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月為什么要送雁(什么時候送雁)
大家好,關于閏月為什么要送雁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什么時候送雁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送禮送大雁是怎么回事情
送大雁是提親見面禮。
在古人眼里,大雁是最能詮釋愛情忠貞的動物了。以至于從遠古的周朝開始,大雁已經成了婚禮中最重要的信物。
古人舉行婚禮的六道必要程序: 納采 、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其中竟然有五道程序必須用到大雁。
納采是“六禮”中的第一禮。 男方請媒人帶上禮物向女方提親, “昏禮。下達,納采用雁 ” 。這一項程序當中的禮物必須是一只活的大雁。納采意味著全部婚禮程序正式開始。
閏年閏月為什么要給父母送雁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嵩山南麓有一個姑娘,非常孝順。在一個閏月年里,中原大地鬧饑荒。。一天,她想到,平常年景里年邁的父母還吃不飽,今年多出一個月,不定他們會餓成什么樣?想到此,外嫁的她就把自家僅有的一點小米,搜羅了搜羅,裝進一個小提斗里,翻山越嶺去探望年邁的雙親。
路上,姑娘一不小心跌落山崖。醒來時,提斗里的小米早被餓急了的小鳥啄了個精光。看著空空的提斗,想到年邁的父母,姑娘嚎啕大哭。哭著哭著,姑娘就睡著了,睡夢中,隱隱約約覺得有個聲音在叫她。睜眼一看,看到一對銀灰色大雁飛到了她的提斗里,怎么趕也趕不走。姑娘是又驚又喜,莫非這是天意!
可等趕到村里,姑娘又發現了一件可怕的事情:饑荒中,村里鬧起了“瘟疫”。看到家中年邁的父母危在旦夕,姑娘忙把烹制好的雁湯雁肉給父母喂下。腌肉細膩爽口,雁湯味道鮮美,不到半袋煙功夫,父母就醒了過來。善良的姑娘又把余下的湯肉,送給村中的鄉親們,第二天瘟疫即退。
從此以后,姑娘給父母送大雁祛瘟疫的故事就相繼傳開。每逢農歷閏月年,出嫁的女兒都會在閏月的前一個月送大雁瞧娘家。但大雁畢竟是珍禽,人們就用面制成大雁形狀,借以閏月年求吉利、祛瘟疫,為父母消災.
閏月年為什么要送大雁
古時候講一對大雁,其中一只死了,另一活著的撞墻也死了,因此有了送雁一說,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
閏月送雁是怎么說的~何時送呢
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阜陽地區多稱“龍抬頭節”。很久以前,沿潁河一帶在二月二時,常見有大雁起落于河岸,久之,有人把這種現象與“龍抬頭節”
聯系在一起,于是便有了“五更聞雁叫,老人遭劫數”的謠傳。說二月二這一天是老龍王(老人)升天的日子,如何才能為老人消災避禍呢?有人想出了一個主意,
那就是把大饃蒸制成雁狀,讓女兒送給老人,老人吃了老雁饃就可以避兇化吉了。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