光更美,是主觀感受。
10.寥廓江天萬里霜:指廣闊和泛著白霜的天空。寥廓:指宇宙的廣闊,也指廣闊高遠。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
采桑子重陽譯文
《采桑子·重陽》,是現(xiàn)代革命家、文學家毛澤東于1929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譯文如下: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蒼天卻不老,重陽節(jié)年年都會來到。今天又逢重陽,戰(zhàn)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風剛勁地吹送,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樣明媚。卻比春天的光景更為壯美,如宇宙般廣闊的江面天空泛著白霜。
《采桑子·重陽》此詞通過重陽述懷,表達了詩人對革命根據(jù)地和革命戰(zhàn)爭的贊美之情;表達了革命的人生觀、世界觀;表達了詩人寬廣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原文如下: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詞語注釋如下:
1.采桑子:詞牌名,唐教坊曲《楊下采桑》截章而成此令,又有《丑奴兒》《羅敷媚》等稱,雙調(diào),四十四字,此詞守譜押用一部平韻。
2.重陽:農(nóng)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jié)。《易》以陽爻為九,九九相疊,故名重陽,又稱重九。杜甫《九日五首》之一:“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坐江上臺。
另外,作者的原稿中原無詞題,后加為《重陽》,并調(diào)整了原稿的順序,因而這首詞的版本不一,上下闋位置可以互換。此版本為最先發(fā)表于1962年5月號的《人民文學》的版本。
3.人生易老天難老:人生有盡,天道無窮。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反用其意。
擴展資料:
此詞作于1929年的重陽節(jié)(10月11日)。此時距離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也有兩年了。
而此一階段毛澤東過得并不舒心: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落選,丟掉了前委書記的職務,前委書記的職務由陳毅同志代替,他的游擊戰(zhàn)術被冠以“流寇主義”,被指會像黃巢和李自成一樣難成大器。
而他在會上強調(diào)黨對軍隊的領導必須加強,又被冠以有“形成家長制度的傾向”,遭到部下的反對;身染瘧疾,缺乏科學的醫(yī)治,并且在永定縣蘇家坡養(yǎng)病期間差一點兒被捕;紅四軍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他被擔架抬到上杭縣城繼續(xù)養(yǎng)病,卻沒有恢復前委書記的職務。
當時,毛澤東在上杭縣城的臨江樓上養(yǎng)病,重陽佳節(jié)來到,院子里的黃花如散金般盛開。重陽,一個秋高氣爽、登高壯觀天地間的日子,一個把酒臨風、月下賞菊、遍插茱萸懷念先人的節(jié)日,毛澤東的夢想和現(xiàn)實再一次發(fā)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采桑子·重陽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