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是哪里人(王昌齡是誰?)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王昌齡是哪里人,以及王昌齡是誰?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王昌齡又稱“王江寧”,他是江寧人還是在江寧做過官?
王昌齡是在江寧做過官。
王昌齡出生于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開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齡北歸,游襄陽,訪著名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兩人見面后非常高興,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許海鮮而癰疽復發(fā),竟因此而死,在這時期,王昌齡又結識了大詩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詩。
冬,王昌齡離京赴江寧丞任,此時已與名詩人岑參相識,岑參有《送王大昌齡赴江寧》詩,王昌齡也有詩留別。途經(jīng)洛陽時,又與綦毋潛、李頎等詩人郊游,也都有留詩。
天寶三載甲申(744年),四十七歲,在江寧丞任。四月曾因事暫至長安,與辛漸、李白、王維過從。
天寶七載戊子(748年),五十一歲,至此年,官江寧丞前后共八載。此年昌齡乃自江寧丞貶為龍標尉。昌齡自金陵首途赴龍標,基本上是溯江前往,曾順道游南陵,有《至南陵答皇甫岳》。
擴展資料
王昌齡的成就
王昌齡的邊塞詩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著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表現(xiàn)力。既反映了盛唐時代的主旋律,又對邊塞風光及邊關戰(zhàn)場場景進行細致描寫,同時能夠捕捉到將士細膩的內(nèi)心世界。
其詩歌意境開闊,語言圓潤蘊藉,音調(diào)婉轉和諧,耐人尋味,在發(fā)情、造景、寫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詣。而王昌齡的宮怨詩可與李白爭勝,且其詩用意之深、寫景之妙、比興之切、造語之奇,都有獨道之處。
王昌齡閨怨詩以悲天憫人的精神書寫那些久閉深宮的妃殯宮人的悲情哀怨,以細膩的筆觸多方面地展現(xiàn)她們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們在殘酷的宮殯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慘命運,客觀上批判了封建社會摧殘婦女的罪惡。
這種思想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調(diào),洗盡六朝宮廷詩浮艷色情之污穢,有力地扭轉了齊梁歌詠的不良文風另一方面,就藝術表現(xiàn)而言,王昌齡又發(fā)揚了六朝華美艷麗、精雕細琢的表現(xiàn)手法,繼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齡被譽為是成功地用七言絕句寫宮詞的第一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王昌齡 (唐代邊塞詩人)
王昌齡是不是古代吳國人?
不是,王昌齡(王江寧,698年—757年),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
白居易王昌齡哪里人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生在河南。 中國河南新鄭市(今鄭州新鄭)
王昌齡(公元690-756年)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字少伯,漢族,山西太原人。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 望采納 謝謝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